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茂軍
且行且思 思考
赤壁之戰(zhàn)中,在商討如何進擊曹軍時,魯肅、周瑜、諸葛亮同時伸出手來,手心竟然都寫著“火”字,三人哈哈大笑,后來才有了“火燒赤壁”。在湖北省農(nóng)村小學科學骨干教師培訓中,我也領(lǐng)略了李德強、高光椿兩位教師教學智慧上的“英雄所見略同”。
片段一:李德強老師教學《研究磁鐵》
五個小組的學生對實驗過程做出了總結(jié)。
一組學生:磁石隔著木板、塑料能吸鐵。
二組學生:磁石隔著木板、塑料能吸鐵。
……
五組學生:我們小組和別的小組不一樣,實驗結(jié)果是磁石隔著塑料能吸鐵,但是隔著木板不能吸鐵。
師:是嗎,隔著木塊磁石究竟能不能吸鐵?你們能演示給同學們看看嗎?
五組學生演示(磁石隔著木塊不能吸鐵)。
師:五組的磁石隔著木塊真不能吸鐵,其他小組的能嗎?
生:能。五組的木塊太厚了,我們小組的木塊薄些。
師:哦,原來是木塊太厚,拉開了磁石與鐵的距離,說明磁石的磁力是有限度的,距離太遠就吸不住了。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有的教師可能認為是李老師粗心,發(fā)給學生的器材不合要求。其實,這是李老師有意設(shè)置的小插曲,通過失敗、對比、大家?guī)椭以?,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強化了學習記憶,并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磁力是有限度的。
片斷二:高光椿老師教學《四季更替》
學生分組模擬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實驗。地球圍繞太陽轉(zhuǎn)一周,需要一年的時間。當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的時候,我們北半球處于春天、南半球則處于秋天;地球不斷地圍繞太陽轉(zhuǎn),當太陽光直射我們北半球時,我們北半球處于炎熱的夏天、南半球如澳大利亞就處于寒冷的冬天;地球繼續(xù)圍繞太陽轉(zhuǎn),當太陽光又直射地球赤道的時候,我們北半球就處于秋天、南半球則處于春天;等到太陽光直射地球南半球時,我們北半球處于寒冷的冬天、南半球則處于夏天……
一個個小組的實驗陸續(xù)成功了,但是第三小組的同學特別著急,不論地球公轉(zhuǎn)到哪兒,太陽光始終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沒有四季變化。
這時候,高老師讓全班學生停下來,仔細觀察這個小組的實驗,分析:為什么你們的實驗成功了,得出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而產(chǎn)生四季變化。同樣的實驗,他們小組卻沒有四季變化?他們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快,學生發(fā)現(xiàn),那個小組的地球儀軸心是豎直的,其他小組的地球儀軸心都是傾斜的。這時候,高老師及時跟進提問:“對于地球軸心的方向,你們了解嗎?”許多學生舉起了手,一名學生回答:“地球的軸心是傾斜的,而且始終都是朝著同一方向傾斜的。如果不傾斜,就像三小組同學的實驗一樣,不可能有四季變化的現(xiàn)象了?!?/p>
有的老師可能認為:“高老師怎么把一個壞的地球儀給學生呢?課前也不檢查檢查?!?/p>
其實,這是高老師特意將一個好的地球儀做了手腳,讓它的軸心豎直起來,以制造課堂困境,讓全班同學在幫助解決困境的過程中,加深對關(guān)鍵知識(地球軸心傾斜)的理解。
這兩節(jié)課的共同點就是設(shè)置陷阱,給學生制造學習障礙。因此我把它取名“陷阱教學法”?!跋葳褰虒W法”有何效果,如何設(shè)定呢?
1. 針對關(guān)鍵知識點、容易忽略的知識點設(shè)陷阱,一堂課的陷阱不能大、不能多,否則學生陷進去就走不出來了。
2. 對少部分學生設(shè)陷,不能針對全班或多數(shù)學生設(shè)陷,這樣有利于正常的教學進度,被陷學生也能在從眾心理的影響和大家的幫助下,迅速掌握正確的知識或方法。
“陷阱教學法”的作用在于給少數(shù)學生制造陷阱,全班學生在失敗與成功的對比和排除學習障礙的過程之中,突出關(guān)鍵知識點或容易被忽略的知識點,達到深刻理解、強化記憶甚至終身難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