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調查探究。方法將我中心2009年5月至2013年我中心收治的100例女性宮頸分泌物使用單克隆免疫層分析法,對宮頸分泌物的沙眼衣原體脂多糖抗原進行檢測。結果100例女性,經(jīng)宮頸分泌物檢測后,沙眼衣原體檢出率為12%,中青年女性為感染最高人群。結論育齡女性的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應該多進行實驗室檢測,提高檢出率。
【關鍵詞】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篩查
663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27-02
沙眼衣原體為上皮寄生原核微生物,會導致宮頸炎、尿道炎、不孕、新生兒感染、流產等諸多女性疾病,沙眼衣原體也是目前性傳播疾病病原體之一,對女性的生育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本次研究主要為了解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實際感染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中心2009年5月至2013年我中心收治的100例女性為研究對象,年齡18-43歲,平均年齡(28.4±3.4)歲。100例患者排除有生殖器官嚴重疾病、子宮切除者。入組標準:陰道有濃樣分泌物、漿液性分泌物、粘液分泌物、陰道異位。
1.2方法四環(huán)素類、紅霉素等是衣原體較為敏感的抗生素。衣原體檢測為陽性患者,可口服羅紅霉素140mg/次,每日3次?;蚴褂脧娏γ顾?0-100mg/次,每日3次。治療期間,配偶需同時服藥,停藥一周后,復查衣原體。
1.3數(shù)據(jù)處理將本次研究結果錄入SPSS16.0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衣原體檢測后,100例受檢者的宮頸分泌物中,有12例檢出衣原體為陽性,其陽性率為12%。將100例受檢者根據(jù)年齡進行分組,從檢出結果中顯示,25-32歲組陽性檢出率最高,顯著高于37-43歲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衣原體陽性檢出為12例,合并解脲支原體感染患者4例,占總比例的33.3%;合并滴蟲感染患者1例,占總比例的8.3%;合并念珠菌感染2例,占總比例的16.7%;合并支原體、念珠菌多重感染患者3例,占總比例的25%;合并陰道性疾病1例,占總比例的8.3%;合并淋球菌感染1例,占總比例的8.3%。
3討論
沙眼衣原體為細菌、病毒間的原核微生物,目前已知16個血清型,13個與生殖道感染相關。沙眼衣原體多位于粘膜上皮細胞,特別在于柱狀上皮細胞,易導致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感染。不僅如此,還會導致女性出現(xiàn)盆腔炎、不孕癥、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目前,沙眼衣原體已經(jīng)是泌尿感染疾病中的常見病原體,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性傳播為沙眼衣原體的重點傳播途徑,因此,一旦檢測出衣原體陽性,應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在治療期間應禁止新生活,避免出現(xiàn)沙眼衣原體感染,導致自身病情加重。
從本次研究中顯示,100例受檢者,感染率為12%,其結果與國外研究所得的育齡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率有差異,差異可能和地區(qū)差異、檢測差異、病理差異等相關。采用免疫層析法對衣原體進行檢測,檢測敏感度可達85%以上,特異性為97%,報告快捷,且操作簡單、準確,適用于門診篩查。沙眼衣原體感染與女性生殖道,其與年齡息息相關,育齡女性感染率顯著高于36歲以上女性,(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關報道指出,女性36歲后,身體卵巢功能開始逐漸衰弱,免疫機制逐漸下降,理論上而言,這個階段的女性感染率較高。但從研究中顯示,36歲以前女性感染率要顯著高于36歲以后的女性(P<0.05),由此可判斷,衣原體感染與性活躍期相關,處于性活躍期人群,對衣原體檢測更應該重視。
性傳播為沙眼衣原體的主要傳統(tǒng)途徑,成為一種社會性較強的疾病。因沙眼衣原體置于細胞內,能躲避人體免疫作用。生殖道感染衣原體后,75%的患者未出現(xiàn)臨床癥狀,多數(shù)患者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使其成為慢性婦科疾病。多數(shù)沙眼衣原體感染,都伴有其他感染,在診治之時,應著重考慮是否存在沙眼衣原體感染,以免沙眼衣原體感染誤診為宮頸炎、陰道炎治療。
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體后,對女性的生活質量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多數(shù)患者以慢性盆腔炎、宮頸炎癥狀存在,若不能及時對癥治療,很可能會導致患者形成不孕、流產、新生兒感染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當適齡女性出現(xiàn)陰道炎、宮頸炎等疾病癥狀時,應首先考慮沙眼衣原體感染,及時排除后,才能采取對癥措施治療。目前,沙眼衣原體感染已經(jīng)成為傳播性疾病,性生活活躍、性生活紊亂的女性,是沙眼衣原體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須重視支原體檢測。
目前,沙眼衣原體檢測主要依靠于實驗室進行檢查后確診,因此,對女性宮頸分泌物,檢查沙眼衣原體檢測,是目前有效控制沙眼衣原體傳播,預防并發(fā)癥危害的主要手段,對于遏制沙眼衣原體社會危害,提高生育質量而言,尤為重要。目前,多數(shù)不孕、流產、新生兒感染等生育安全隱患時間,皆因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建議臨床上,應對育齡女性加強沙眼衣原體篩查,并將其傳統(tǒng)途徑有效控制,對育齡女性進行健康教育,以此提高女性的生殖器健康,提高生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趙銳敏,張群峰,李平,等.女性生殖道衣原體、支原體感染不同治療方案的綜合評估[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2(8):664-667.
[2]周進春,呂麗清.自然流產與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關系的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8):99-99.
[3]丁友法,劉五高,王艷,等.對女性生殖道解脲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感染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1):4619-4620.
[4]張福云.淺談生殖道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與女性不孕[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2):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