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源遠流長的英國文學史上,誕生了諸多聲名顯赫的女性作家,她們分別從不同視角關注了女性在社會變遷中的命運沉浮,傳遞了深刻的社會關懷思想,而在當代英國文壇上,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無疑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女性作家,她被贊譽為“英國文學的老祖母”,也是英國文學史上奪取諾貝爾文學獎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女性作家。在其漫長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多麗絲·萊辛創(chuàng)作了數(shù)量眾多、體裁各異的作品,無論哪種體裁,其作品基本延續(xù)了幾百年來英國女性作家的偉大傳統(tǒng),均以獨特的視角展現(xiàn)了當代女性的生存狀況和未來出路。在其作品中,處女作《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雖然不是助推其奪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扛鼎之作,但是作為其成名作,卻是對其影響較為深遠的一部作品。《野草在歌唱》以多麗絲·萊辛多年的非洲經歷為基礎,因而充滿了濃郁的非洲風格。通過該小說,萊辛不僅向世人展示了其內心深處久而彌堅的非洲情懷,而且呈現(xiàn)了非洲原野空間下人們經歷的性別沖突、種族沖突等尖銳敏感事件,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追求自由的執(zhí)著與艱辛。本文以《野草在歌唱》為文本研讀對象,從空間理論的視角探討萊辛關于人類世界的哲學思考,尤其是她通過對性別問題與種族問題的描述展示的人性問題,進而關注性別、種族與自由的博弈。
二、空間理論
空間理論是近年來文學批評界熱衷的一個新穎理論,它從空間的視角為經典文學的重新解讀提供了途徑。1945年約賽夫·弗蘭克(Joseph Frank)發(fā)表文章《現(xiàn)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標志著空間敘事理論的正式出現(xiàn),他就文學作品中空間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提高了“空間”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并明確指出在文學作品中有語言的存在空間、故事情節(jié)的物理空間和讀者的接受空間等。除了約賽夫·弗蘭克之外,其他學者也對空間敘事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比如亨利·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福柯的《論其他空間》、加斯東·巴什拉的《空間詩學》等著作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空間敘事理論的誕生。在約賽夫·弗蘭克等開創(chuàng)者之后,許多學者推動發(fā)展了空間敘事理論,成就卓著者當首推加布里爾·佐倫,他構建了目前為止學界最為權威的空間理論模型,從縱向區(qū)分了構成空間的三個維度:地志學、時空體和文本。在其文章《走向敘事空間理論》中明確劃分了文本空間結構的三個層次:地志學層次,即作為靜態(tài)實體的空間;時空體層次,即事件或行動的空間結構;文本層次,即符號文本的空間結構。本文主要借用加布里爾·佐倫構建的空間理論模型對取材于非洲大陸的小說《野草在歌唱》中具有特征鮮明的空間進行解構分析,以探討“空間”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
三、性別空間與自由的博弈
自20世紀6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興起以來,女權主義思潮風起云涌,女性意識不斷覺醒。伴隨著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女性群體越來越不滿足她們的生存空間,主張拓展其空間以獲得更多自由。但是在這個長期以男性為主導的父權制社會里,空間已經幾乎被定格:男性居于主體領導地位,而女性則處于從屬依附地位。也就是說“空間”已經被貼上了清晰的性別代碼,成了一個社會化的物體,不再是人類縱橫馳騁的物質空間了。這個性別化的社會空間對女性和男性進行了嚴格劃分,女性的空間主要集中在以“家”為核心的區(qū)域?!凹摇边@個諸人熟悉的空間場所,具有雙重含義:既是女性接受男權制社會的場所,又是女性反抗男權制社會壓迫爭取自由的場所。
在《野草在歌唱》中,以瑪麗為代表的女性群體基本都被禁錮在“家”這個牢籠空間中,有的人在這個牢籠里自生自滅、無欲無求,而有的人從這個牢籠尋求突破口,勇敢地走出去?,旣愒谄淠暧讜r與父母生活在南非的鄉(xiāng)下,落后閉塞得幾乎和外面沒有聯(lián)系,在瑪麗家里,父親是唯一的經濟來源,母親只能局限在家里做些小事,面對丈夫的無所作為致使家里幾乎一貧如洗,卻沒有絲毫辦法,甚至連想法都沒有,即完全忠實于自己的“空間”。對于丈夫經常的酒醉晚歸與爭吵,瑪麗的母親更多的是忍氣吞聲,間或與瑪麗傾訴,把女兒當做精神的撫慰品,這也體現(xiàn)了她們母女同為女性面對“男權”的反應。在這種頗為壓抑的家庭空間里,沒有自由,雖然母親默不作聲,而年幼的瑪麗卻不一樣,意識到了家庭牢籠的束縛之后急于快速擺脫壓抑。于是當瑪麗進入寄宿制學校之后,內心無比高興,總算告別了整日酩酊大醉的父親和滿臉心酸的母親以及蓋在臺階上狹小丑陋不堪的小屋,哪怕是放假了瑪麗也不愿回去。正是出于這種對于外在“空間”的渴求,瑪麗不斷尋求機會走向家庭外面的世界。
后來瑪麗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擺脫了那個閉塞的小鎮(zhèn)和破舊小屋空間狹小的束縛,而且隨著父母的離世,瑪麗更加自由了,完全告別了家庭的牢籠,過上了曾經夢想的自由生活,也有了自己的經濟收入,可以說她的生存空間確實擴大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瑪麗有意住在一種“女子俱樂部”里,因為這是專門為低收入階層的女士設計的。在這里,瑪麗可以躲避像父親一樣的男性空間的擠壓,從而有種自由和安全的感覺。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自由和安全空間里,瑪麗很快意識到這里并不是她追求的伊甸園。公眾的輿論主要是同為女性姐妹的非議,使瑪麗決意回到男權社會的中心,通過婚姻重新構建另外一個家庭空間。就是在這樣的思想驅使下,瑪麗決定嫁給迪克這個“貌不揚、才不高”的平庸之士,但問題的關鍵是瑪麗根本就不愛他。因為“愛情”不是瑪麗此時追求的根本,其目的主要是借助迪克以及他的農場有可能實現(xiàn)她依舊難以忘懷的“安全空間”?;橐龅幕貧w意味著瑪麗放棄了先前的“經濟獨立”,重新依附到男人身上,盡管這個男人平庸無能,就像先前的父親一樣,而瑪麗坐在壓抑的房間里好像當年的母親一樣在小屋里做著縫縫補補的活計。波伏娃曾經這樣說:“女性并不是生就的,而寧可說是逐漸形成的?!爆旣惸壳暗纳钴壽E正好驗證了這一觀點。
女性的空間問題或自由問題不是一個外在的物質問題,而是一個深層次的意識問題,就是有了外在空間,而沒有這種主體意識,自由的空間依舊是空談。在瑪麗的丈夫迪克生病之后,瑪麗有了站出來嶄露頭角的機會,瑪麗確實做得不錯,把農場工作搞得紅紅火火,其能力遠在丈夫之上,在瑪麗內心也有了宏偉的計劃。但是,迪克歸來之后,瑪麗迅速地退出了,重新讓出自己靠能力開拓的空間,回到屬于女性的“家庭空間”。從中可以看出,瑪麗作為女性的能力毋庸置疑,關鍵是其內心主體意識完全降服于男權制社會了。因此,對瑪麗來說,在性別與自由的空間博弈之中,性別完全處于下風。
四、種族空間與自由的博弈
種族問題也是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在20世紀的種族解放運動中,平等意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在人類骨子里還流淌著一些殘存的污流?!兑安菰诟璩愤@個標題源于T.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具有強烈的隱喻色彩,非洲的原野就是一個值得回味的空間意象。萊辛一直在通過其作品問自己:為什么許多白人農場主那么熱愛非洲的曠野土地,卻那么仇恨這塊土地上的原住居民?這個簡單而卻令人深思的問題確實令人難以回答。在非洲大地上,盡管黑人數(shù)量遠遠大于白人殖民者數(shù)量,但他們所占的空間卻有天壤之別??臻g不僅有大小之別,還有類別之分,白人有白人的空間,黑人有著自己狹小但另類的空間,這也折射出人類之間自由的問題。非洲大片的草原農場基本上屬于白人殖民者,而間隙里的黑暗小棚子和無利可圖的荒山禿嶺可以算作黑人的自由空間。在《野草在歌唱》中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本身屬于女性空間的廚房在非洲的白人殖民者家中也成了黑人男性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這本身就是對黑人男性空間的剝奪和排擠。但是在同為地位不高的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之間,白人女性還是處于上風的。盡管在同類之中,迪克和瑪麗夫婦為周圍的白人群體所輕視,但是瑪麗卻在家庭的廚房空間了趕走了一個又一個黑人男性。這就意味著,作為男性,對于廚房里那些簡單的女性活計卻做不好,只因為你的膚色差異。由此可見,在當時的非洲社會,黑人的生存空間何其渺小,還有什么自由可言。因此,在種族與自由的空間博弈中,種族是毫無疑問處于下風的。
五、結語
多麗絲·萊辛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其視野確實相當開闊,這從其開山之作《野草在歌唱》中可以得到完美的體現(xiàn)。作品從非洲大地著眼,卻能讓我們聯(lián)想到整個人類社會現(xiàn)象。其文筆的犀利也令我們嘆為觀止,小說的描述對象雖然是幾十年前的非洲社會,但我們卻清晰地感知到這一切就發(fā)生在當下社會一樣,令世人為之欷歔不已。同時我們也可以體會其思想之深邃,通過作品的研讀,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性別問題、種族問題、空間問題和自由問題,看到的更是觸目驚心的人性倫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奧]約瑟夫·弗蘭克.現(xiàn)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M].秦林芳,編譯.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2] 劉向輝.地支空間視角下《接骨師之女》中女性意識的顛覆與回歸[J].長城,2014(02).
[3] 王麗娜.《野草在歌唱》中的空間觀[J].瓊州學院學報,2009(09).
[4] 李婷婷.空間理論譜寫的一曲悲歌——論《野草在歌唱》的空間意義[J].安徽文學,2010(08).
[5] 李丹玲.性別與空間——《野草在歌唱》的女性主義地理學解讀[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6] 趙晶輝.殖民話語的隱性書寫——多麗絲·萊辛作品中的“空間”釋讀[J].當代外國文學,2009(03).
[7] 劉苗.從空間理論解讀梅爾維爾的《比利·巴德》[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02).
[作者簡介]
宋昊陽(1979—),女,河南許昌人,碩士,許昌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法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