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方式探析

        2014-05-30 14:00:50曾杰田必春周璐
        理論探索 2014年6期
        關鍵詞: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

        曾杰 田必春 周璐

        〔摘要〕 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方式為: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信仰踐行者的認同是基礎,健全人格的形成即自覺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的情感立場、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應有的擔當責任和使命精神及把公平正義作為崇高追求是情感動力,投身實踐即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常修課、通過自身奮斗夯實實踐基礎、以高標準道德要求提升自身素養(yǎng)及把改造自己與改造社會統(tǒng)一起來是形成途徑。

        〔關鍵詞〕 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方式

        〔中圖分類號〕D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4)06-0062-05

        當前,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多元文化、思想、觀念發(fā)生激烈碰撞,人們的獨立性、選擇性日益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導地位面臨諸多挑戰(zhàn)。當代青年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不僅關系到當代青年個人的健康成長,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和社會的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 〔1 〕因而,深入研究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機理,有助于從理論上加深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本質(zhì)研究,對于引導當代青年樹立崇高而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是當代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我國社會的主導思想,要內(nèi)化為當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成為當代青年的信仰追求根本上依賴于當代青年的主動信仰選擇。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首先來自于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這種認同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實踐中產(chǎn)生的先進模范的認同。

        (一)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同。馬克思主義以徹底的唯物主義觀點劃清了與宗教的界限,是人類信仰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信是在確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基礎上的主觀堅信,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性的尊崇信服。作為一種信仰體系,當代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同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起點——唯物主義的世界圖景。馬克思主義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核心對世界的面貌和圖景作出了自己的解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起點,它還原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否定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指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世界。第二,馬克思主義理論確立了我們應該追求的終極目標——共產(chǎn)主義社會,共產(chǎn)主義社會作為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終極目標,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核心。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這一理想社會狀態(tài)作出了以下說明:一是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展,物質(zhì)財富極大豐富,生產(chǎn)資料公有,消費資料按需分配;二是社會關系高度和諧,工農(nóng)差別、城鄉(xiāng)差別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消失,人們的精神境界極大提高;三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類從異己的力量中解放出來,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第三,馬克思主義理論指明了達到終極目標——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途徑。通過對無產(chǎn)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研究,馬克思主義指明了無產(chǎn)階級的歷史使命,找到了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社會力量;通過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分析,指明無產(chǎn)階級必須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建立無產(chǎn)階級專政等,從而找到了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基本途徑。第四,馬克思主義理論指明了人生的價值,為信仰主體提供了行為的標準。馬克思主義認為除了人間社會之外并不存在天堂地獄或神靈的世界,人不能離開世界、離開現(xiàn)實社會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人生的意義只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人只有積極投身于人類的解放運動,個體的生命才能實現(xiàn)永恒的不朽。

        (二)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認同。鄧小平曾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來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它要求人們根據(jù)它的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不斷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原理本身?!?〔2 〕 (P146 ) 盡管隨著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力量遭受重大挫折,共產(chǎn)主義運動遇到困難,共產(chǎn)主義的前景受到質(zhì)疑,但是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劇變并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失敗,而恰恰是對馬克思主義采取僵化態(tài)度、背離馬克思主義的結果,是蘇聯(lián)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社會主義可以有多種模式、多種道路的選擇,一種模式的失敗并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錯誤,馬克思從來沒有為各國無產(chǎn)階級設計出統(tǒng)一的道路和模式,而是要求各國的無產(chǎn)階級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斗爭方式、手段以及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和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chǎn)物,馬克思主義信仰需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不斷被證實和強化。歷史和實踐已經(jīng)證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中國共產(chǎn)黨緊緊依靠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引下,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jīng)濟總量躍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人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社會教育、文化、體育、衛(wèi)生等事業(yè)迅速發(fā)展,取得新突破??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引導中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中國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成果,實現(xiàn)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堅守和創(chuàng)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我們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體系,顯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xiàn)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使當代青年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面體驗,產(chǎn)生認同。當代青年只有在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才能進一步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真理性的認識,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真理性的確信,從而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提供基礎。

        (三)對馬克思主義信仰踐行者的認同。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信仰,共產(chǎn)黨員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最重要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狀態(tài)、素質(zhì)、水平直接影響著人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信任與體驗,共產(chǎn)黨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表現(xiàn)是人們接近馬克思主義信仰、感受馬克思主義信仰、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活體驗的重要來源。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指引下,為了共同的信仰,為了共同的祖國,共同的主義,無數(shù)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義無反顧,無私奉獻,視死如歸,在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奮斗過程中,用鮮血和生命堅守了自己的信仰。在建設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仍然是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同樣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誕生了大慶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等等,開創(chuàng)了敢用壯志換新天的新時代。今天,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形勢如何變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永恒追求始終是共產(chǎn)黨員不變的靈魂。從在孤寂的大山里默默行走20年,截去一截大腸留下終身殘疾,還奔波在大山郵路上的王順友,到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牛玉儒,從每年穿梭崇山峻嶺跑陣地的路程超過10萬公里,垂危時刻依然惦記導彈部隊的楊業(yè)功,到殫精竭慮為小崗村謀發(fā)展,成為讓群眾感到離不開的基層黨員干部的沈浩,一批又一批的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在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用自身的表率作用,體現(xiàn)著黨的先進性要求。當代青年正是從他們所做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機與力量,通過對實踐中產(chǎn)生的杰出人物及先進模范的認同,產(chǎn)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向往與追尋。

        二、健全人格的形成是當代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動力

        當代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僅僅是認知的問題,也是情感的問題。情感是激發(fā)人們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的動機,也是人們追求真理性認識的持久、堅固的內(nèi)在動力,更是人們在選擇信仰的過程中將信仰理論轉化為信仰意識和信仰行為的先導和中介。當代青年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必須重視當代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動力,培養(yǎng)當代青年形成健全人格,具體包括:

        (一)自覺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的情感立場。馬克思主義信仰中核心的情感之一就是基于對人類的關愛,對廣大勞動人民身處悲慘境地的同情,對最廣大勞動人民受資本家剝削、壓迫的不滿,對無產(chǎn)階級擺脫困境的現(xiàn)實道路的積極探索。如果沒有對人類的愛,沒有對人類幸福自由的追求,沒有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沒有帶著愛的感情投身到人民群眾之中,沒有把自身的人生價值和人類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就不可能誕生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自覺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的情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情感,是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起點,也是當代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鍵情感。正如錢學森先生所言:“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3 〕

        (二)樹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宗教信仰的悲觀的、抑郁的、認命的、悲天憫人的情感因素或者超世的情感因素不同,它蘊含著自信的、樂觀奮斗的積極入世情感。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信仰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認為人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不是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歷史,而是自然界發(fā)展的產(chǎn)物,人類是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不斷推動社會和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世界不存在神意的安排,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個人的命運不由上帝決定,而由自己決定和把握,因而馬克思主義信仰主張個人不應該頹廢消極,不應該怨天尤人,而應該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以奮斗不息的人生方式與命運抗爭,建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

        (三)應有的擔當責任和使命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中的重要情感動力。馬克思曾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xiàn)存世界的聯(lián)系而產(chǎn)生的?!?〔4 〕 (P329 )這種使命和任務就是人生的責任和使命,它是客觀存在的,伴隨著每個人的出生而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馬克思主義信仰中的責任和使命不再是宗教信仰中神的旨意,不再是為了證明神的榮光,而是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當代青年只有具備應有的擔當責任和使命精神,才能深刻理解人對其自身、他人、社會的意義,才能把個人的命運和人類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把自我的解放和人類的解放有機統(tǒng)一起來,從而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四)把公平正義作為崇高追求。公平正義是馬克思主義中重要的價值追求,強烈的公平感和正義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中的重要情感動力??疾祚R克思主義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對公平和正義永恒追求的探索史,馬克思主義的產(chǎn)生就是在對西方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產(chǎn)生的種種社會不公平現(xiàn)象進行反思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平等應當不僅是表面的,不僅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jīng)濟的領域中實行。” 〔5 〕 (P28 )這種強烈的公平感和正義感是當代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情感動力,只有具備強烈的公平感和正義感的青年才能試圖去糾正和改變社會的不公正,為建立公正的社會制度而努力,才能把實現(xiàn)人類的公平正義共產(chǎn)主義社會當作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三、投身實踐是當代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根本途徑

        信仰作為人類的終極追求,不僅僅是思想,是意識,而且還是行為,信仰是思想和行為的統(tǒng)一。信仰行為是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種信仰的真正確立,都依賴于主體在實踐中的行為確認,只有把心中的信仰不斷地轉化為現(xiàn)實的信仰行為,才能真正形成信仰。當代青年要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也必須不僅在認識上信服馬克思主義,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還必須在行動上真正實踐馬克思主義。只有在反復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才能形成對馬克思主義堅定不移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行為實踐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常修課。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性和真理性基礎上,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我們信仰上的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堅定。當代青年要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在行為實踐中必須要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著的學習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相結合,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當代青年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經(jīng)常閱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如《共產(chǎn)黨宣言》、《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導言》等,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的觀點;當代青年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必須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結構中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了解我國選擇、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意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三個自信,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中介和橋梁,是終極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的統(tǒng)一;當代青年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能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立場解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當代青年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充分發(fā)揮自我教育的作用,當代青年通過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會、紅色文化社團組織充分發(fā)揮主體的積極性,自覺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當代青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將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僅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學習遠遠不能完成,當代青年應該在行為實踐中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項經(jīng)常性任務,堅持不懈。

        (二)通過自身奮斗夯實實踐基礎。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排除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排除了上帝、鬼神等神秘力量,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物質(zhì)的世界,人類自身的生命活動和所面對的外部世界都是客觀存在的,都是運動和發(fā)展的,并且這種運動和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人類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主動能動性,認識和把握客觀規(guī)律,按照客觀規(guī)律改造自身和世界。因此,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充分肯定了人的主體意識,強調(diào)了人的主體地位,指明人類自身的前途和命運既不是前定的,也不是注定的,不是異己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是由人類自身去創(chuàng)造。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在同客觀世界的關系中占有主動地位,因而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要求主體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勇于拼搏奮斗,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依靠自己創(chuàng)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其次,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視野中,對于個人來講,最重要的不是生活的享樂,不是物質(zhì)的貪欲,不是精神的解脫,而是要追求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盡管馬克思指出物質(zhì)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和前提,“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質(zhì)的糾纏” 〔6 〕 (P81 ),離開現(xiàn)實的物質(zhì)生活過程,人的精神生活將喪失基礎。但物質(zhì)生活并不是人的生活的全部,人對于物質(zhì)生活的過度追求,會導致人的精神生活的萎縮,也會造成人的主體地位的喪失,人將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除開物質(zhì)生活外,人還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人全面自由發(fā)展的內(nèi)容,也是人實現(xiàn)全面自由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如果一個人沒有精神生活,沒有精神追求,就如同沒有靈魂。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不僅僅有一定的物質(zhì)生活,更應該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因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追隨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要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通過拼搏奮斗夯實實踐基礎。

        (三)以高標準道德要求提升自身素養(yǎng)。作為深層次價值表現(xiàn)形式的信仰,不僅僅是停留在人們意識領域的精神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同時也需要通過一定的實踐方式表現(xiàn)出來。道德行為是信仰重要的實踐支撐,信仰需要在道德實踐中完成和體現(xiàn)。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道德規(guī)范原則,不同的信仰會促使人們作出不同的道德選擇,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道德行為實踐,人們也在不同的道德行為實踐中形成或鞏固著自己不同的信仰。信仰的建構不能僅僅是理論的論證和精神的存在,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道德行為實踐。信仰如果離開了道德的支撐,就將成為口頭的空話,是不會成為信仰的。不論是基督教信仰、佛教或馬克思主義信仰,內(nèi)部都包含著相應的道德要求,都要求人們按照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作出相應的道德行為。在基督教信仰中,基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觀點,要求人們以平和、真誠、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要求基督徒愛人如己。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盡管馬克思指明“共產(chǎn)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產(chǎn)主義者根本不進行任何道德說教”,但這僅僅是說明馬克思反對離開人們實際的生活條件和經(jīng)濟制度去簡單地進行道德說教,反對離開推動社會制度的進步而靠單純的道德說教去改變?nèi)藗兊牡赖聽顩r,反對任何人以道德說教者的地位進行道德說教,反對純粹的宗教信徒的宣傳教義式的道德說教,而不表明馬克思主義本身不包含道德信念和道德要求。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視野中,蘊含有豐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要求,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處理人與人、人和社會關系的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以建立新型的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首先,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是新型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新型的人與人的關系本質(zhì)上是一種平等的同志式的關系。這種平等關系不再是像基督教所說是“依賴于人都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而是人的基本權利。馬克思說:“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5 〕 (P444 )這里所指的“人”不是某一階級、某一集團的“人”,而是“一切人”,平等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因此馬克思主義信仰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時候,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同志式的關系,彼此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相互幫助。其次,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是新型的人與社會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信仰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不能脫離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人的自由發(fā)展也只有在自由發(fā)展的聯(lián)合體才能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是立足于個人主義的信仰,不是簡單地謀求個人的解脫,個人的得救,而是立足于集體主義,著眼于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主張個人在為社會奉獻的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推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解放,因而馬克思主義信仰要求人們以奉獻社會為己任,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

        (四)把改造自己與改造社會統(tǒng)一起來。馬克思主義信仰從本質(zhì)上來看是一種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本質(zhì)歸屬。這種政治信仰追求和信奉的遠大目標是實現(xiàn)人的解放,追求的社會理想是建立人類社會的理想社會——共產(chǎn)主義社會。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雖然承認現(xiàn)實世界的不完美,但它并不像宗教信仰一樣,給人提供幻想的另一個世界以幫助人們逃避現(xiàn)實的痛苦和苦難,而是鼓勵人們進行現(xiàn)實的斗爭去克服現(xiàn)實世界的剝削與壓迫,獲得人類的解放。因而和宗教信仰相比,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求的不是個人精神的慰藉,不是個人的超度,而是世界的改造,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美好未來。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中,也沒有像宗教信仰一樣的神秘信仰儀式,沒有固定的信仰活動場所和固定的信仰方式,而是要求人類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去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因而當代青年要真正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必須把改造自己和改造社會統(tǒng)一起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極參與各項政治活動,為人們擺脫剝削和壓迫,為人類的幸福自由而努力,為人類的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當代青年在參與政治活動的過程中將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在政治活動中獲得的信息將有助于自身形成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當代青年應該提高政治熱情,以各種形式參與社會政治實踐,因為“如果個人就某個政治對象獲得了一組前后連貫的信息,特別是當這些信息又涉及他們的活動時,他們就可能對該政治對象形成一套堅定不移的信念。從認識論的觀點出發(fā),他們更加確信,自己以前關于世界知識的見聞將有助于解釋未來?!?〔7 〕 (P93 )在當代,青年改造社會不應該表現(xiàn)為高喊政治口號的空頭政治,而應該體現(xiàn)為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行動,必須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推進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把改造自己與改造社會統(tǒng)一起來。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曲志紅,孫承斌.人民科學家錢學森〔N〕.人民日報,2001-09-2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美〕阿爾蒙德,小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 周 榮

        猜你喜歡
        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
        中國夢視閾下大學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山東青年(2016年12期)2017-03-02 19:26:45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怎樣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
        人民論壇(2016年34期)2017-03-01 20:04:57
        現(xiàn)代化視域下個人信仰與社會信仰的關系
        理論導刊(2017年2期)2017-02-25 18:30:22
        論網(wǎng)絡環(huán)境對當代青年的影響
        當代青年社會責任品格的培養(yǎng)研究
        淺析大學生如何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31:28
        大學生應當如何參與十三五規(guī)劃
        青年時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6:33:39
        “一帶一路”與青年社會責任
        新媒體對當代青年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9:15
        網(wǎng)絡多元時代如何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2:11:00
        精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流白浆免费视频| 日韩av中出在线免费播放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暴白浆|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av| 色综合久久中文娱乐网|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软件| 熟妇的荡欲色综合亚洲|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人妻在线|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极品| 国产三级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国产精品女同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日本午夜理伦三级好看| 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免费看av网站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色偷偷亚洲女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码专区| 美女午夜福利视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