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萍
摘 要: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教育形式和策略都隨之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在新課標中,英語課程強調的是學以致用,能夠使用所學的英語,不單單只是記憶。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時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方式,多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同學之間通過語言交流來增強自己的語感,同時提高自身英語水平。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教學中應經常以引導為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觀察去發(fā)現(xiàn)和吸收所學知識。
關鍵詞:興趣;教學氛圍;鼓勵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新課標中強調初中英語基礎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良好習慣,為今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的能力。
教師的教學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據研究表明,在學生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真正喜歡上學習,才會用心去學習,這樣才會達到老師教學的目的。在專業(yè)詞匯的講解過程中,可以通過幻燈片的方式,形象地介紹單詞,讓學生更能接受。比如將汽車的制作過程比喻成生命的形成,引擎(engine)比喻為心臟(heart)。學生對一門科目的熱愛往往和老師有莫大的關系。所以,作為老師應該貼近學生的內心,以一顆熱忱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喜歡上一位老師的時候,課堂的學習氛圍自然而然就會很活躍,學生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由此可見,老師的情感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老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用一顆熱情溫暖的心去指導學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減少精神壓力,更能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英語學習,產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單調乏味,老師應該嘗試多種教學方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不盡的動力。在教學中采取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會感到乏味,為學生提供有趣的學習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積極參與學習,這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多提供一些有意思的情境,讓學生利用自己所熟知的知識去交流,同時加入一些新知識,在互動中掌握使用知識,這樣更有利于記憶,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這樣的課堂使學生學習熱情得到了提升,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只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持學生的興趣。
鼓勵和褒獎也是學習中的動力,老師應該時常褒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英語中感到自己的成就,為此繼續(xù)更加刻苦地學習,沒有什么比鼓勵更能激勵學生的進步。成就感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熱情。比如對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生對計算機英語名詞詞匯量的積累,比如: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ndom Access Memory,Read-Only Memory,Extended Data Output,SDRAM等。而對導游、秘書等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時,詞匯量的積累并不能滿足學生未來工作的需求。語言學習中,要讓學生敢于大膽地說英語,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要求老師不單單只是傳授知識,更要在授課中扮演好各個角色,只有扮演好這些角色,才會讓學生在新環(huán)境下更加高效地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新課標要求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所學知識自行掌握。而老師是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領導者。新課標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如傳統(tǒng)教育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組織小組進行學習,在互相探討中學習理解知識,獨立思考,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教師應多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從實踐中了解學生學習中的不足,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是老師應該保持的教學狀態(tài)。多鼓勵,少批判。學習不單單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樣也是師生之間的合作。
學習結束后,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不能只以學習成果為評價標準,學生學習中表現(xiàn)得如何,學習態(tài)度和組織能力又如何,都是老師應該看到的。在課堂學習中,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不能一味地指責,而應委婉地指出。鼓勵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指責會讓學生熱情減退。所以老師在評價時應該委婉地指出他們學習中的不足,積極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
參考文獻:
[1]李瓊香.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1.
[2]崔升民.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2.
(作者單位 甘肅省嘉峪關市第四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