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兩組各有1例"/>
卿佐華
【摘要】目的:比較分析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并進行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6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和克拉霉素緩解片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用奧美拉唑片,觀察組加用泮托拉唑片,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運用成本一效果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3.6%,對照組為91.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各有1例不良反應,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成本一效果比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相似,但泮托拉唑較奧美拉唑更具成本一效果優(yōu)勢。
【關鍵詞】泮托拉唑;奧美拉唑;消化性潰瘍出血;成本一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091-02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胃腸病,它發(fā)生于胃和十二指腸,具有病程長、易復發(fā)的特點。研究資料提示,HP感染被證實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1]。一般治療采取靜脈注射抑酸藥物,通過提高胃內pH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從而保護凝固血栓不被胃蛋白酶破壞,最終達到止血目的,降低潰瘍再出血率和手術率。本研究應用臨床常用的四聯(lián)療法,比較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并從藥物經濟學角度,對其進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診斷為消化性潰瘍。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例,觀察組中男35例,女性43例,年齡19-78歲,平均年齡(38.2±19.6)歲,十二指腸潰瘍33例,胃潰瘍25例,復合性潰瘍20例;對照組男34例,女性44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38.1±18.6)歲,十二指腸潰瘍35例,胃潰瘍22例,復合性潰瘍21例。入選標準:①經消化道內窺鏡診斷,均為活動性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患者;②潰瘍數(shù)目1或2個,直徑0.3-2.0cm;③快速尿素酶試驗顯示強陽性,Hp經組織學檢查證實為陽性。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潰瘍面積等方面均差異無顯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和克拉霉素緩解片。觀察組加用泮托拉唑(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80mg,1次/d;對照組:加用湖南五洲通藥業(yè)公司生產的奧美拉唑鈉80mg,1次/d,均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連續(xù)2-4周。
1.3療效判定:顯效:用藥24 h內停止嘔血、黑便,血壓脈博很穩(wěn)定;有效:用藥72 h內停止嘔血、黑便,血壓脈搏比較穩(wěn)定;無效:用藥72 h后仍出現(xiàn)嘔血、黑便,生命體征惡化,要及時改用其他藥物或手術治療??傆行?=(顯效 + 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成本確定:成本指某一特定治療方案所消耗資源的總價值,用貨幣單位元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及隱性成本三部分[2]。本研究中,因患者背景各異以及患者痛苦、精神等的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無法用貨幣表示,為避免造成數(shù)據(jù)偏差,忽略不計,因此未作統(tǒng)計和分析。同時,直接成本中的檢查費用、護理費用、基礎治療藥物、給藥手續(xù)以及其他費用等方面,兩組治療方案都基本相同。因此,本研究的成本比較只計算2組對比研究治療藥物的直接成本。觀察組成本=泮托拉唑單價*1天用量*天數(shù)(3周)*78例;對照組成本=奧美拉唑鈉單價*1天用量*天數(shù)(3周)*78例。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6,對照組為91.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觀察組出現(xiàn)1例惡心、頭暈,對照組出現(xiàn)1例惡心,均自行緩解,無需任何特殊處理,兩組不良反應均占1.3%,無差異( P>0.05),見表1。
2.2成本-效果分析結果:在藥物經濟學中,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較各種方案間成本-效果比(C/E),然后再比較增量成本-效果比(△C/△E)[3]。增量成本-效果比指兩個方案之間成本-效果比的結果,其比值越低,則提示每增加1個效果單位所需追加的費用越低。經過X?檢驗,觀察組成本-效果比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每多得到一個效果單位,需比觀察組多支付0.72元,見表2。
3 討論
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兩種藥物均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均能夠與胃壁細胞的分泌膜上的氫鉀ATP酶產生不可逆的結合[4],在胃酸分泌的最后過程中起到抑制作用,從而也抑制基礎胃酸的分泌,包括組胺、 胃泌素等導致的胃酸過度分泌,其效果比H2受體拮抗劑更優(yōu)[5]。本研究發(fā)現(xiàn),泮托拉唑和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患者后,其腹痛、惡心嘔吐、胃灼熱反胃、泛酸噯氣等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泮托拉唑的總有效率為93.6%,奧美拉唑的總有效率為91.0%,兩組的差異比較無顯著性,兩種治療方案引起不良反應各發(fā)生1例,這說明此兩種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效果均良好,泮托拉唑療效略優(yōu)于奧美拉唑,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同時,本研究從藥物經濟學角度分析了兩種藥物治療模式產生的成本和效益情況,旨在為臨床篩選有效、 經濟、安全的藥物方案提供理論依據(jù)。結果顯示,每取得1個單位效果所需花費的藥物成本,泮托拉唑為27.2元,奧美拉唑為37.6元,并且,敏感度分析結果與 c/E分析結果一致。可見,泮托拉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方面具有較大的經濟優(yōu)勢。
綜上所述,從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來看,泮托拉唑和奧美拉唑均療效顯著、安全。 從藥物經濟學角度出發(fā),泮托拉唑比奧美拉唑略有成本-效果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曹明賢.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效果比較[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11(6):503-504.
[2]黃潮添.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7):27-28.
[3]劉洪武,陸萍.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4):35-36.
[4]胡正玲.奧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76例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514-515.
[5]黃睛.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比較[J]. 中外醫(yī)療, 2013,32(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