張彩云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方式,“會聽”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學會傾聽”。而現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存在這樣的現象:課堂上,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積極討論,踴躍回答,但教室里議論紛紛,整堂課下來,教室里始終有不知來自何處的嚶嚶嗡嗡的聲音。這樣的課堂看似熱鬧,但似乎熱鬧過了頭。學生缺少靜下來思考的時間。其實,要讓學生靜下來學習,營造一種安全、溫暖、真誠的課堂氛圍,就需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如何讓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在閱讀活動中,嘗試提高學生的傾聽品評力
傾聽品評能力是指傾聽者對傾聽內容進行欣賞、理解、判斷、創(chuàng)新等處理,從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結論的能力。只有提高學生的傾聽品評力,學生的傾聽能力才能從本質上得到提高。
1.朗讀評價──讓學生在傾聽中欣賞。要想把一篇課文讀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幾個教師能把課文讀得無可挑剔的?所以我適當地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在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評價時,應當更偏重于欣賞:“你覺得他哪里比你讀得好?他剛才哪一句讀得特別有味道?你還想他再讀哪一句給你聽聽?哪個詞特別難,他卻讀準了?”這樣就先給學生建立了自信心,再提建議時學生就更能接受。如讀得夠不夠流利,有沒有多字、漏字等。
2.熱點討論──讓學生在傾聽中理解、判斷。新課程的語文教材充滿著童趣,因此學生容易產生一些有趣的爭論。如在教學《嫦娥奔月》一課時,一個學生說:“嫦娥怎么這么愚蠢呢?明知道吃了仙藥就要飛上天,她還吃!”于是,我就讓學生自由討論,有的學生說:“她那是急得沒辦法了,她再不吃就被搶走了?!庇械恼f,“她可以趕緊搶過來扔到火里去”,“就讓逢蒙吃了吧,那樣他就飛上天,省的禍害人家!”還有的說:“還是吃下去最快最安全,嫦娥為了百姓能犧牲自己,很不容易?!蔽野l(fā)現,此時坐著的學生都聽得很認真。其實,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就一定會認真去傾聽和思考,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以豐富多彩的教師評價激勵學生提高傾聽能力
正確適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聽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時恰當地進行評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你看這位同學善于動腦,回答的問題有創(chuàng)意,我們應向他學習。”“這位同學能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你沒有說話,但你會心一笑,我知道,你聽懂了?!碑攲W生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時,教師及時評價“你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很勇敢!恭喜你又向前邁了一步”。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呈現出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這樣適時恰當地評價學生,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就會形成。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不僅要關注全體學生,也要關注個別學生。如有一次,當我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時,其他學生聽得挺認真,有一位學生卻迫不及待地也要讀,嘴里隨之發(fā)出了一些聲音。等第一位學生讀完,我故做不解地問那位迫不及待的學生:“他讀得那么好,你怎么可以隨便打斷他呢?”這樣表揚第一位學生的同時,更引起了第二位同學的反思:是??!認真傾聽別人優(yōu)美的朗讀,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朗讀本領的需要。
三、運用榜樣的力量
及時評價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培養(yǎng)學生聽講習慣的重要手段?!澳懵牭谜J真,聽到同學讀得好,還露出了贊美的神情?!薄澳銕椭瑢W指出了她的錯誤,可見你剛才聽她發(fā)言時一定很認真?!薄斑@么小的錯誤你都聽出來了,你的耳朵真靈。”而對于那些聽講習慣不夠好的學生,我們更要時刻關注,及時評價。一天的進步、一節(jié)課的進步,甚至是一個細節(jié)的進步,都要及時評價,對學生的進步提出表揚。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抬起頭來走路”。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四、優(yōu)化“聽”的內容
語文課堂,與“聽”密切相關。教師的講課是否精彩,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傾聽興趣。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具備趣味性、條理性和現實性。趣味性——學生聽的注意力的集中取決于個人的愿望和興趣,教師要以有趣的內容、新穎的形式去吸引學生。條理性——教師要精講精練,突出字、詞、句等重點內容,注意傳達的信息要適度,讓學生聽出主題,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教師講課、安排活動要有邏輯性,讓學生能推測出下文。教師要善于發(fā)揮自己的聲音優(yōu)勢,對于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根據語速、聲高的不同來加以區(qū)別?,F實性——低年級的學生只有通過想象,才能對傾聽的內容有生動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而這種想象必須以他們親身經歷的某種生活作直接依據。因而教師在語文課上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設問等都要盡可能接近學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現實生活。
總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朝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會對自己生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會對人全面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教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