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衛(wèi)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要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毕胂罅κ菢?gòu)成語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知識、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密切關(guān)注著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結(jié)合語言文字的特點,精心預(yù)設(shè)想象訓練點,讓學生在想象中生成美的畫面、美的感受、美的語言。
一、緊扣詞句,展開想象,生成美的畫面
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編排的。課文中優(yōu)美的景色、生動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感染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預(yù)設(shè)情景,緊扣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例如,《拉薩的天空》一文描寫了拉薩湛藍、透亮的天空。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句子,展開想象。當讀到“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睍r,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像藍寶石那樣藍的天空。讀到“……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兩句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并讓他們伸手去摸一摸,動手去洗一洗。
《軍神》一文介紹了一位有著鋼鐵般堅強意志的軍人——劉伯承。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具體的語句細細地品味、朗讀、想象?!澳贻p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單,汗如雨下。”學生讀著讀著,感動了。有的說:“我想,劉伯承當時一定很疼很疼?!庇械恼f:“我可以想象到,劉伯承臉上一定是痛苦的表情,那汗是他忍痛忍出來的,但他一聲不吭。”……學生能想到這些,可見他們真正讀懂了文章,揣摸到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在想象中,一串串文字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美,體會到了人物的心靈和品質(zhì)。
二、留意標點,展開想象,生成美的感受
語言文字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標點都蘊含著作者深厚的情感。語言文字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會幻化出無窮的樂趣,都能讓學生展開無限的遐想。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時,教師要讓學生留意文章中的標點,如省略號、感嘆號、問號等等。這些標點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蘊含著作者未盡的話語。教學時,緊扣這些標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就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加深對人物情感的把握。
例如,《槐鄉(xiāng)五月》一文,當學生讀到“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句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省略號,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這槐花飯很香很香,十分誘人?!薄笆÷蕴柺÷粤嘶被垵鉂獾南阄??!薄f得真好呀,一個省略號,一切盡在不言中,學生從這省略號中品味到了槐花濃濃的香,濃濃的美,濃濃地誘惑著人們。
在《“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爸爸的這句話后面有一個感嘆號,可以引導學生關(guān)注這個感嘆號,體會爸爸說話的語氣。一個感嘆號,學生感受到了爸爸話語里的斬釘截鐵,不容更改,感受到了放掉魚背后所必須遵守的公共準則。
如果說欣賞語言文字是一種藝術(shù)行為,那欣賞語言文字中的標點更是一種無盡的藝術(shù)行為。
三、填補空白,展開想象,生成美的語言
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精練含蓄的,它不可能把每個情節(jié)、每個場景、每種情況都寫得很具體,很詳盡,這就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象與補充的空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語言文字中的“空白點”,精心預(yù)設(shè),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以此來豐富文本的內(nèi)涵,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錘煉學生的語言和表述。
例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文,在教學“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時,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圍繞中心句說話的方式,讓學生說說大街上熱鬧的情景。課上學生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想節(jié)假日大街上的景象,進行說話訓練,這樣能充分體會到文中所表述的這份熱鬧。而當教到“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jīng)兩年了”這句時,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這兩年來,作家遇到什么困難、出現(xiàn)什么情況?!吧×?,沒人照顧他……”“季節(jié)變化時,沒有人噓寒問暖……”以上這兩種想象,既豐富了文本的內(nèi)涵,又通過鮮明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了作家的孤獨,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第一朵杏花》有一段竺可楨爺爺和孩子的對話。這段對話沒有提示語,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竺可楨爺爺和孩子對話時的情景,想象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等,把提示語補充完整。通過這樣的練習,既加強了對話描寫的練習,訓練學生恰如其分地進行人物神態(tài)的描寫,也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了人物的情感與品質(zhì)。
語文課堂是學習語言的課堂,利用文章的空白點,精心預(yù)設(shè)語言文字訓練點,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在如此訓練中,學生在課堂上即興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很美,都是精彩的語言。
(江蘇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