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
摘 要:識字和寫字的課堂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低年段教學的核心,同時也是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一個起步階段,這對小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一個重要基礎。因此,針對小學語文低年段的識字、寫字的教學更是應該得到重視,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有一個扎實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在一個比較開放的課堂中去學習漢字,領悟漢字文化,將多元化的識字方法逐步滲透到課堂中去。所以,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低年段的識字、寫字的背景等作出了簡要的分析,并列舉了一些具體的方法。
關鍵詞:識字與寫字;小學語文;方法
一、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寫字的背景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低年段的識字寫字教學存在著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那就是“高耗低效”,意思是教師們在教學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并不佳,而且回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造成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識字數(shù)量較多
目前新課程小學語文低年段一年級要求會認950個漢字,會寫350個漢字,二年級要求會認850個漢字,會寫650個漢字,而整個小學階段更是要求學生認識3500個左右的漢字,僅二年級所要求認識的漢字就占了識字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從此就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壓力與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
2.識字認字的教學被冷落
越來越多的教師將教學的重點從漢字的認識、練習上轉移到了對課文的理解上。低年段的小學語文的課文內(nèi)容往往較短,但是教師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提問,讓學生領悟課文,這樣一來,學生的識字寫字的教學時間就縮短了。
3.識字的形式過于機械
我國的漢字本身結構就十分的復雜多變,對于學生來說本身難度就很大,若是識字的方法過于單一,就會讓課堂缺少活力和生機,學生也會缺少學習的興趣。
4.識字的重點不夠突出
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大多數(shù)時候是想抓的東西很多,但最后卻什么都沒抓住。隨便一篇課文的生字都在十個以上,總讓學生反復練讀、記字形并組詞,面面俱到,并且每篇課文的每個生字都是如此進行教學的。
5.教學視野狹窄且寫字的練習過于死板
教師對于課程資源這一觀念十分淡薄,進行識字教學時往往只關注識字而忽略了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忽視了課外識字的益處。另外,現(xiàn)在低年段小學生的寫字大多是反復抄寫,方法過于死板且生搬硬套,讓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二、具體方法
針對上述的一些目前小學語文低年段的識字寫字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操作措施,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的成效。
1.第一次對學生認識生字的教學時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刺激,讓學生對生字產(chǎn)生較強的印象
這就要求教師去創(chuàng)設更加豐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寓教于樂,可以采用一些像聲音、圖像、動作或情景等這些外部條件去較強漢字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如,教師可以編一些方便學生記憶的謎語,像一個女子很不錯就是“好”,三個太陽就是“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根據(jù)漢字的結構來編一些謎語。
2.應該隨著課文進行漢字的教學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積極地參與到比較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學習漢字,讓單個的漢字轉移到詞,再放到特定的語句里去,或者也可以把那句話放到整段文字中去理解,爭取可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減輕了學生集中的學習漢字的負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看到一些廣告牌上的字自己學著認讀,不認識的可以自己記下來,認識的也記下來,然后在班上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3.要采用多種方法復現(xiàn)
對于漢字的鞏固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復現(xiàn),也就是把漢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去鞏固漢字,多看幾次學習的漢字,這樣學生就熟悉了。而且在游戲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鼓勵、互相幫助,進一步提高漢字鞏固的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把連環(huán)畫重新排列順序,讓學生從整體去感知課文,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最合理、合
適的教學策略
例如,教師可以圍繞著某一個專題,如,水果、蔬菜、花草等集中地讓學生學習一類漢字,既可以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自主學習漢字的意識,同時這樣專題式的方式也可以是學生鞏固漢字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地去創(chuàng)設一些像“識字樂園”或“識字寶箱”等,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內(nèi)外進行交流,也可以制成一些小卡片,利用卡片來鞏固學習到的漢字,并且卡片比較方便學生攜帶,可以隨時去鞏固漢字。同樣是《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在卡片上注明拼音與漢字,讓學生根據(jù)字音去寫字,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漢字來認讀字音。
隨著相關學者對語文教學研究的深入,識字寫字的課堂教學也是呈現(xiàn)出一個有效的發(fā)展的趨勢。因此,教師應該在識字寫字的課堂教學中將我國的一些文化元素進行滲透,并正確、合理地把握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既能夠產(chǎn)生興趣,又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獲。因此,對于識字寫字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分析更是應該逐步地深入,
為增強低年段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提供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范紅.識字寫字課堂教學技能有效性探索與研究.成都師范學院,2013(02):18.
[2]倪文錦.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小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鐘啟泉.現(xiàn)代學科教育學論析[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