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娜+歐陽鳳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0051-02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nèi)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知識的獲得、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發(fā)展,情感、意志的培養(yǎng)以及思想品德的提高,都需要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課改”要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么,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耍诮虒W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開頭。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同一教學對象,在同一個教室里,同樣45分鐘,不同的教師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好的課堂導入,起著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活動、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導入時,要通過通俗易懂、有情有趣的詞語,達到“惠于心而秀于口”的效果。在具體的講授中也應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巧妙分散,并抓住學生探新求異的心理,制造疑點,提出假設,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使課堂氣氛有急有緩,有條不紊。而對那些抽象枯燥、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把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他們想聽、愛聽。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nèi)容的探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導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我在講授《三個兒子》時,問道:課題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有三個兒子,為什么文中的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呢?”學生急于到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學習活動就使學生學得自覺、主動。這個引言為這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diào)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得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
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首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笨梢哉f,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fā),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F(xiàn)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jù)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其次,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后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伙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昂献鲗W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nèi)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fā)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zhì)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后,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jié)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fā)展。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nèi)容,要強調(diào)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xiàn),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失誤。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后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于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節(jié)奏分明地處理學習與休息的關系,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上課要抓緊時間,讓所有學生都遵守紀律后才開始上課,禁止部分學生上課時一會兒干干這個,一會兒干干那個,書一直在手邊,但是效率很低,休息也沒有休息好,玩也沒玩好,學習也沒有什么成效。下課鈴一響就下課,不要因為教學沒完成而拖堂。研究發(fā)現(xiàn),占用學生下課時間所講內(nèi)容,學生很反感,學時也散散漫漫,沒有記住多少東西。正確的態(tài)度是學習和休息、勞和逸的節(jié)奏要分明。那就是上課時吸引學生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學習完了,再休息,再玩耍。當需要再次進入學習的時候,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這叫張弛有道。永遠不要熬時間,教師在上課時要具備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的能力。要訓練自己的學生:安靜的時候,像一棵樹;行動的時候,像閃電雷霆;休息的時候,像流水一樣散漫;學習的時候,卻像軍事上實施進攻一樣集中優(yōu)勢兵力,這樣的訓練才能使自己的學生越來越具備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步更新,師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步提高,以教學理論作指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