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松
一條專門整修的百米直道,教學樓梯墻壁上的扶手,講臺邊平放的六塊磚頭和黑板下的扶手……從寢室到教室,張朝全要借助這套量身定做的裝置。
2013年春天,花費半個小時后,張朝全成功挪到了講臺。
突然,他雙腿一軟,跌倒在地,孩子們趕快扶起他。
他拍拍灰塵,戴上一個孩子遞過來的眼鏡,說:“還好,眼鏡沒摔壞?!?/p>
孩子們聽了直抹眼淚。
這樣的跌到,對他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身患肌肉萎縮癥的張朝全,雙腿只有常人的胳膊粗。
然而,倔強的他,用奉獻詮釋著最美的站立。
“行不了萬里路,但我可以讀萬卷書”
回想起26年前的那場病災,張朝全仍心有余悸。
1988年,張朝全20歲,剛從萬縣中等專業(yè)師范學校(現(xiàn)為重慶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畢業(yè),來到萬州區(qū)一所鄉(xiāng)村小學——泉水小學。
這時,一紙診斷書將他打入深淵——雙大腿肌肉萎縮。
跑大醫(yī)院、找偏方,能試的都試了,但仍擋不住粗壯的雙大腿漸漸萎縮。
當時,聽說吃生豬瘦肉可以緩解病情,他一吃就是半年。
然而,終究是逃不過命運。
“1.73米的個頭體重下降到不足80斤,走起路來十分費勁。”校領導說。
“行不了萬里路,但我可以讀萬卷書?!本髲姷膹埑⑽醋员┳詶墶?/p>
張朝全向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開始積蓄力量——
一有空他就手不釋卷,十幾年來,讀了幾千本書,從書中尋找到心靈的慰藉。
多少次跪著爬上公交車去參加自考,用三年時間考完了漢語言文學專科段全部課程。
多年來,他撰寫了200多篇教學科研論文,有3篇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30多篇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發(fā)表。
幾次嚴重跌倒后,養(yǎng)傷期間他也不放過時間,借來筆記本電腦,撰寫并出版了《像保爾一樣學做教師》,并與網(wǎng)友合著了《校長原規(guī)則》和《學生學習的八大定律》。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他最鐘愛的學生。
“離開了學生,我的生命就沒有寄托”
每次治療后,張朝全總是重回講臺。
“學校不想讓他再上講臺了,可他硬是不干,要堅持上主課!”校領導說。
同事們紛紛好言相勸,“命要緊,別拼了”。
“離開了學生,我的生命就沒有寄托?!睆埑軋远ā?/p>
艱難地站在講臺上,他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
2011年9月初,送走畢業(yè)班,張朝全接手了二年級三班的語文教學。
為激發(fā)孩子們的作文興趣,他辦起了作文周報,以積分法嘗試激勵教學。
“在作文周報刊用一篇記5分、兩篇記10分……到期末,積分排名前列的,給予獎勵?!睆埑吉剟罘桨浮?/p>
方案一出,孩子們躍躍欲試。
以前提起作文,何凌治心里直打鼓,不愿提筆。
張朝全耐心地輔導他,一字一句地修改、推敲。
半年后,何凌治的作文《考試復制機》《蟑螂的感謝信》先后在《少年先鋒報》《意林優(yōu)秀作文》發(fā)表。
“我娃兒以前寫作文像擠牙膏,張老師教他們不到一年,文思泉涌。”何凌治的媽媽朱吉芬感激地說。
期末,何凌治的積分全班第一。
張朝全掏出工資,買了一本作文書獎勵他。
一本書看起來事小,卻在何凌治幼小的心靈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回家一股腦兒讀完了那本書,還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床頭柜里。”朱吉芬說。
三年來,班上學生在各類報刊上發(fā)表作文總計達到80篇。
“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張老師的關心,幫我度過了那個難熬的冬天!”
提起張朝全,2011年小學畢業(yè)的楊濤至今仍感激萬分。
那年冬天,楊濤的母親病故,父親務工在外,失去聯(lián)系。
楊濤和他78歲的爺爺相依為命,生活捉襟見肘。
知道楊濤的困境后,張朝全帶頭資助他學習,并為他買了一套冬衣。
“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是自己最大的快樂?!睆埑谌沼浝飳懙健?/p>
在張朝全家里,除了他自己用的藥外,有一個藥箱專門為學生而備。
有學生感冒、拉肚子、中暑,他立即讓妻子從家里拿藥來。
留守兒童也是張朝全十分關心的群體。
陳杰的父母在外務工,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各科成績從沒超過20分,張朝全每天中午給他補課,如今,陳杰的語文考試成績超過了及格線。
周齊發(fā)經(jīng)常和同學打架扯皮,父母忙于賺錢,張朝全一次次勸導,一次次和家長溝通,慢慢地,周齊發(fā)變得愛學習,也愛助人了。
…………
為彌補孩子們流失的親情,張朝全還辦起了留守兒童網(wǎng)站,向外出務工的家長傳遞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信息,他還在自己的工作室安裝了視頻裝置,方便留守兒童與家長“見面”。
“他讓每一個孩子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蓖伦T朝陽由衷地豎起大拇指。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p>
“活著就是幸福,活著能做更多有益于他人的事是更大的幸?!保@是張朝全的QQ簽名。
無論誰,只要向張朝全求助,他從不拒絕。
“張朝全不僅把滿腔的愛灑向幼小的孩子,還經(jīng)常幫助其他人?!蓖伦T仕勇說。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張朝全感慨道。
幾年前,學校調(diào)整了教師周德華的教學科目,從教語文轉(zhuǎn)向教科學。
“教科學,學生們都不看重了?!敝艿氯A一時想不通,工作有些懈怠。
“行行出狀元,只要你用心,教科學一樣會贏得孩子們的敬重?!睆埑_解道。
“那段時間,他不厭其煩地開導我,最后,我終于開了竅。”周德華說。
作為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朝全還帶領全校搞教學科研。
聽說體育教師郎守宏不愛讀書,不愿研究體育教學,張朝全把他吸收到學術委員會,每月給他送一本書,列出課題任務,規(guī)定課題時間,反復幫他修改論文。
“嚴師出高徒,我的科研能力提升很快,每學期都有論文發(fā)表?!崩墒睾楹苡谐删透小?/p>
學校老師在各級公開刊物發(fā)表的100多篇論文,篇篇凝聚著張朝全修改的汗水。
在奉獻的同時,張朝全也收獲著愛的回報。
為方便張朝全治病,2003年,萬州區(qū)政府將他從離城區(qū)30多公里的鄉(xiāng)村小學調(diào)到城區(qū)的百安移民小學。
曾經(jīng)得到張朝全關愛的一名學生,在廣東一家制藥廠擔任經(jīng)理,十幾年不間斷地寄來藥品。
同事陳中敬重他的人品,背著他上下樓已有六年之久。
上海一家企業(yè)老總自愿資助張朝全女兒三年的學費,直到高中畢業(yè)。
…………
“我要站在講臺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北粣坌臏嘏膹埑?,更加堅定了奮斗不止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