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大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fā)展,計算機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生產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計算機公共課中實行分層教學,按照學生基礎和能力的不同,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再結合網絡資源,能夠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文章分析了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其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其應用問題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公共課 分層次教學模式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8-0015-02
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多元化分層教學模式的改革,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的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再結合教學內容的重新整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為今后的繼續(xù)學習和就業(yè)打下良好的基礎。
1 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意義
計算機公共課采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一方面,分層教學模式通過其分層次的成績模式,將所有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分類,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形式化的教學問題,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使用和教學目標的設計全部重新制定,教師能夠在課前預習輔導、課中內容講解和課后作業(yè)布置等環(huán)節(jié)更具針對性。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可適當加快教學速度,相應提高教學難度和廣度,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原則。通過從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能夠幫助所有的學生獲得成功后的喜悅與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計算機公共課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心理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也能夠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全面提高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質量。此外,通過分層次教學,靈活地使用不同層次的教學策略,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
2 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次教學模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理論課堂講授過于形式化
計算機公共課是核心公共基礎課程,面向所有專業(yè)。但專業(yè)不同,對計算機知識的需求也就不同。目前,計算機公共課的教材并沒有體現出專業(yè)特色。例如,文秘專業(yè)的學生在文字錄入的速度上的要求,主要是為以后的速記奠定基礎,而非文秘專業(yè)對學生的文字錄入水平并沒有制定特別的要求。學時安排也過于形式化,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兩種結果,一方面,基礎差的學生,不能夠及時的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基礎好的學生在面對重復的教學內容時,往往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兩方面的結果都會對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升造成很大的影響。
2.2 理論課堂與實踐課脫節(jié)
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日新月異的技術,其更新速度很快。但是傳統(tǒng)的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內容缺乏相應實時性,并且計算機公共課教學通常只重視理論教學,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嚴重。此外,計算機公共課理論課堂教學與實踐課教學的比例設置也存在問題,通常實踐課教學只有理論課堂教學的一半,這樣就會導致在有限的課時內,實踐較少,理論過多。然而學生由于基礎不同,再加上理論教學中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勢必會降低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即使掌握了相應的理論知識,沒有實踐操作,達不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2.3 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環(huán)境差
目前,我國各地區(qū)的發(fā)展不均衡,學生在接受計算機教育的程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相關問卷調查顯示,13%左右的學生接觸過正軌的計算機課程教育,70%左右的學生僅僅只是簡單地接觸過計算機,僅僅只有17%左右的學生具有較高水平的計算機水平。傳統(tǒng)的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中,沒有解決課程教材的編制問題,一方面會引起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學習的進程,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基礎好的學生會認為沒有新的知識,這是在浪費時間,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對良好學習氛圍的建立具有不利的影響,這是所有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
2.4 以考代教現象嚴重
許多學校實行“以證代考”的制度,將國家或省級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標高,致使很多教師再課堂授課時只注重考點的講解和練習,對其他內容的講解相對較少,以考代教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利于學生全面提升計算機水平。
3 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次教學模式中應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合理的安排學生分層
以往分層后部分學生會產生消極怠學現象,而不打亂原班級學生的隱性分層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任課教師和學生本人掌握分層的具體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根據分層次教學的內容進行考核。
3.2 精心部署教學安排
在計算機公共課中實施分層教學,不是意味著將高職稱與骨干的教師應用在少數的學生身上,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再經過周密的教學安排,將優(yōu)秀主講教師與骨干教師有計劃地分布在不同層次的教學范圍,并采用不同班級,同一時間上計算機公共課的方法,這樣能夠擺脫傳統(tǒng)的先講理論后操作的教學模式,改為先講操作后講理論,理論為操作服務的模式。
3.3 教學內容的分層
通過教學方式的分層,合理地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因為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充分把握,合理的作出對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的分層,能夠強化學生的基礎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增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對基礎好的學生采用“主動走、促能力、快變化”的方針,在完成基礎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拓寬教學知識,增進教學進度,這樣不但能夠提前的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充分考慮各層次學生的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本出發(fā)點,增強學生的基本技能,最終實現共同提高的目標。endprint
3.4 教學方式的分層
分層提問和分層練習是教學方式分層的兩個主要形式。提問是師生之間交流最傳統(tǒng)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師能夠通過提問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在提問時,可以采用“簡單問題由后進生回答,較難問題師生共同討論”的方針,這樣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最有效途徑。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時,要充分體現各層次學生的能力,基礎好的學生要有示范和幫助的作用,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此外,教學方式還應該采用網絡、談話、討論、課后自主學習等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形式,并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形式同學生交流,不斷完善教學模式。
3.5 合理利用網絡平臺
通過計算機公共課測試的方法,了解所有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再根據學生基礎水平之間的差異,將其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充分的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建設計算機基礎網絡課程網站,將在線答疑、習題與答案、電子教案以及教學錄像等教學資源公布在校園網平臺上。將網絡教學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可以通過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借助網絡上的內容自主學習,查漏補缺,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果。
3.6 協(xié)調等級考試與教學間的關系
國家或省級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以證代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但是這也導致了比較嚴重的以考代教問題。因此,如何協(xié)調處理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和不同層次的計算機等級考試之間的關系,是擺在計算機公共課面前的一個難題。一方面,通過正確合理的教學指導思想,有計劃地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另一方面進行計算機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革。不僅僅只采用一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通過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應用,讓學生真正熟練的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操作。
4 結語
計算機公共課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實用型人才,但是許多學校的計算機公共課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致使其與實際脫軌,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通過對計算機公共課中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改革,解決計算機公共課在教學時存在的問題,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學到計算機實用技能,培養(yǎng)計算思維,為以后的就業(yè)打下良好的基礎。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山東 臨沂 276000)
參考文獻:
[1]喬利民.實施分層次教學促進高職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J].2013,(23):162-163.
[2]岳宗輝.高職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20):87-93.
[3]廖順雁.高職計算機公共課分類分層次教學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4):184.
[4]李維平.高職學校計算機公共課分層教學方法探討[J].科教文匯,2009,(17):91-121.
[5]王磊.高職高專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問題與對策探討[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1,(14):132-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