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樹森
摘 要:全民健身是我國全面構建社會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能夠實現(xiàn)全民健身和高校體育發(fā)展的共贏。本文從我國當前全面健身開展現(xiàn)狀和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能夠為全民健身提供的幫助,同時分析我國當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提出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途徑和對策,以期為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持續(xù)開展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全民健身;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對策
一、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模式落后。高校體育發(fā)展過程中對于體育場館的管理長期以來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因此管理模式也相對落后。當前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過程中適合現(xiàn)代化高校體育發(fā)展的管理模式逐漸建立但是尚未完善,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仍然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xù)存在。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生并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新的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管理模式急需建立并不斷完善。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過程中,目前存在著權責不明的問題,高等院校的體育院系和公共體育教學部往往對于體育場館的管理權、使用權和維護、保養(yǎng)責任等權責不明,可能形成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阻力。
2.社會化運營形式單一。隨著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探索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不斷嘗試將體育場館進行社會化運營,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存在著運營形式單一的問題。大多數(shù)的高校在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中僅限于采取對外租賃體育場地和運動器材等形式,這種運營形式附加值較低。高校在提供社會體育活動所需要的場地、器材等方面外還可以有償向有健身需要的社會人群提供專業(yè)健身指導、專業(yè)運動訓練指導等附加值較高的服務,從而更好地調動高校體育相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高校的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收入,同時還能為社會體育運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3.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制度不完善。與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要求相適應,高校必須要建立健全運營制度,特別是把握好在社會運營的開放度,也就是處理好高校自身體育發(fā)展需要和社會化運營需求的矛盾。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仍處于探索完善階段,無論是高校自身還是社會均對這一問題存在認識偏差。在具體的開放過程中,一方面存在著思想保守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導致的開放程度不足,在實踐中僅對本校師生有償開放使用,對外開放程度較低,無法達到真正社會化運營的目的;另一方面存在著開放程度過高的問題,有些高校在將本校體育場館面向社會有償開放使用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因此對于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有著無節(jié)制的開放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任務和本校師生健身的需要。
二、完善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途徑
1.明確場館管理主體。明確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主體能夠有效避免在社會化運營過程中出現(xiàn)的權責不清、互相扯皮的問題。借鑒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模式,選擇具備科學完善管理體系和豐富管理經驗的社會企業(yè)作為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主體承擔管理責任,向高校負責,同時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社會征集具備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yè)和人才,從而在專業(yè)管理團隊的支持下實現(xiàn)更加高效的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
2.提高場館服務質量。在實現(xiàn)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過程中,高校自身的服務質量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高校不僅要提供完善的體育場館和設施器材作為硬件,同時還要提供較高的服務質量作為軟件。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與社區(qū)群眾健身的重要區(qū)別就是高校有著豐富的專業(yè)體育人才保障,在提供高校體育場館作為服務內容的同時不斷探索提供充分的專業(yè)體育運動健身指導服務,在群眾需要的情況下必須要為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3.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宣傳工作。推動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程度不斷加深,從而更好地為全民健身運動服務,需要不斷加強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社會單位、社區(qū)居民自覺走進高校,自愿使用高校體育場館。加強宣傳工作,一方面要經常組織專業(yè)人才走進周邊社區(qū)為居民提供免費的健身理論知識指導,增強居民對于科學健身的認識和認可;另一方面要突出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自身優(yōu)勢,讓社會人群認識到使用高校體育場館的優(yōu)勢;此外,要更加深入地探索高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和諧發(fā)展的道路,提高高校體育的應用價值和實踐價值,推動更多高素質的體育人才走入社區(qū),消除過去高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的隔膜。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就是要正確處理高校自身體育發(fā)展和群眾體育發(fā)展的關系,其目的是既保證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和課余師生體育健身需要,又滿足社會群眾對于使用高校體育場館參與健身的需要。在承包經營權時,必須要充分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確社會企業(yè)在承包高校體育場館進行社會化運營時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及享有的權利,同時要充分保障高校體育教學和師生體育健身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凡,夏崇德.全民健身計劃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運營策略探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 208-210.
[2]胡偉濤.全民健身背景下西安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12(12): 173-175.
[3]李峰.高校體育場館面向群眾健身社會化運營互惠關系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5 (5): 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