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華麗
“人和動物那些事兒”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單元主題。我設計的學習內容有:課文《跑進家來的松鼠》,“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麻雀是動物界最后的烈女》和小古文《楊生之狗》。學習目標是:繼續(xù)練習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反復朗讀,體會句子的意思;學習“通過事情來抒發(fā)情感”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善待動物的高尚情操。
我首先由《跑進家來的松鼠》來引入教學,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共同找到松鼠來到“我”家后發(fā)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兒,體會到“我們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總結出作者“通過事情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方法。接著,我由這一寫作方法延伸到小古文《楊生之狗》的學習。在學習了這兩個故事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所有的動物都能這樣和諧地融入人類的生活嗎?”于是引出情境故事——“飛進教室的麻雀”。繼而在學生對故事中的麻雀應該“抓” “養(yǎng)” “放”幾種意見的爭論中,鏈接到《麻雀是動物界最后的烈女》一文的快速閱讀,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速讀能力、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等。這樣,學生在閱讀、體會、領悟的基礎上,寫出自己和小動物之間的那些事兒,已是水到渠成。
“語文主題學習”的核心理念是課內大量閱讀。因此,把教材讀“薄”,把課堂還給學生是關鍵。所以,總結“人和動物那些事兒”的學習,我主要是抓住了“一線” “四點”:
一、抓牢主線
崔巒老師曾經(jīng)談到:教科書的閱讀是例子,“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閱讀是運用,整本書的閱讀是拓展。這就要求三者之間必須有一條相通的線來串聯(lián),這條線就是課文或單元學習的主題。主題的確定可以是文章的作者、體裁、內容、情感、寫法等,然后“以例學法”。如在“人和動物那些事兒”的學習中,一個是人文主題,即培養(yǎng)學生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等;另一個是語文能力訓練的主題,即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借事抒情的表達方法等。這兩個就是課堂的主線。整節(jié)課就是由這條線把三篇看似無關、實則相通的課文,有機地整合起來。
二、找準讀點
教科書要讀“薄”的關鍵是要圍繞重點,精選內容,努力做到一課一得,切不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
教科書既然是例子,就要找準例子中的“讀點”,讀中悟情,讀中悟法。在《跑進家來的松鼠》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松鼠在“我”家做的三件事情進行概括。每件事由一句話到四個字,最后到兩個字:存糧、曬菇、墊窩。學生通過朗讀和歸納,體會到在這三件事中,全家人對松鼠的感情有喜愛、夸獎、寬容、寵愛、溺愛、理解……我再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有“爸爸哈哈大笑”和“全家人心里空落落”的句段,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品味,欣賞文字背后的豐富情感。
三、確定講點
課程改革的課堂上老師應有“三不講”:學生通過自學能學會的不講,學生能討論的內容不講,學生必須在操作實踐后才能得出結論的內容不講。所以,課堂上講什么、什么時候講,就顯得尤為重要??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睆娬{的就是要在學生求而不得或不知如何表達的時候再教。
本節(jié)課中,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板書發(fā)現(xiàn),全家人對松鼠的所有感情可以濃縮為一個字,那就是“愛”,而這豐富的“愛”,作者是通過三件具體事例來表達的。此時,老師板書:事情、事物、感情,強調“通過事情來表達對事物的感情”是最常用的寫作方法。這既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訓練點,又是教材學習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及課外閱讀的一個連接點。
由這一寫法延展到小古文《楊生之狗》,學生“有樣學樣”,首先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楊生之狗兩次救主人,能準確地概括為火中救主、井中救主。而且,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楊生對狗的喜愛、狗對楊生的忠誠和二者之間心靈相通的默契,也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表達的。
四、選準辯點
課堂上有辯論才有思維的碰撞,才有靈感的火花,才有閱讀的深入,才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所以,選準課堂上的精彩辯點,猶如往平靜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或多或少,總會在學生閱讀的心田激起浪花。
針對情境故事“飛進教室的麻雀”中的三種不同意見:抓住它、養(yǎng)著它、放飛它,學生展開激烈辯論,并由此引出對《麻雀是動物界最后的烈女》這篇文章的快速閱讀。教師要適時指導學生從文中獲取重要信息為我所用。帶著閱讀目標,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迅速從文中為自己的決定找到準確的理論依據(jù):我認為應該放飛麻雀,因為“沒有人可以養(yǎng)活一只麻雀,麻雀與被飼養(yǎng)的命運無緣”“麻雀對那些送到嘴邊的美味視而不見,絕食——這便是它們的回答”。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學生也更了解了大自然,明白了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五、瞄準寫點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睂W生在感受過一家人對松鼠寬容愛憐的故事、晉朝人楊生和狗之間生死相依的故事,關于麻雀的令人震撼的故事后,教師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真實圖片,配以簡短的文字說明,輔之音樂渲染。學生情感之弦漸漸被撥動,會聯(lián)想到自己和小動物之間那些有趣的、感動的、難忘的點點滴滴。情深而文達,寫作的思緒自然是“噴薄欲出”。
課程標準指出: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白x”讓課堂動起來,讓語言活起來,讓感悟深起來;“寫”讓課堂靜下來,讓思維活起來,讓想象飛起來。所以,在閱讀中將“寫”適時地融入,能更好地達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目的。
可見,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讀寫的快樂,學生才能有信心把語文學好,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