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遠明
摘 要: 農村初中由于歷史原因和條件限制,語文課堂教學基本采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可以概括為:“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币还?jié)課下來學生所學的并不多。由于形式單調,學生易產生厭倦情緒,盡管教師工作努力,但效果卻很差。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農村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農村初中由于歷史原因和條件限制,語文課堂教學基本采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可以概括為:“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所學的并不多。由于形式單調,學生易產生厭倦情緒,盡管教師工作努力,效果卻很差。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包括閱讀和理解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一要求為語文教師指明了方向。當前,現(xiàn)代教育媒體正以迅猛之勢進入農村學校,為農村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活力。下面我結合自身實踐就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整合談談認識和做法,與廣大同仁共勉。
一、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得能力的動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讓學生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欣賞品味優(yōu)美動人的語句,通過聲、光、電、動、靜的結合,就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如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時,考慮到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經典寫景散文,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了課前圖片導入和視頻錄音朗讀環(huán)節(jié),課前先投射自我拍攝的春、夏、秋、冬四季風光圖,教學中讓學生觀賞并指出哪一幅是春光圖,要求學生用語言描繪畫面內容,還可以吟詠有關春天的詩句,然后播放視頻、錄音朗讀。通過欣賞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春景圖和配音員抑揚頓挫、絲絲相扣的朗讀,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的景象,領略到作者熱愛春天、歌詠春天、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欣喜之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為后面的教學創(chuàng)設了情境,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感悟課外語文讀本。
初中語文課外讀本中不乏文質優(yōu)美的學習內容,農村學生生活空間狹窄,知識面不廣,部分學生存在語言障礙等特點,往往會成為教學難點問題。為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情境熏陶,通過展現(xiàn)圖片、畫面、情景、模擬現(xiàn)象等方式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如教學課外讀本《天上的街市》一文時,考慮到作者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把天上的“明星”和人間的“明燈”,天上的牛郎、織女和民間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不同遭遇聯(lián)系起來,描繪了綺麗的天街生活圖景,表達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在教學過程中,我用搜集到的有關牛郎織女的視頻材料制成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就課件中的有關提示,分組討論,共同探究:詩人為什么不按照傳說中每年七月七日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另辟蹊徑讓其在天上過著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有什么目的?學生通過觀看課件、了解時代背景及合作探究,深刻領悟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大課堂教學容量。
學生在初中階段要學好語文,打好語文基礎,就要建立在廣取博覽的基礎上。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把互聯(lián)網接入課堂,打破上課的時間限制,穿越時間隧道,把遠古的神話引入課堂欣賞;可以打破空間局限,思接千載,神游萬里,盡覽世界奇麗風光;可以同陶淵明一起“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感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種大量占有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而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容易地做到這一點,加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45分鐘的利用效率,讓學生在45分鐘內獲得大量知識。如教學《故鄉(xiāng)》一文時,教學重點是理解閏土這一形象的變化,把握作品塑造這一形象的意義。我設計復合投影片:先演示少年閏土的投影片,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歸納其形象特點,又演示中年閏土的投影片,讓學生結合課文歸納其形象物點,看前后都有什么變化,通過具體形象的演示,學生很快歸納出人物在外貌語言、動作、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的變化,并很快概括出人物變化的原因。直觀畫面表現(xiàn)抽象文字的內容,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把握。
以上是我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成功做法,農村學校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教師運用計算機教學技能還不夠嫻熟;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缺乏主見,存在盲目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還存在許多障礙。學科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整合還任重而道遠,還需要農村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總而言之,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語文教學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一般樣式,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其特點,掌握其功能,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其優(yōu)勢,為我所用又不“唯”其可用,才能找到一條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的行之有效的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