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芳
摘 要: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一支堅強的班干部隊伍,不僅在班集體中具有帶頭示范作用,同時還發(fā)揮著協(xié)調組織、自主管理、輔助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班干部是我國教育中的特色組織,也是實現(xiàn)班級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在新教育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小學班干部,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成為每一位班主任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干部
當代小學生個性迥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各不相同,加強班干部的培養(yǎng),針對性地發(fā)展班干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強化其作為班級核心的服務意識,需要講究方法。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一點想法。
一、在低年級時,儲備班干部隊伍
低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小學校園,尚處于從幼兒向學生轉變的時期,這一年齡段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較弱,因此,低年級班干部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結合低年級學生心智特點,在班干部培養(yǎng)上,建議班主任主要從“扶”“放”“半扶半放”三個方面入手。
1.要“扶”
即便是班級中各方面較優(yōu)秀的學生,從心理智力上來講,畢竟屬于幼兒,伴隨著班委會的成立,班干部對自身工作的認識并不深刻。作為班主任,應加大對班委會成員工作的扶持,著力于對其加以引導。
2.要“放”
當班委會工作逐漸步入軌道之后,班主任應適時放手,充分發(fā)揮小干部的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有目的地鍛煉班干部的膽量以及獨立思考、處理問題等能力。這一時期重點抓班長這一“龍頭”,通過班長,及時了解班委會工作情況。
3.要“半扶半放”
當班干部具備一定的自治能力時,可能會出現(xiàn)自作主張、單獨行動等行為。在班級管理中,會出現(xiàn)干群關系緊張等問題,這時班主任應及時加以疏導,幫助其開展自我批評和相互批評,共同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并研究如何優(yōu)化管理工作的策略。對做得好的,應予以鼓勵;做得不當?shù)?,應及時指正。
二、在高年級時,使人人成為管理的主體
在傳統(tǒng)模式下,有的學生從入學到小學畢業(yè),一直擔任班干部,最終養(yǎng)成了驕傲自滿、看不起其他學生的壞習慣。對此,建議從四年級開始,取消固定班干部,而采取七人一組,分擔班委會、課代表等主要班干部工作的模式,以兩周為一屆,使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班級管理,每個人都是班干部。在各組班干部的競爭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取得顯著效果。
從低年級固定班干部到高年級輪班制班干部,這是小學班干部培養(yǎng)的一次有益嘗試。如何提高管理實效,還需進一步研究加強。
(作者單位 陜西省黃陵縣橋山小學)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