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云,裴桂英
(1.駐馬店市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政府,河南 駐馬店 463000;2.河南黃泛區(qū)地神種業(yè)農科所,河南 周口 466632)
高芝麻素芝麻品種的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
王鳳云1,裴桂英2
(1.駐馬店市開發(fā)區(qū)關王廟鄉(xiāng)政府,河南 駐馬店 463000;2.河南黃泛區(qū)地神種業(yè)農科所,河南 周口 466632)
通過對種植鄭芝98N09、晉芝1號、晉芝2號、豐城白芝麻、密莢霸王鞭、冀157、皖芝1號、豫芝4號等8個高芝麻素芝麻品種的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結果表明,鄭芝98N09、皖芝1號、豫芝4號抗病性、抗倒性、豐產性等綜合性狀較好,產量水平較高,分別為136.1 kg/667 m2,123.7 kg/667 m2和122.8 kg/667 m2,適宜在黃淮區(qū)域種植;產量最低的是密莢霸王鞭,僅59.8 kg/667 m2,其次是豐城白芝麻,產量為78.5 kg/667 m2,田間抗性較差且不整齊,不適宜在該區(qū)種植,而晉芝1號、晉芝2號和冀157則表現(xiàn)一般。
高芝麻素;芝麻;生態(tài)適應性
芝麻素(sesamin),異名脂麻素、芝麻脂素、芝麻明、增效敏。芝麻籽含約0.3%~0.5%芝麻素,其藥理作用有抗氧化、抗衰老、調節(jié)血脂、保護肝臟、降低血壓、抗癌、調節(jié)免疫力、使頭發(fā)黑亮等,并對仙臺病毒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yǎng)保健,對食品的要求層次也就越來越高。本文旨在探討收集的高芝麻素品種在河南省黃淮地區(qū)的生態(tài)適應性,為大面積推廣、生產優(yōu)質芝麻提供參考,從而滿足社會需求。
參試品種共8個:①鄭芝98N09;②晉芝1號;③晉芝2號;④豐城白芝麻;⑤密莢霸王鞭;⑥冀157;⑦皖芝1號;⑧豫芝4號。以上品種均由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提供。
試驗設在河南省黃泛區(qū)農場地神種業(yè)農科所試驗地,小區(qū)排列為隨機區(qū)組,設3次重復,小區(qū)長4 m,寬3.2 m,8行區(qū),小區(qū)面積12.8 m2,四周設保護行2 m,種植密度1.0萬~1.2萬株/667 m2,成熟后收獲進行全區(qū)計產。
3.1 播種情況
6月4日播種,6月13日齊苗,等行距40 cm,株距15~18 cm,密度10 000株/667 m2。
3.2 試驗地周邊環(huán)境狀況
東:試驗地圍墻;西:棉花試驗地;南:倉庫;北:玉米試驗地。
3.3 防病治蟲及肥水管理
6月10日,撒麥麩防治地老虎,6月21日噴施功夫噴霧防治地老虎。
6月14日第一次疏苗,6月21日第二次疏苗,7月 5日定苗。
6月14日人工鋤地一次,7月9日施肥 (云天化復合肥N—P2O5—K2O32—5—8),15 kg/667 m2。
6月24日澆水,7月10日澆水,芝麻生長健壯,長勢均勻。
3.4 氣象因子對芝麻的影響
前期:芝麻播種后,基本無有效降水,前期降水少,蹲苗效果好。5月25日降特大暴雨且伴有大風,但排灌設施好,沒有發(fā)生漬害。
中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天氣干旱,分別于6月24日、7月10日澆水,保證了芝麻生長健壯,長勢均勻。
后期:雨水相對偏少,晴天較多,促進了芝麻的結蒴及灌漿,8月9日大雨伴大風,大部分芝麻品種都有不同程度倒伏倒折。
總之,2013年度的天氣狀況對芝麻是有利的,屬增產年份。
4.1 生育性狀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各個品種在該區(qū)的出苗期沒有差別,密莢霸王鞭開花早、成熟早,其他品種成熟期均在9月5日左右。從生育期來看,密莢霸王鞭為77 d,表現(xiàn)為特早熟。
4.2 產量統(tǒng)計
從表2來看,產量水平位居前三位的,第一位為鄭芝98N09,產量達136.1 kg/667 m2;第二位為皖芝1號,產量 123.7 kg/667 m2;第三位為豫芝 4號,產量為122.8 kg/667 m2;產量最低的是密莢霸王鞭,僅有59.8 kg/667 m2,其次是豐城白芝麻,產量為78.5 kg/667 m2。4.3 農藝經濟性狀調查
從表3可以看出:單株蒴數(shù)除處理④和⑤外,其他品種都達100個以上,單株蒴粒數(shù)及千粒重以處理⑧最多,分別為86.6粒和2.8 g,其次為處理①,分別為85.4粒和2.7 g。
表1 不同高芝麻素品種的生育性狀調查表
表2 不同高芝麻素品種的產量統(tǒng)計表
表3 不同高芝麻素品種的農藝經濟性狀表
表4 不同高芝麻素品種的不同部位干重差異表
綜上所述,結合田間觀察來看密莢霸王鞭,生育期太短、開花早、株高低,并且表現(xiàn)為分枝型、抗旱性、耐漬性稍差,豐城白芝麻雖然抗倒性、抗病性好,葉色淺綠,但是單株蒴數(shù)太少,僅有69.2個,產量水平又偏低,所以密莢霸王鞭和豐城白芝麻均不適宜在該區(qū)種植。
表5 不同高芝麻素品種的抗性調查表
4.4 不同部位干重差異調查
因芝麻成熟后期葉片大部分已脫落,所以葉片干重無法稱量。從10株芝麻的粒重上來看,以處理①最多,為0.32 kg,其次是處理⑦,為0.238 kg,而處理②、③、④的10株粒重均低于0.2 kg。詳見表4。
4.5 抗性調查
從田間觀察并結合表5來看,處理④抗病性、抗倒性最好,葉片較細偏薄,葉色偏淡綠,處理③、⑤、⑥抗病性、抗倒性較差,后兩者還呈多分枝型,田間表現(xiàn)極不整齊。
鄭芝98N09、皖芝1號、豫芝4號抗病性、抗倒性、豐產性等綜合性狀較好,適合在黃淮區(qū)域種植,密莢霸王鞭和豐城白芝麻產量水平太低,不適合在該區(qū)種植,而晉芝1號、晉芝2號和冀157則表現(xiàn)一般。
1005-2690(2014)06-0038-03
S565.3
B
201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