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峰
在素質(zhì)教育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追求高效課堂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所以課堂中最重要的部分應該是教學之后的反思,教學反思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教學能否有效開展,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中學語文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反思意識淡薄
心理學中的意識是指人的感知能力,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敏銳的感知能力能有效促進教學的開展。實施教學時,教師即使能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并有意識地關注學生,有意識地開展教學,但對于教學之后的教學反思卻不夠及時,原因在于很多教師教學意識淡薄,沒有深入思考教學背后的東西。老師們并沒有認識到教學反思是教學的一個后續(xù)階段,有的教師雖有反思意識,但更多時候只是就事論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很少以從更大、更廣的視角考慮教學有效開展的問題。
2.教學反思內(nèi)容不到位
目前語文教師對于反思的理解多數(shù)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關注的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解讀,而對于教學目標、環(huán)境、評價及教學理念的反思所占比重很小,沒有深入挖掘教學實踐背后的依據(jù)和理論。因此,教師要主動持續(xù)地反思“我為什么這么做”、“我這樣做的效果如何”、“我所做的是否合乎公正與平等的原則”等關鍵問題,從而尋求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二、教師反思的內(nèi)容
總的來講,教師反思的內(nèi)容與教育教學實踐相關,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反思
一定程度來說,教學反思是教師運用新的教育理論反思和檢驗自己現(xiàn)有觀念的合理性,他要把自己的教學行為轉為背后隱含教育教學目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行為。與此同時,要求教師依靠自身教育理論檢驗其真實性、合理性,并在分析各種理論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因此,在反思中,語文教師要思考:我現(xiàn)在的教育觀念是什么;我以往的教學行為體現(xiàn)的教育觀念等。
2.教師角色地位的反思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吸收新鮮血液,而且開拓教師的空間,讓教師從傳統(tǒng)模式中解放出來,從而完善自己新的教學方式①。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學中,師生應當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因此,在反思中語文教師要思考:我在教學過程中是充當了傳道、授業(yè)、解惑者,還是承擔了知識的教授者和管理者;我在言行上是否體現(xiàn)出與學生的平等、合作與分享等。
3.教育教學知識和教學活動過程的反思
教育教學活動能否順利展開的先決條件是教師本身所具有的知識基礎,其中包括本學科專業(yè)知識、教育專業(yè)知識等。在反思中,語文教師要思考:我介紹給學生的知識是否準確無誤;我向?qū)W生介紹的知識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學生了解了重點知識等。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1.自我提問法
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評價后提出建議,以促進自己教學反思的方法②。當語文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可提前思考:“學生對于哪些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歷已經(jīng)有所了解”, “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哪些狀況”,“出現(xiàn)狀況后教師該如何處理”等。備課時,雖然很多教師都會準備多種方案,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會遇到很多棘手的情況,這時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思考“出現(xiàn)這樣問題是什么原因,如何重新調(diào)整教學進度,怎樣的措施更有效”等,從而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組織教學,保證課堂教學向最好的方向前進。
2.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昂献饔懻摗笔切抡n程倡導的重要學習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利用“形式化”討論方式?!霸趺礃硬拍茏層懻撚行нM行”是語文教師必須研究的問題。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要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并且在分析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設想,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展開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對研究方案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然后總結研究報告。這樣,通過具體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肯定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觀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文教師應多觀摩、學習同行者的教課方式,在觀摩中,學會分析其他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流程和原因,通過具體的反思分析得到啟發(fā)和提高。如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上《真正的英雄》一課時,就遭遇了一個很出乎意外的情況:教學任務完成以后,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談一下對課文的體會和自己的感受,大家都會說:“我贊美這些英雄,因為他們?yōu)閲鵂奚恕?、“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等。正在興頭上時,忽然一個學生“霍”地站起來說:“他們是英雄,但人死了,活著才最重要?!边@句話一下子讓班里本來融洽的氣氛炸開了鍋,甚至有一部分同學表示了贊同。年輕教師慌了神,不知道怎樣處理,只好微笑著說:“這就是你的體會?”草草收兵。其實,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細節(jié),能否妥善地處理這種突發(fā)狀況不僅可以看出教師是否有相應的教學機智,還可以看出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教師是否對學生的成長進行了正面的引導。
五、結語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④。葉瀾教授充分點明了課后反思的重要性。確實,將教學反思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到底,可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收獲,都能由此得到滿足。
注釋:
①崔定朝.談新課改下教師角色的轉變.甘肅教育.
②張德江.教師教學反思中的自我提問.
③于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上海特級教師)
④葉瀾.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