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教育理念變革教學方式
——記重慶市忠縣2014年教育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項目培訓
重慶市忠縣教育委員會
2014年6月16日,2014年教育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項目工作培訓會在重慶忠縣實驗小學學術報告廳開班。本次培訓由教育部——聯(lián)合國兒童基會組織,重慶市忠縣教委承辦,旨在通過理論培訓和示范課觀摩,促進農村中小學專、兼職體育教師正確把握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改變教育理念,變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技能,提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本次培訓共有來自全縣各學校專兼職體育教師178人,既有北京首都體育學院、重慶市教科院的理論授課,也有縣二級培訓者現(xiàn)場展示,在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上,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學員的積極性、參與性高。
本次培訓由忠縣縣教委指導,體衛(wèi)藝科精心安排、組織、實施,相關學校全力支持配合。縣項目領導小組層高度重視此項培訓,多次召開會議安排培訓工作和培訓前的集中備課活動。開班典禮上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委主任梁文政同志參加并作重要講話,對培訓工作提出了要求,體衛(wèi)藝科全程指導、督導整個培訓工作。縣二級培訓者21名,分成兩個大組6個小組:后勤保障組具體負責接待、攝像、生活安排以及實驗小學、復興小學、忠縣中學三個分會場的布置;教學培訓組:由劉剛老師指揮,下設教學設計組、體育游戲組、優(yōu)質課展示組、教學評價組、課外活動組5個小組,實行小組長負責制,各負其責。培訓過程中,縣教委加強培訓過程的全面管理和考核,培訓前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了精心安排和布置,如對教學設施設備做了充分的準備、對學員生活、住宿做了精心的安排。培訓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保證了培訓工作正常開展。及時對內對外宣傳報道此次培訓活動情況,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培訓內容豐富,首都體育學院和重慶市教科院的專家進行精彩授課。趙立老師的《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體育與健康知識和師德》、張立新老師的《課例分析》、牛曉老師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教法創(chuàng)編》、馮曉東老師的《體育游戲的設計與拓展》、劉平江老師的《課外體育活動與學生健康》等課程,精選內容、深入淺出、講解實效、素材翔實,表達生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yè)引領,讓參培學員增長了知識,增強了信心。
21位培訓者“種子”隊齊心協(xié)力、各負其責、群策群力、精心準備,結合我縣的實際,對培訓方案、內容、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調整。培訓前多次相互交流溝通,與北京首都體育學院的專家教授一起進行的集中備課研討活動。本次培訓課多是室外教學現(xiàn)場師范課,培訓教師們或頂著烈日酷暑、或冒雨和學員們一起戶外活動。課堂上既有理論的引導,真實課堂的再現(xiàn),更有對真實課堂的評課研討,這樣的培訓讓學員的思想豁然開朗。
通過此次培訓,幫助參訓教師實現(xiàn)了五大培訓目的,一是提高了農村中小學專、兼職體育教師對職業(yè)的理解,加強師德修養(yǎng)水平,提升農村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按照體育教師專業(yè)標準進行專業(yè)發(fā)展的能力,正確認識并積極解決目前農村中小學體育面臨的問題;二是準確把握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正確理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的內容與要求;三是掌握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設計、開發(fā)與利用的理論方法,了解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以及體育教學前沿理論;四是掌握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教學的途徑、方法和手段,提高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五是使農村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具備會備體育課、會上體育課、會評體育課的能力。
158 名學員,在為期5天的學習中,積極參與,專心聆聽專家、教授及培訓者的理論與實踐學習,做好筆記,配合教師完成室外的各種內容和任務。全體學員很快轉變了學習角色,積極投入學習中。整個培訓課堂活躍而熱烈,觀課品課時認真細致,評課研討時熱情而激烈,參與互動時積極主動。例如:馮曉東教授的游戲課,學員們全體動起來。下午小組游戲課學員們群策群力,以一張報紙為道具,開發(fā)了18個游戲項目,充分發(fā)揮了集體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放松游戲時,全員冒著大雨在雨中進行,并且堅決要求不因下雨取消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評課的過程中,學員參與熱情非常高,發(fā)言人次較多,內容到位、精辟。學員們相互交流先進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管理方法而增加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大家都為著一個共同目標“改善我國廣大農村中小學學生的體質與健康水平”而走到一起。特別是我們有很多老師,他們就在教學第一線。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共撰寫學習心得體會178份,對培訓進行了總結與反思。正如首都體育學院馮曉東教師這樣評價:“忠縣體育教師培訓,組織非常有力,準備比較充分,教師參與度高,培訓效果好?!币舱鐚W員們說:“這是體育老師的盛會,體育教師參加這樣高層次的培訓,是第一次,尤其是把兼職體育教師納入培訓范疇,更是第一次”。
此次培訓,讓學員們明白了“改善我國農村中小學目前的狀況,提高廣大農村中小學專、兼職體育教師的知識與技術水平,增強事業(yè)心、責任感是我們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表示在今后的體育教育教學中要努力做好。今后工作打算如下。
1 明確職責,肩負教書育人使命
在體育教育教學中要找準定位,當今教師的職責已經(jīng)越來越少的局限于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的轉向引導激勵、互相影響、討論、了解、鼓勵。 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大組成部分,應該服從于“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大目標。體育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使他們將來能夠精力旺盛地為社會和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2 靈活運用,提高教師服務學生能力
為了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只有不斷地探索教學規(guī)律,掌握運用科學地教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用最新、最難的科學知識去教育學生,用真才實學去吸引學生,真正能力忠縣的體育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自立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不斷實踐,發(fā)揮種子教師示范帶頭作用
兒基會培訓項目在忠縣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參與本次培訓的老師,回到學校后組織開展校本培訓,把這次培訓的收獲在學校放大,將培訓的理論深入落實到每位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當中,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學校要將此項工作作為專題加以研究,做到學校有具體工作目標、有制度、教師要有教學計劃并不斷總結經(jīng)驗形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