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王姍,錢潔艷,徐琳,楊瑛(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上海200030)
·護理管理·
新生兒床旁護理在母嬰同室中的應用
李紅,王姍,錢潔艷,徐琳,楊瑛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上海200030)
目的 探討新生兒床旁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分娩的200對母嬰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對,觀察組實施新生兒床旁護理,新生兒各項護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有母嬰??谱o士在床旁進行,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及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新生兒護理技能及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床旁護理可提高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促其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享受到家庭化、個性化的產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
新生兒床旁護理;母嬰同室;滿意度
隨著“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監(jiān)護(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FCMC)”[1]新模式的逐步開展,及貫徹落實衛(wèi)生部“優(yōu)質護理示范工程”活動要求,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產科在改革排班模式、實施扁平化護理的同時[2],積極嘗試新生兒的一切護理均在其母親床旁進行的新模式,責任護士邊操作、邊講解新生兒的護理技能、母乳喂養(yǎng)技巧等,產婦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一對一地實行健康教育指導。為此,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院產科對100對母嬰實行了新生兒床旁護理,與常規(guī)產科護理的100對母嬰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對母嬰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對。觀察組及對照組產婦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的產科護理模式,每日責任護士將新生兒抱到專設的新生兒沐浴間進行集中沐浴、臍帶消毒、新生兒撫觸、預防接種、聽力篩查等工作由不同的崗位護士完成;健康教育采用床旁和集中講解相結合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同觀察組。
表1 兩組產婦基本情況比較(n)
1.2.2 觀察組 采取新生兒床旁護理,即將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換尿布、臀部護理、預防接種、母乳喂養(yǎng)、特殊問題處理等均安排在產婦床旁進行;責任護士每日分管6~8名孕產婦,全面負責孕產婦及新生兒的一切護理工作。責任護士在產婦床旁邊操作、邊講解新生兒沐浴及撫觸時配合教具,產婦共同參與學習與實踐;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及技巧、新生兒喂養(yǎng)注意點、新生兒常見生理現(xiàn)象及其處理方法、新生兒預防接種觀察內容、新生兒沐浴及撫觸的操作要求、新生兒臀部及臍帶護理的要點,產婦的飲食及運動、產褥期常見癥狀處理等;新生兒床旁護理時,一般護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無特殊環(huán)境要求及護理用具,進行新生兒沐浴及撫觸時,病房配備中央空調的基礎上,配合立式陶瓷發(fā)熱取暖器,室溫要求26~28℃,使用床旁護理車為新生兒沐浴,車上放置磅秤、沐浴盆及消毒沐浴用品,車內放置一次性塑料薄膜、毛巾、新生兒衣物等,水溫38~42℃,一嬰一次一用。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行設計的產婦滿意度調查表、新生兒護理技能及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住院期間安全感調查表,在產婦出院前進行調查,共發(fā)放調查表200份,均當場收回。產婦滿意度調查表包括對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技術及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每個條目設非常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選項;新生兒護理技能及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包括臀部護理、臍部護理、母乳喂養(yǎng)、沐浴、撫觸技術及知識,每個條目設完全掌握、大部分掌握、基本掌握、完全不懂4個選項。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結果表明(見表2),兩組產婦對護士的技術、操作水平、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及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見表3),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臍部及臀部護理、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沐浴、嬰兒撫觸及預防接種等新生兒護理技能知識,觀察組完全掌握者占72%~88%,大部分掌握者占7%~18%;對照組完全掌握者占19%~40%,大部分掌握者占26%~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1 新生兒床旁護理可提高產婦的滿意度 本研究所得觀察組產婦對護士的技術、操作水平及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實施新生兒床旁護理有助于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實施新生兒床旁護理可體現(xiàn)以家庭為中心的母嬰護理,針對孕產婦、家庭、新生兒的生理、心理、社會的需要,提供具有安全性與高品質的健康照護。可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多種權利,滿足不同層次產婦的需求,消除了護患溝通的隔閡,體現(xiàn)全面、全程、連續(xù)的產科護理服務,產婦在床邊直接觀看新生兒護理操作全過程,參與評價新生兒的全身情況,便于護患溝通,促進護患關系和諧,提高滿意度。
表3 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及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n)
3.2 新生兒床旁護理有利于產婦掌握育兒知識及相關健康教育內容 鑒于新生兒床旁護理是一個個性化、連續(xù)的護理過程,著重于產婦對各項護理技能的掌握[3],護士為新生兒沐浴、撫觸、更換尿布等護理時,將所需用品及流程清晰地呈現(xiàn)在產婦面前,邊操作,邊講解,產婦配合模型學習與實踐,提出疑問可及時獲得解答;責任護士在產婦產后數天內,每日針對產婦的掌握情況調整進度及難度,并通過反饋及時修正指導內容,可真正幫助產婦解決其新生兒護理過程中所遇問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3 新生兒床旁護理有利于提高護士的專科護理水平 實施新生兒床旁護理,需要護士為新生兒治療及護理時,為產婦講解并指導相關健康教育內容,如新生兒沐浴操作時,將沐浴的流程邊做邊說,同時逐一說明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如環(huán)境、水溫的要求,臍部護理等。在產婦眼前操作遠比避開產婦的操作要求高,無形中護士有被監(jiān)督的壓力,護士在操作中體現(xiàn)有序和自信;在操作和講解的同時,護士還需注意儀容、儀表、日常禮儀,將專業(yè)知識和文化修養(yǎng)緊密結合,在護患溝通中,注意語調和表情,態(tài)度大方,誠懇溫和,體現(xiàn)關心愛護之情,這些均給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護理管理者需組織培訓[5],培訓內容包括:新生兒床旁護理制度及操作標準、產科安全知識、護士禮儀、護患溝通技巧等,責任護士考核合格后方能擔任新生兒床旁護理責任護士。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激發(fā)護士相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增強護士的責任意識,提高護士??谱o理技術水平。
3.4 存在問題及可行性
3.4.1 人力資源 新生兒床旁護理采取“一對一”模式,??谱o理個性化、具體化,需要配備經過新生兒床旁護理培訓的專業(yè)護士。同時責任制護理的扁平化,需要改革排班模式,日班相對固定,使責任護士每日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調整護理的進度及難度。
3.4.2 護理安全 實施前我院通過選拔優(yōu)秀的產科護理骨干,將新生兒護理技能流程及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制定新的考核標準,反復模擬訓練,考核通過方能承擔新生兒床旁護理,逐步推進,減少護患糾紛;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培訓,自開展新生兒床旁護理以來,未出現(xiàn)一例因護理操作、溝通等問題的產婦投訴事件。
3.4.3 環(huán)境設備 新生兒床旁護理時,一般護理操作及健康教育不需要特殊環(huán)境要求及護理用具,在進行新生兒沐浴及撫觸時,室溫需達到26~28℃,水溫在38~42℃,護士需控制病室內家屬的數量,并減少人員進出;設備及用物準備,需添置可移動的紅外線取暖器、新生兒床旁護理車、磅秤、沐浴盆、沐浴用品、臍部消毒用品、一次性塑料薄膜、毛巾、新生兒衣物等,一嬰一次一用,防止院內感染。實施新生兒床旁護理能充分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盡快適應為人父母的角色轉變,同時在短時間內掌握新生兒護理和母乳喂養(yǎng)等知識和技能,降低初為父母的不安和焦慮。新生兒床旁護理與傳統(tǒng)的產科護理相比,強調了以家庭為中心的母嬰護理,是現(xiàn)代產科護理的發(fā)展趨勢。
[1](美)西萊斯特著.俞康民,馮曉(譯)[M].產科新模式-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監(jiān)護[S].北京: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 2009:1.
[2]徐于玲,張凡.扁平化責任制護理模式在建設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2,26 (10B):2762-2763.
[3]徐麗.新生兒床旁護理在母嬰同室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12):25-27.
[4]章曉軍,夏海鷗.護士分層管理模式下母嬰床旁護理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2,27(16):8-10.
[5]趙慧棟,李娟.產科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新模式的探討[J].護理研究,2011,25(11A):2887-2888.
(本文編輯:沈園園)
Application of Pre-bed Care on Neonatus in Rooming-in
Li Hong,Wang Shan,Qian Jieyan,Xu Lin,Yang 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International Peace Maternity&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bed care on neonatu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otally 200 pairs of mother and infa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00 pair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onatal pre-bed care,various nursing procedures on neonatus and health education by maternal and child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while people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pattern.The difference of maternal satisfaction on nursing,mastery degree of nursing skills on neonatus,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bed care on neonatus,maternal satisfactionin,mastery degree of nurs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on neonatus were improved in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Pre-bed care on neonatus can improve maternal satisfaction on nursing, mastery degree of nursing skills on neonatus and make puerperae enjoy the family-like and personalized quality care service at obsterics.
neonatus pre-bed care;rooming-in;satisfaction [Nurs J Chin PLA,2014,31(21):48-50,53]
10.3969/j.issn.1008-9993.2014.21.015
R
A
1008-9993(2014)21-0048-04
2013-12-28
2014-03-18
上海市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科研處科研項目(Jyh1122)
李紅,本科,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