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新
(西安電力中心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常用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周 新
(西安電力中心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目的 探討常用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的規(guī)律、特點,為臨床的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報道,對350例發(fā)生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的性別、年齡、給藥途徑、抗感染藥物的種類、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分類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在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女性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從年齡構成比來看,18~60歲的中青年構成比最高,達到80.86%;靜脈滴注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最常見,占74.86%;頭孢菌素類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為25.43%,從單藥品種來看,左氧氟沙星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占到12.00%;ADR最常累及的器官系統(tǒng)是皮膚及附件,占38.57%。結論 臨床上使用抗感染藥物時,應該嚴格掌握用藥指征、適應證和用藥劑量,提高合理用藥水平,確?;颊哂盟幇踩?。
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分析
抗感染藥物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重要的治療藥物之一,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忽視其用藥的一些注意事項,不僅會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而且還有可能使患者體內產生新的耐藥菌株。目前,由于普遍存在抗感染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由此引起的藥品的不良反應(ADR)也隨之不斷上升,給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1]。本研究對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到的350例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的規(guī)律、特點,旨在為臨床的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本資料來源于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到的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報告,對ADR報告中的患者的性別、年齡、給藥途徑、抗感染藥物的種類、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分類統(tǒng)計、分析。
2.1 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在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男性為137例,占39.14%,女性為213例,占60.86%,女性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從年齡構成比來看,最小的為4個月,最大的為95歲,其中,18~60歲的中青年構成比最高,達到80.86%。具體見表1。
2.2 不同給藥途徑引發(fā)ADR構成比的比較
在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根據(jù)給藥途徑的不同,不良反應的構成比不同,其中,靜脈滴注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最常見,占74.86%,其次為口服給藥,占20.57%。具體見表2。
2.3 引發(fā)ADR的抗感染藥物類別及構成比比較
在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頭孢菌素類和喹諾酮類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分別為25.43%和22.86%,其次為青霉素類,占16.29%,從單藥品種來看,左氧氟沙星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占到12.00%(42/350)。具體見表3。
表2 引發(fā)ADR的給藥途徑及構成比比較
表3 引發(fā)ADR的抗感染藥物類別及構成比比較
表4 ADR累及器官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
2.4 ADR累及系統(tǒng)器官及臨床表現(xiàn)比較
在350例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ADR最常累及的器官系統(tǒng)是皮膚及附件,占38.57%,主要表現(xiàn)為皮疹、瘙癢等,其次為胃腸道系統(tǒng),占24.86。具體見表4。
目前,在臨床上,抗感染藥物所引起的不良反應遠遠高于其他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主要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①抗感染藥物使用率高,應用廣泛[2];②臨床上普遍存在抗感染藥物應用不規(guī)范、不合理的現(xiàn)象。
本調查報告顯示,女性藥物不良反應的例數(shù)明顯高于男性,這與報道結果相同[3],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所占的比例更大,可能是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月經、孕育、哺乳、婦科疾病等[4]可能改變女性個體體質,從而導致ADR的發(fā)生。因此,在對女性患者應用抗感染藥物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良反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在350例不良反應中,靜脈滴注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最常見,占74.86%。這主要是因為靜脈給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且其不經過消化系統(tǒng)處理直接進入血液中,與其他給藥途徑相比,對機體的影響更為明顯。因此,在臨床上使用靜脈滴注時應該嚴格執(zhí)行標準操作規(guī)程,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另外,《抗感染藥物臨床應用原則》指出:當病情允許時,抗感染藥物應由靜脈給藥改為口服給藥[5]。
本研究報告顯示,頭孢菌素類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占到25.43%,主要是由于這類藥物抗菌譜廣,在抗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從單藥品種來看,左氧氟沙星引發(fā)的不良反應最多,占到12.00%,主要是因為具有左氧氟沙星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不用皮試,經濟,無交叉耐藥性、半衰期長等特點。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重點加強非常常用的抗感染藥物的監(jiān)測和管理。本次研究中,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最常累及的皮膚及附件,其次是胃腸道反應,應引起重視。
綜上所述,臨床上使用抗感染藥物時,應該嚴格掌握用藥指征、適應證和用藥劑量[6]。提高合理用藥水平,確?;颊哂盟幇踩?。
[1] 曹偉靈,陳連劍.386例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回顧性分析[J].今日藥學,2010,20(10):43-46.
[2] 馮變玲,楊世民,王杰鵬.2004-2009 年我國藥品不良反應文獻源統(tǒng)計分析[J].醫(yī)藥導報,2011,30(4):540-544.
[3] 畢津蓮,黃明菊,李湘斌.659例抗微生物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回顧性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2010,19(1):27-29.
[4] 于進彩,范春.392例抗感染藥物藥品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31(6):526.
[5] 方靜,周學琴.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37(2):141-144.
[6] 黎雪桂.694例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1,8(1):65.
R969.3;R978.1
B
1671-8194(2014)20-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