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連勤
【摘 要】有效的班級管理對提高初中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德育品質(zhì)的重要方式。但是現(xiàn)在我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比如班主任絕對的權威,管理方式不夠人性化,管理方式過于單一等,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影響了教學的質(zhì)量。作為班主任必須提升班級的綜合素質(zhì),努力提高自身管理班級的有效性,筆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
前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形成性格、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自身素質(zhì)對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教學的觀念束縛了學生的思想,過于重視老師的課堂講解,忽略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在初中班級管理機制改革的過程中,如果解決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用適合學生現(xiàn)有情況的班級管理模式,這對于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中以班主任為絕對的中心
所謂班級管理就是班主任對班內(nèi)學生規(guī)定的一些獎勵與懲罰的體制,采取合適的途徑對班級內(nèi)部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和教育。班級管理應該以建立優(yōu)秀的班級集體為目標,促進班級內(nèi)所有成員的綜合發(fā)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目的。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初中班主任是學生的管理者和監(jiān)督者,有著絕對的權威性,但是這種管理方式過于把班主任當作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現(xiàn)代社會所呼吁科學平等的思想,也忽略了班主任應該和學生保持平等的良師益友的和諧關系。班主任應該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對學生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尊重,要明確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管理過程過于看重學習成績
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雖然智育是初中教學的核心,學習文化知識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對世界的認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但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唯一目的。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不能明確學習要求和學習指導的含義,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要求學生拿高分而忽略了影響學生學習的其他因素,比如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等。管理過程中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獨立能力,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不是很高。
(三)工作方式單一化
班主任管理學生的方法對教學質(zhì)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確實很努力,但是由于工作方法過于簡單缺乏思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事半功倍的情況。以懲罰為主的教育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nèi)有較大的成效,但是這種方法的后果非常嚴重,使班主任不能和學生在心靈上進行交流,班主任在學生的心里沒有應有的地位,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后續(xù)的管理工作很難進行。
二、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的方法
(一)“以人為本”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班級凝聚力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理念在這個自由平等的社會已經(jīng)不再合適了,每個初中班主任都應該考慮如何構(gòu)建現(xiàn)代化師生關系。第一,由于初中生的心里還不夠成熟,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對其人格的發(fā)展非常的重要,班主任應該教育學生做人、學習和處理同學間的關系。第二,班主任扮演就角色不應該僅僅限于良師,還應該是學生的益友,良師和益友在管理班級過程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與學生建立朋友的關系可以更好的了解和尊重學生,在心靈上與學生進行交流,班主任應該關心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把學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比如在班委選舉和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采用民主投票的機制,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班干部選舉的過程中,制定班級管理的制度時候一定要征求全體同學的意見。班主任應該多多聽取學生的心聲。如果有可能的情況下,班主任可以采取所有同學輪流管理班級的方式,將固定班委制改為輪流制,這樣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在班級的榮譽感和存在感,讓所有的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份子是班級的主人,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班主任應該實施多元的工作方式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采取單一的懲罰措施和訓斥學生會導致師生關系的僵化,不能有效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應該多用正面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的不良行為,對學生進行懲罰教育的方法應該絕對的慎重,因為這種方法只能讓學生明白什么不能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明確什么能做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為什么不能做,讓學生在自身心里上抵制不良行為。班主任管理班級只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所以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的良性行為,提高管理效果。比如,學生有遲到或者曠課的情況時,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時一定是膽戰(zhàn)心驚,這時候班主任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問明原因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一定會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努力改過。如果班主任直接采取懲罰的方法,對其進行懲罰或者直接叫其家長,這會導致學生非常嚴重的逆反心里,班主任的后續(xù)管理工作將很難進行。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管理班級方式方法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一定要結(jié)合本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管理班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雙管齊下提高管理效果。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放低作為班主任的地位,與學生保持平等和諧的關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以說服教育為主,盡量不要對學生進行懲罰的方式。作為班主任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管理班級的能力,學習研究教育學生的新方法,不斷使自身的教育方式融入多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雷建蘭.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1):31-33.
[2]李玉.淺談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01):187-189.
[3]張植鋒.探析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時代教育.2013(12):211-212.
[4]汪輝.提高農(nóng)村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實踐[J].考試(綜合版)2012(0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