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哮喘患者中幽門螺桿菌(Heb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況及其臨床意義。方法將180例哮喘患者分為兒童組和成人組,計算各組HP感染率,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并做組間比較。并將哮喘患者根據(jù)有無Hp感染分組,測定肺功能并進行比較。用13C呼氣試驗(13C-UBT)法檢測病人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結果180例哮喘病人中,56名患者Hp感染,陽性率為31.11%;110例對照組中48人Hp感染,陽性率為43.64%(p=0.031)。其中兒童哮喘患者Hp感染率較其正常對照明顯降低,而成人哮喘患者Hp感染率與正常對照無明顯差異。哮喘患者合并Hp感染后其肺功能明顯下降。結論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哮喘呈負相關,在兒童組較明顯。哮喘合并Hp感染后會加重肺損傷。
【關鍵詞】哮喘;幽門螺桿菌;肺功能
支氣管哮喘(哮喘)是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全球范圍的哮喘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隨著研究的深入,已認識到氣道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是哮喘的本質和特征,但引起哮喘發(fā)作的原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遺傳、感染、神經(jīng)和精神因素、不良環(huán)境、運動、藥物和異常免疫反應均與哮喘發(fā)病有關。近年來許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很多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有密切關系。有報道稱,幽門螺桿菌對哮喘發(fā)病有保護作用,但各家報道意見不統(tǒng)一,為了解我院哮喘病人Hp感染情況,我們對180例哮喘患者作幽門螺桿菌感染調查,并初步探討HP感染與不同年齡段哮喘患者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0年4月——2013年1月,共收集哮喘組180例病人,其中兒童(小于18周歲)80人,成人100人;正常對照組(大多為體檢者,無任何疾病史)110例,其中兒童50人,成人60人。哮喘患者的納入標準:根據(jù)美國GINA標準或患者自身問卷調查。調查問卷主要內容:
1.1.1存在反復發(fā)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
1.1.2發(fā)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
1.1.3可經(jīng)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1.1.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
1.1.5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應至少具備以下1項肺功能試驗陽性:①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激發(fā)試驗陽性;②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絕對值≥200ml;③呼氣流量峰值(PEF)日內(或2周)變異率≥20%。
符合1-4條或4、5條者,可以診斷為哮喘。
1.2方法采用13C呼氣試驗(13C-UBT)Hp檢測方法檢測幽門螺桿菌。全部患者試驗前4周內禁止使用??股睾停ɑ颍┵|子泵抑制劑和膠體鉍制劑,檢測日早晨空腹,13C-UBT檢測質譜儀系美國Europa ABCA產(chǎn)品,13C-UBT試劑盒系北京嘉匯彬醫(yī)藥技術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3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一般資料統(tǒng)計及兩個樣本率比較的χ2檢驗。
2結果
2.1哮喘組與正常組Hp感染情況比較對照組HP陽性率為43.64%,而哮喘組Hp陽性率為31.11%。
2.1.1兒童對照組與哮喘組Hp感染情況比較對照組HP陽性率為44.0%.而兒童哮喘HP陽性率為26.25%,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性(P<0.05)較大。
2.1.2成人對照組與哮喘組Hp感染情況比較對照組HP陽性率為43.33%.而成人哮喘HP陽性率為35.0%,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哮喘組Hp陽性患者與陰性患者肺功能情況比較見表2。哮喘組Hp陽性患者用力肺活量(FEF)25-75%段分別為:(4.31±0.76)、(3.32±0.50)、(1.41±0.43)L/s,F(xiàn)EV1/FVC(%)平均值為:54.82±6.29;HP感染陰性哮喘患者FEF25%-75%段分別為:(6.07±0.89)、(4.39±0.42)、(2.39±0.39)L/s(P<0.05),F(xiàn)EV1/FVC(%)平均值為:65.57±5.47(P<0.05)。
3討論
目前對Hp的研究不僅是胃腸病學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課題,Hp與許多胃腸外疾病也有一定關系,如在過敏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腦血管病等疾病的發(fā)病中起一定作用。但Hp與哮喘的關系及Hp與哮喘患者肺功能的關系研究不多且不深入,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的哮喘患者Hp感染率較其對照組低,因此,推測Hp可能為哮喘的保護因素之一。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患者Hp感染陽性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也就是Hp具有保護哮喘發(fā)病的功能。Hp減少哮喘發(fā)作可能的機制有:減少胃食管反流和衛(wèi)生假說。胃食管反流通過刺激學說和反射學說誘發(fā)或加劇哮喘。胃內反流物吸入肺部后引起連續(xù)的局部刺激,使得氣道對外界各種刺激的反應性增強;食管和支氣管樹均來自同一胚胎器官——前腸,故受植物神經(jīng)支配。胃酸與發(fā)炎的食管接觸,刺激食管粘膜的酸敏感神經(jīng),激活迷走神經(jīng)反射弧而誘發(fā)支氣籬痙攣,氣道阻力增加使喘息發(fā)作。有文獻報道,食管疾病患病率并不隨HP感染率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兩者之間存在相反的關系,尤其是HP CagA+菌株感染者患胃食管反流的風險會減小。因此,HP CagA+菌株感染通過減少胃食管反流的發(fā)生而減少了患哮喘的風險。
兒童早期受到微生物感染能預防或者減少特異性過敏癥和哮喘的患病風險,其可能的機制為:①細菌感染影響與變應性疾病有關的輔助T細胞(Th)1和Th2平衡。Th1和Th2又具有相互拮抗作用;Th1產(chǎn)生的IFN-γ能抑制Th2增殖和IgE合成,IL-12可加強此作用;而Th2產(chǎn)生的IL-4,IL-10可通過加強IL-4受體的表達及抑制IL-12受體β2鏈的表達來抑制Th1合成的IFN-γ及其他細胞因子。同時,Th2產(chǎn)生的IL-4刺激B細胞產(chǎn)生IgE,IL-4是B細胞激活IgE的唯一必需介導因子,在IgE的產(chǎn)生過程中其關鍵作用。IgE的增高與IL-4的增高呈正相關,體內IL-4增多或IFN-γ減少會使IL-4或IFN-γ比例失衡,是哮喘患者體內IgE合成過多的主要機制之一。②感染可能伴隨IL-10的增加,而IL-10通過抑制EOS聚集發(fā)揮抗變態(tài)反應性。IL-10在哮喘氣道炎癥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抑制抗原呈遞和誘導T細胞不應答。另外IL-10對哮喘患者氣道主要炎性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而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哮喘患者Hp感染率較正常組低,但感染Hp的哮喘患者肺功能較無Hp感染的哮喘患者差,即Hp感染可加重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損傷,其可能的機制為:吸入HP產(chǎn)生的致炎物質比如尿激酶,或者伴隨的細胞因子產(chǎn)生增多,加重哮喘患者氣道的炎性損傷。另外IL-1,TNF-α,IFN-γ等可上調活化內皮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如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促使各種炎性細胞,如EOS,肥大細胞及各種淋巴細胞從氣管微血管進入粘膜。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患者Hp感染率較正常對照組低,且Hp感染的哮喘患者肺功能損傷加重。目前對Hp感染與哮喘相關性的研究大多都是流行病學調查和病例對照研究,并沒有真正從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釋??紤]到哮喘的發(fā)病率及對人類的危害,應該加強對Hp感染和哮喘之間相關性的研究,從另一方面探討哮喘發(fā)病的病因,為更好地治療哮喘提供新手段。
參考文獻
[1]Tsang KW,Lam WK,Chan KW,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revalence in asthma.Respir Med,2000,94(8):756-9.
[2]Schubert MS.A superantigen hypothesi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osinusitis,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and related disorders.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01,87(3):181-8.
[3]李敏,宋麗,張建波,等.哮喘患兒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及IL-10和TGF-β1的變化.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10):829-832.
[4]Zhou X,Zhang C,Wu J,Zhang G.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3,99(2):200-8.
[5]Zhou X,Wu J,Zhang G.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asthma:a meta-analysis.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25(4):460-8.
[6]Vaezi MF,F(xiàn)alk GW,Peek RM,et al.CagA-positive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may protect ahgainst Barrett’s esophagus.Am J Gastroenterol,2000,95(9):2206-2211.
[7]胡林兵,李敏.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支氣管哮喘.國際兒科學雜志,2008,35:515-7.
[8]Nijevitch AA,Loguinovskaya VV,Tyrtyshnaya LV,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reflux esophagitis in children with chrnoic asthma.J Clin Gastroenterol,2004,38(1):3-4.
[9]李敏,胡林兵,陶沛,李蘭,龐英.胃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哮喘急性發(fā)作及CD4+CD25+T細胞的作用機制研究.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2:68-70.
[10]Rutkowski R,Moniuszko T,Stasiak-Barmuta A,et a1.CD80 and CD86 expression on LPS-stimulated monocytes and the effect of CD80 and CD86 blockade on IL-4 and IFN-γproduction in nonatropic bronchial asthma.Archlmmunol Ther Exp,2003,5l(6):421-428.
[11]Chen Y,Blaser MJ.Helicobacter pylori colonizatio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asthma.J Infect Dis,2008,198(4):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