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彬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與網(wǎng)絡技術等信息技術使用越來越廣泛,正逐漸地改變著人們工作、學習與生活的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使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初中教師應該從創(chuàng)新能力、自主意識、因材施教等多方面來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對自身個人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 新課改 信息技術教學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8-0127-01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信息技術也成為初中一門必修的課程,要求初中信息課程應該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作為最根本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高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與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更加適合的教學方法。
1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的課時數(shù)量不應該少于50學時,而初中階段不應該少于68學時,在高中階段一般都在70~140學時之間。其中,組織學生上機的時間應該不低于總學時的70%,但是通過抽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校還是采用的應試教育,基本上不注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對學生成績的考核也并沒有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當中。但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中學開始注重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
可是到目前為止,在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與成熟的教學體系,也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教學方法。因此,中小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并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作為參考;同時,各個地區(qū)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的不同,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上也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
2創(chuàng)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
2.1采用多元化與靈活化的評價方式
在新課標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評價方式也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的是對學生的選拔與甄別,但是隨著教學目的與教學要求的不斷改變,教師就應該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能力作為主要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2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當中,要想真正地落實新課程標準,教師就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與個性差異,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或者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
首先,在進行分層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模擬測試等方式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有大體了解,這樣才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層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把學生分成A、B兩層。雖然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會存在一些問題,也會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但是能夠解決因為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而造成教學困難的問題,并且非常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其次,在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水平把學生分為A、B兩層,一般A層的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少,就可以把A層的學生平均地分散到B層的學生當中,平均分成5~6人一組。這種分組模式從表面上看雖然有著一些差異,但是由于學生之間的優(yōu)劣互補,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能夠使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共同提高。這種分層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3轉變與優(yōu)化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方法
雖然中學的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都有很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基本功,但是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教學的方法老套、刻板、教條,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教師自身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并且對這門學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能夠把抽象的問題與概念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與掌握課本上的內(nèi)容。初中學生大多計算機功底較淺,尤其是對一些抽象的問題更是理解不了,教師如果只是按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教授,就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從而產(chǎn)生抗拒學習的情緒。但是教師如果能夠采用現(xiàn)實直觀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能夠改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使學生逐漸開始喜歡上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就拿講解一些概念來說,在講解這個概念時,只需要使學生明白這個概念大概的定義,通過講解課本上以及課外拓展的內(nèi)容,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明白這一概念形象直觀的定義。
3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會受到地區(qū)經(jīng)濟水平與學生個體差異的影響,但是通過教師不斷的講解與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通過分層教學與因材施教,能夠提高學生整體的信息技術水平。教師還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這樣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
(山東省濟寧市第十五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參考文獻:
[1]秦磊.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6):186.
[2]王亮.淺析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5):108.
[3]周華.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及出路[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3):50-82.
[4]張美紅.淺談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教學[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8,(0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