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教學的出發(fā)點究竟在哪里?毫無疑問,教學應從學生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具備了一定學習力的“學習者”,科學領悟“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教師在課前或課中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預學,學生通過嘗試和積累,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切實轉變教學行為,采取因學設導、以導促學等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一、順學而導,需要開展有效預學
教師通過解讀教材,編制“預學指南”,讓學生預學,并以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進行嘗試和積累,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合理設計“預學指南”,提煉預學任務
“預學指南”的設計必須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解讀教材,研究“規(guī)定的教學”;二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解讀教材,研究“可能的教學”。綜合考慮兩個方面,勾勒出個人預學內(nèi)容,形成“預學指南”。“預學指南”內(nèi)容可以是讓學生通過某種情境引發(fā)問題與思考,也可以是為課堂教學掃清障礙,還可以是實踐性的活動,如收集準備學習研究的材料等。下面以一位教師執(zhí)教的“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為例。
“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設計了如下“預學指南”內(nèi)容:
1.我自學了課本第84~85頁,我認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_______。
2.通過預習,我知道了可以這樣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除了課本上提示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這樣也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在設計上述“預學指南”時,主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預學:一是三角形的面積等于什么?你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的?二是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三是你還有其他推導方法嗎?(著眼于推導方法多樣化)這樣的預學設計,不僅了解了學生的前概念、節(jié)約了學生課內(nèi)探究時間,而且在后期的學生交流過程中,能使多樣化的探究方法得到充分展現(xiàn),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層次發(fā)展。
(二)預學任務梯度設計,實現(xiàn)分層學習
在“預學指南”編制中,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具有差異性的預學,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型、學習目標、重難點等方面設計具有梯度性的系列學習任務。
在設計“預學指南”時,我們需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如在“三角形的面積預學指南”中,通過第二題“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全體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而第三題作為“※”題,著眼于讓中等及以上學生進行推導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三)預學方法適時指導,開展預學診斷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學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預學指南”,還要對個人預學進行必要的預學方法指導,從而使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發(fā)揮最大化。
預學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適時穿插于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學先練,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學習困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并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的起點。學生完成了“預學指南”,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綄Α邦A學指南”進行分析診斷,并據(jù)此對學情有一個全面、科學的了解,為后續(xù)學習活動中采取合適的學習方式提供參考。診斷方式可以是教師通覽“預學指南”,對全班學生的學情了然于心,也可以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預學情況,讓學生相互間了解不同的觀點,還可以是組內(nèi)學生相互交換“預學指南”,以此來了解各自的想法。
二、順學而導,需要轉變教師行為
“順學而導”的教學,需要在教師科學、適度的引導下使課堂的學習活動真實地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從學會到會學,從會學到樂學,學習效益才會真正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年段學習目標,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因學設導、以導促學、學導結合,讓學生輕松學習、高效學習。
(一)因學設導,內(nèi)化提升
教師“導”的存在和必要,是因為有學生學的存在和必要。教師要針對學生原有的思維水平,并以此為基點,針對學生不明白的或學習難點進行引導。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預學指南”完成預學作業(yè),然后從圖示、選擇的材料、操作的方法、新舊圖形的聯(lián)系、結論等角度進行交流匯報,得出: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教師的“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拿出兩個任意的三角形拼一拼(讓學生說出兩個三角形要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二是通過黑板圖示對比,問學生什么變了,什么沒變(讓學生說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即等底等高;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一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它的一半)。
(二)以導促學,有機結合
教師的“導”不是設在學生學的任何時段、任何節(jié)點上,有效的、真正的“導”,是在學生思維受阻、對話交流幾乎停滯時,給學生的點撥。它能將學生的學習推向新的境界,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查看“預學指南”,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得出了其他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
生:將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師馬上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其實剪一剪與拼一拼的方法思考方向相反,但后續(xù)的“聯(lián)系”“推導”完全相同)
生:將三角形折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是折成長方形的面積的2倍;……(師馬上引導學生一起動手折一折)
生:將三角形沿兩條邊的中點連線剪開(或其他),割補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師馬上請學生示范演示一下,通過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割補法,轉化成面積相同的已知圖形來計算)
(三)導在關鍵,導要精簡
教師的導學行為主要是貫穿在預學、互學、共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與前幾個環(huán)節(jié)融為一體。在預學、互學、共學中,教師的導學主要體現(xiàn)點撥、引領等作用。主要突出以下兩大方面:一是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整體解決;二是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 “拓展提升”。有了學生的“先學”,加之教師的引領,學生將知識點“織網(wǎng)”,夯實了基礎,教師可以繼續(xù)引領學生“爬高”,將學生的思維訓練落到實處。
導學時間要精簡,要縮短課內(nèi)講授時間,精選、精簡講授內(nèi)容,提高講授效率。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已掌握的內(nèi)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有效精簡導學時間的方法是:注重雙基講重點;注重難點講關鍵;新舊知識講聯(lián)系;易混內(nèi)容講對比;培養(yǎng)能力講思路。
為了使課改工作繼續(xù)深入推進,后期我們將著重關注五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預學指南”,現(xiàn)在很多指南是提前的作業(yè),是另一種負擔,期待的指南是走進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實踐,從孩子的視角分解學習任務;二是研究負擔,學生的學習負擔到底怎樣,了解學習負擔的構成,包括產(chǎn)生負擔的要素與總量分析,提高學習效率;三是研究資源,很多資源需要課前去準備,課件、教具等資源必須承載教師對學習的理解以及對學生的情感;四是研究如何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五是研究模式,基于學科、年級、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的卡位,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選擇,把握模式的結構要素,是實踐的延展和思維的流動,而不僅僅是形式的變換。
“基于學情,順學而導”課改實驗工作剛剛起步,我們將不斷跟進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深入推進課堂轉型改革,一直堅定地走在課改的路上,不斷遠行……
(浙江省德清縣實驗學校 313200)endprint
教學的出發(fā)點究竟在哪里?毫無疑問,教學應從學生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具備了一定學習力的“學習者”,科學領悟“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教師在課前或課中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預學,學生通過嘗試和積累,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切實轉變教學行為,采取因學設導、以導促學等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一、順學而導,需要開展有效預學
教師通過解讀教材,編制“預學指南”,讓學生預學,并以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進行嘗試和積累,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合理設計“預學指南”,提煉預學任務
“預學指南”的設計必須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解讀教材,研究“規(guī)定的教學”;二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解讀教材,研究“可能的教學”。綜合考慮兩個方面,勾勒出個人預學內(nèi)容,形成“預學指南”?!邦A學指南”內(nèi)容可以是讓學生通過某種情境引發(fā)問題與思考,也可以是為課堂教學掃清障礙,還可以是實踐性的活動,如收集準備學習研究的材料等。下面以一位教師執(zhí)教的“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為例。
“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設計了如下“預學指南”內(nèi)容:
1.我自學了課本第84~85頁,我認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_______。
2.通過預習,我知道了可以這樣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除了課本上提示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這樣也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在設計上述“預學指南”時,主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預學:一是三角形的面積等于什么?你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的?二是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三是你還有其他推導方法嗎?(著眼于推導方法多樣化)這樣的預學設計,不僅了解了學生的前概念、節(jié)約了學生課內(nèi)探究時間,而且在后期的學生交流過程中,能使多樣化的探究方法得到充分展現(xiàn),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層次發(fā)展。
(二)預學任務梯度設計,實現(xiàn)分層學習
在“預學指南”編制中,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具有差異性的預學,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型、學習目標、重難點等方面設計具有梯度性的系列學習任務。
在設計“預學指南”時,我們需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如在“三角形的面積預學指南”中,通過第二題“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全體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而第三題作為“※”題,著眼于讓中等及以上學生進行推導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三)預學方法適時指導,開展預學診斷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學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預學指南”,還要對個人預學進行必要的預學方法指導,從而使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發(fā)揮最大化。
預學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適時穿插于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學先練,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學習困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并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的起點。學生完成了“預學指南”,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綄Α邦A學指南”進行分析診斷,并據(jù)此對學情有一個全面、科學的了解,為后續(xù)學習活動中采取合適的學習方式提供參考。診斷方式可以是教師通覽“預學指南”,對全班學生的學情了然于心,也可以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預學情況,讓學生相互間了解不同的觀點,還可以是組內(nèi)學生相互交換“預學指南”,以此來了解各自的想法。
二、順學而導,需要轉變教師行為
“順學而導”的教學,需要在教師科學、適度的引導下使課堂的學習活動真實地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從學會到會學,從會學到樂學,學習效益才會真正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年段學習目標,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因學設導、以導促學、學導結合,讓學生輕松學習、高效學習。
(一)因學設導,內(nèi)化提升
教師“導”的存在和必要,是因為有學生學的存在和必要。教師要針對學生原有的思維水平,并以此為基點,針對學生不明白的或學習難點進行引導。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預學指南”完成預學作業(yè),然后從圖示、選擇的材料、操作的方法、新舊圖形的聯(lián)系、結論等角度進行交流匯報,得出: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教師的“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拿出兩個任意的三角形拼一拼(讓學生說出兩個三角形要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二是通過黑板圖示對比,問學生什么變了,什么沒變(讓學生說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即等底等高;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一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它的一半)。
(二)以導促學,有機結合
教師的“導”不是設在學生學的任何時段、任何節(jié)點上,有效的、真正的“導”,是在學生思維受阻、對話交流幾乎停滯時,給學生的點撥。它能將學生的學習推向新的境界,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查看“預學指南”,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得出了其他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
生:將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師馬上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其實剪一剪與拼一拼的方法思考方向相反,但后續(xù)的“聯(lián)系”“推導”完全相同)
生:將三角形折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是折成長方形的面積的2倍;……(師馬上引導學生一起動手折一折)
生:將三角形沿兩條邊的中點連線剪開(或其他),割補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師馬上請學生示范演示一下,通過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割補法,轉化成面積相同的已知圖形來計算)
(三)導在關鍵,導要精簡
教師的導學行為主要是貫穿在預學、互學、共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與前幾個環(huán)節(jié)融為一體。在預學、互學、共學中,教師的導學主要體現(xiàn)點撥、引領等作用。主要突出以下兩大方面:一是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整體解決;二是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 “拓展提升”。有了學生的“先學”,加之教師的引領,學生將知識點“織網(wǎng)”,夯實了基礎,教師可以繼續(xù)引領學生“爬高”,將學生的思維訓練落到實處。
導學時間要精簡,要縮短課內(nèi)講授時間,精選、精簡講授內(nèi)容,提高講授效率。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已掌握的內(nèi)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有效精簡導學時間的方法是:注重雙基講重點;注重難點講關鍵;新舊知識講聯(lián)系;易混內(nèi)容講對比;培養(yǎng)能力講思路。
為了使課改工作繼續(xù)深入推進,后期我們將著重關注五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預學指南”,現(xiàn)在很多指南是提前的作業(yè),是另一種負擔,期待的指南是走進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實踐,從孩子的視角分解學習任務;二是研究負擔,學生的學習負擔到底怎樣,了解學習負擔的構成,包括產(chǎn)生負擔的要素與總量分析,提高學習效率;三是研究資源,很多資源需要課前去準備,課件、教具等資源必須承載教師對學習的理解以及對學生的情感;四是研究如何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五是研究模式,基于學科、年級、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的卡位,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選擇,把握模式的結構要素,是實踐的延展和思維的流動,而不僅僅是形式的變換。
“基于學情,順學而導”課改實驗工作剛剛起步,我們將不斷跟進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深入推進課堂轉型改革,一直堅定地走在課改的路上,不斷遠行……
(浙江省德清縣實驗學校 313200)endprint
教學的出發(fā)點究竟在哪里?毫無疑問,教學應從學生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具備了一定學習力的“學習者”,科學領悟“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教師在課前或課中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預學,學生通過嘗試和積累,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切實轉變教學行為,采取因學設導、以導促學等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一、順學而導,需要開展有效預學
教師通過解讀教材,編制“預學指南”,讓學生預學,并以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進行嘗試和積累,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困惑,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起點。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合理設計“預學指南”,提煉預學任務
“預學指南”的設計必須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解讀教材,研究“規(guī)定的教學”;二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解讀教材,研究“可能的教學”。綜合考慮兩個方面,勾勒出個人預學內(nèi)容,形成“預學指南”?!邦A學指南”內(nèi)容可以是讓學生通過某種情境引發(fā)問題與思考,也可以是為課堂教學掃清障礙,還可以是實踐性的活動,如收集準備學習研究的材料等。下面以一位教師執(zhí)教的“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為例。
“三角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設計了如下“預學指南”內(nèi)容:
1.我自學了課本第84~85頁,我認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_______。
2.通過預習,我知道了可以這樣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除了課本上提示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這樣也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在設計上述“預學指南”時,主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預學:一是三角形的面積等于什么?你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的?二是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三是你還有其他推導方法嗎?(著眼于推導方法多樣化)這樣的預學設計,不僅了解了學生的前概念、節(jié)約了學生課內(nèi)探究時間,而且在后期的學生交流過程中,能使多樣化的探究方法得到充分展現(xiàn),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層次發(fā)展。
(二)預學任務梯度設計,實現(xiàn)分層學習
在“預學指南”編制中,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具有差異性的預學,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型、學習目標、重難點等方面設計具有梯度性的系列學習任務。
在設計“預學指南”時,我們需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如在“三角形的面積預學指南”中,通過第二題“你能否利用已學知識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著眼于讓全體學生進行畫一畫、拼一拼、寫一寫等課前操作,而第三題作為“※”題,著眼于讓中等及以上學生進行推導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三)預學方法適時指導,開展預學診斷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學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預學指南”,還要對個人預學進行必要的預學方法指導,從而使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力”發(fā)揮最大化。
預學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適時穿插于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學先練,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學習困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并解決部分學習問題,找到學習的起點。學生完成了“預學指南”,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綄Α邦A學指南”進行分析診斷,并據(jù)此對學情有一個全面、科學的了解,為后續(xù)學習活動中采取合適的學習方式提供參考。診斷方式可以是教師通覽“預學指南”,對全班學生的學情了然于心,也可以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預學情況,讓學生相互間了解不同的觀點,還可以是組內(nèi)學生相互交換“預學指南”,以此來了解各自的想法。
二、順學而導,需要轉變教師行為
“順學而導”的教學,需要在教師科學、適度的引導下使課堂的學習活動真實地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從學會到會學,從會學到樂學,學習效益才會真正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年段學習目標,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因學設導、以導促學、學導結合,讓學生輕松學習、高效學習。
(一)因學設導,內(nèi)化提升
教師“導”的存在和必要,是因為有學生學的存在和必要。教師要針對學生原有的思維水平,并以此為基點,針對學生不明白的或學習難點進行引導。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預學指南”完成預學作業(yè),然后從圖示、選擇的材料、操作的方法、新舊圖形的聯(lián)系、結論等角度進行交流匯報,得出: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生: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教師的“導”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拿出兩個任意的三角形拼一拼(讓學生說出兩個三角形要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二是通過黑板圖示對比,問學生什么變了,什么沒變(讓學生說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即等底等高;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一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它的一半)。
(二)以導促學,有機結合
教師的“導”不是設在學生學的任何時段、任何節(jié)點上,有效的、真正的“導”,是在學生思維受阻、對話交流幾乎停滯時,給學生的點撥。它能將學生的學習推向新的境界,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查看“預學指南”,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得出了其他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
生:將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師馬上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其實剪一剪與拼一拼的方法思考方向相反,但后續(xù)的“聯(lián)系”“推導”完全相同)
生:將三角形折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是折成長方形的面積的2倍;……(師馬上引導學生一起動手折一折)
生:將三角形沿兩條邊的中點連線剪開(或其他),割補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師馬上請學生示范演示一下,通過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割補法,轉化成面積相同的已知圖形來計算)
(三)導在關鍵,導要精簡
教師的導學行為主要是貫穿在預學、互學、共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與前幾個環(huán)節(jié)融為一體。在預學、互學、共學中,教師的導學主要體現(xiàn)點撥、引領等作用。主要突出以下兩大方面:一是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整體解決;二是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 “拓展提升”。有了學生的“先學”,加之教師的引領,學生將知識點“織網(wǎng)”,夯實了基礎,教師可以繼續(xù)引領學生“爬高”,將學生的思維訓練落到實處。
導學時間要精簡,要縮短課內(nèi)講授時間,精選、精簡講授內(nèi)容,提高講授效率。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已掌握的內(nèi)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有效精簡導學時間的方法是:注重雙基講重點;注重難點講關鍵;新舊知識講聯(lián)系;易混內(nèi)容講對比;培養(yǎng)能力講思路。
為了使課改工作繼續(xù)深入推進,后期我們將著重關注五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預學指南”,現(xiàn)在很多指南是提前的作業(yè),是另一種負擔,期待的指南是走進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實踐,從孩子的視角分解學習任務;二是研究負擔,學生的學習負擔到底怎樣,了解學習負擔的構成,包括產(chǎn)生負擔的要素與總量分析,提高學習效率;三是研究資源,很多資源需要課前去準備,課件、教具等資源必須承載教師對學習的理解以及對學生的情感;四是研究如何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五是研究模式,基于學科、年級、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的卡位,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選擇,把握模式的結構要素,是實踐的延展和思維的流動,而不僅僅是形式的變換。
“基于學情,順學而導”課改實驗工作剛剛起步,我們將不斷跟進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深入推進課堂轉型改革,一直堅定地走在課改的路上,不斷遠行……
(浙江省德清縣實驗學校 313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