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對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采用硫酸鎂治療的臨床療效,為其臨床應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方法本次臨床研究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間展開,入組對象選自于該階段本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共100例,根據患者入院治療的不同時間,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50例,采用硫酸鎂治療)和對照組兩組(50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癥狀消失時間。結果經臨床觀察比較,治療組患者的發(fā)熱、喘憋、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9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78%,組間差異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期間給予硫酸鎂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重視。
【關鍵詞】硫酸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癥狀改善時間;臨床有效率
601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75-02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的日益惡化,其發(fā)病率也明顯上升,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臨床中用于治療該病癥的藥物較多,均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近年來,本院采用硫酸鎂治療取得明顯的效果,現將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間對100例患者進行的治療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入組對象共100例,均取自于本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選取時間段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過嚴格的臨床檢查和診斷,并與WHO中規(guī)定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根據患者入院治療的不同時間,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在48歲至74歲之間不等,年齡中位數為(56.34±2.42)歲;治療組患者50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別為26例、24例,患者年齡分布范圍為47-71歲,平均年齡為(55.34±4.06)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簡單比較,未見組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研究。
1.2方法對照組患者臨床期間采用阿莫西林口服治療,每次0.5g,每日3次,每日最大治療劑量≤4g,治療7天。治療組患者臨床期間給予硫酸鎂注射液靜脈注射治療,常規(guī)給氧,并給予抗感染藥物和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將10ml硫酸鎂融入葡萄糖溶液(5%)中治療,每日1次,治療7天。
1.3觀察指標臨床期間詳細觀察患者的癥狀變化,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指標變化,并注意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癥狀發(fā)生,觀察病記錄患者的發(fā)熱、喘憋和哮鳴音消失時間。
1.4評價標準經臨床治療3至6天后,患者的各項癥狀減少或消失,一般活動無氣喘,為顯效;經3至6天的治療后,患者的各項癥狀有所好轉,快行時有氣喘,為好轉;治療7天后,患者的各項癥狀無好轉或惡化,為無效。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5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癥狀改善時間對兩組患者的癥狀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治療組患者的發(fā)熱時間、喘憋時間和喘鳴音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臨床療效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和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0%、7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病情發(fā)作時期,其各級支氣管中均有炎癥浸潤,常見的有漿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患者的支氣管粘膜發(fā)生壞死、潰瘍、充血和水中,基底部的肌肉化纖組織和肉芽組織增生,會引發(fā)管腔狹窄,炎癥會引起氣道壁損害以及修復過程的反復發(fā)生。
硫酸鎂是臨床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常見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首先,膽堿能神經突觸前膜分布的β2受體可調節(jié)神經遞質乙酰膽堿釋放量的效果,且功能較為低下的β受體受Mg2+激活,進而起到抑制喘息發(fā)作的功效;其次,Mg2+還能夠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促進合成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對支氣管平滑肌具有舒張作用,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第三,Mg2+對小動脈平滑肌也具有舒張作用,可改善患者肺循環(huán),減輕其心臟負荷,減少肺淤血,進而促進呼吸功能的改善;最后,Mg2+具有中樞抑制功效,可幫助緩解緊張等不良心理,進而減少機體氧耗量。
本次研究中,治療組患者臨床期間采用硫酸鎂治療,對照組患者臨床期間給予阿莫西林常規(guī)治療,經比較治療組患者的各項癥狀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其療效結果與譚宏波的研究結果相近,可見其臨床價值,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紀雅文,孫玉梅.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止喘藥物治療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4):357-358.
[2]何世聰,謝漢文.布地奈德聯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112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2,23(18):39-40.
[3]張福華,李耀軍.細辛腦佐治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320-4321.
[4]譚宏波.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3(1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