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雷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修改,對于習作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特級教師管建剛也認為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關(guān)鍵是喚醒學生的“我要寫”,第二關(guān)鍵是喚醒學生的“我要改”。而學生對于作文修改往往是敷衍了事,這實際上是他們對如何修改作文沒有較好的把握。本文就從修改的內(nèi)容、方法、習慣、內(nèi)驅(qū)力等方面提出一些策略,希望能對促進學生修改文章有一點幫助。
白居易寫詩后讀給鄰居老婆婆聽,老婆婆先是沒聽懂,白居易回去進行了反復地修改,直到老婆婆聽懂了他才滿意。大詩人尚且如此,可見修改文章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要讓學生在修改中學會修改,在學會修改的同時,提高作文的斟酌、錘煉、精打細磨的功夫。
一、讓修改成為一種技能
1.明確修改的內(nèi)容
文章要講究外在美:文面書寫的修改。第一,文面書寫的基本要求是字體端正,筆畫清晰,修改明確,卷面整潔。不能字跡潦草,涂改混亂,一片模糊。字體是否端正,文面是否整潔,也是一個人語文素質(zhì)高低的反映之一。一個具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的人,一定要掌握好祖國的文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給人一個良好的印象。第二,文面書寫還要講究行款格式。對行款格式,要做到字體大小適中,筆畫粗細合宜,字序行序恰到好處。橫條紙張和方格紙張要求不一,這在書寫時要注意。另外,標點不僅起到斷句的作用,還有非常重要的語氣作用,直接影響文章的思想表達。所以,對標點,要做到用法符合規(guī)定,形式書寫標準,格式使用恰當。
文章更要講究內(nèi)在美:立意、結(jié)構(gòu)、語言的修改。具體步驟如下:一看文章內(nèi)容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把不切題的,與中心無關(guān)的內(nèi)容、語句刪去,與中心有關(guān)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體的要改寫清楚,遺漏的地方要補上。二看文章結(jié)構(gòu)是否清楚。就是要看段落層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過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應等。如有不當、不足的地方應加以調(diào)整,重復的段落應刪去。三看文章的語句是否流暢、生動,用詞是否確切。文章語言要得體、簡潔、生動,不通的要加以修正。
2.學會修改的方法
讀改。怎樣進行讀改呢?“讀”大體有三種形式:一是“默讀”,體味自己作文的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的“滋味”,有沒有不對味的地方,盡量根據(jù)自己的語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進行刪、增、改。二是“朗讀”,像讀別人的文章那樣去讀。通過朗讀,我們會感覺到自己作文語言“上口不對下口”。一般來說,讀起來不上口、“別扭”,那一定有毛病。三是“對讀”。把作文寫好后,念給家長、同學聽或者請同學看,請他們幫著找找毛病。他們會提出意思沒有表達清楚或者是敘述的不夠具體的地方來,有利于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不了的缺點。
批改。課標提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因此,自改和互改至關(guān)重要。一是教師批,學生改。教師批是指教師在認真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需要修改之處做上各種符號或加以眉批,發(fā)現(xiàn)妙詞佳句加以鼓勵。學生改是指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所加的眉批,根據(jù)教師做的批注認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學中按此方法,批、改分離,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互批互改。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組,選擇一個學生的作文互相討論,共同修改。學生積極評議,同學之間互相影響,促進了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三是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學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學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種批改方法,它溝通直接,突出反饋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辨析習作中的正誤,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據(jù)。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過親切的交談,了解作文內(nèi)容的真實性,對于寫作文相對困難的學生,一邊啟發(fā),一邊引導學生自己修改,為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通過讀改和批改,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一種有效方式,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讓修改成為一種習慣
修改,對于習作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作文要多改,反復修改,這是每個語文老師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現(xiàn)實的狀況是,老師要學生去修改,學生更多的是敷衍,不是用心地修改。教會學生修改符號很容易,但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修改文章,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天天改,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意識。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寫好一篇文章后,不可能認認真真地坐下來進行反復地修改。因為習作本身,更多的不是他們內(nèi)心的渴望,而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至于習作完成得怎么樣,大部分學生并不肯去關(guān)注。要促進他們養(yǎng)成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就需要教師采用很多的辦法,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每天都要修改自己的習作。
相互改,人人爭做“啄木鳥”。習作的種類有很多,像我所教的班級,習作就有每天50字的閱讀心得,每天50字的細節(jié)描寫,每天各小組的流動日記,還有每周的周練,每周在鳳凰語文論壇上傳的作文,以及在班墻發(fā)表的優(yōu)秀習作等。一些習作練習、閱讀心得、細節(jié)描寫等一般都是先自改,然后再同桌相互修改,周練一般都是自己修改,再讓同桌修改,再讓組長修改,再讓老師批改。而班墻發(fā)表的優(yōu)秀習作那就需要自己修改、同學修改再到老師批改,然后再自己修改,老師再批改這樣的過程。
這樣天天如此,學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改一改,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練以后,修改作文就成了一種習慣。
三、讓修改成為一種需要
僅僅是讓修改成為一種習慣,這還不夠。學生僅僅是在機械地修改,用心程度僅僅停留在幫別的同學找錯誤上,文字兼美的文章往往是別的同學改出來的,而不是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學生沒有改的主動性、積極性,就不會形成一種追求完美的寫作品質(zhì),就更不會有一種超越自我的寫作向往,也不會有一種要將自己的作文打磨成精品的意識。endprint
在實際的習作訓練中,修改不只是寫作后的事情,其實它應該貫穿于習作的全過程。寫前修改:同學們在動筆寫作之前,要圍繞題目要求,考慮寫什么,怎么寫,文章結(jié)構(gòu)怎么安排等,也就是打腹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應該注意不斷修正自己的構(gòu)思和寫作方案。最好能夠邊思考邊列提綱、修改提綱,使思路更加明晰。寫中修改:這是在習作過程中的邊寫邊改,在寫的過程中發(fā)覺寫的內(nèi)容有什么毛病,或是意識到原來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時加以修改。寫后修改:習作初稿寫出來后,同學們要細心閱讀,看看有沒有用錯的標點,有沒有寫錯別字,有沒有使用不當?shù)脑~語,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內(nèi)容是否具體,有條理,還可以動筆全方位地加以修改。全國小學語文學會會長崔巒先生曾說:認真修改文章是一種好的習慣,更是做事的人生態(tài)度。海爾電器有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的習作同樣需要精心雕琢,才能成為精品。
同學互評促進學生自我修改。因為我經(jīng)常會要求同學之間相互批改,并且會把作文當中發(fā)現(xiàn)的的問題記錄在“啄木鳥”習作批改記錄本上,所以學生們?yōu)榱藴p少自己文章中的缺點,在“啄木鳥”上的記錄少一些,往往會在寫好文章后進行仔細地修改。
老師的評讀也是修改的動因。每天,我都會隨機抽取一些同學的作品來讀一讀,在讀的時候,要能夠準確地還原作品的真實情況,標點符號、錯別字要尤為關(guān)注,不管對錯,一律讀出來。這樣下來,學生就會明白,每天都有可能會讀到自己的習作,如果不進行自我修改,如果被老師讀出錯誤,那樣將會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丟臉,同時,學生也更希望在老師的朗讀評價中得到表揚。所以,修改對于學生來說,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發(fā)表之前的修改更有效。我們班級每周還會有一篇上傳發(fā)帖的作業(yè)。每位同學都要把這周的讀書心得或者是最得意的習作發(fā)表到鳳凰語文論壇的班級專帖上,和班級的同學、家長以及全國的學生、老師交流。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所以學生在發(fā)帖之前會進行認真仔細地修改。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網(wǎng)絡作文評講展示時,也會讓學生較深刻地認識到修改的重要性。對于準備在班墻、報刊發(fā)表的文章,學生更會改之又改。
總之,作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寫”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只有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自批自改,學生的作文才會越寫越好,越改越好。教師也應該用耐心和真心,用雙手開啟學生習作修改的興趣之門,在作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寫作文、改作文的同時享受到快樂。只要能長期、有系統(tǒng)、有針對性地堅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修改水平,就能在訓練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