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腎炎片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綜合治療聯(lián)合雷公藤多甙以及貝那普利片進行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采用腎炎片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67.5%,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實驗室臨床指標指標在治療后與治療前對比,均有所改變,觀察組患者UAER指標改變情況較為明顯,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腎炎片輔助治療,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腎炎片;早期糖尿病腎病;治療;臨床效果
56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47-02
糖尿病疾病中糖尿病腎病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一旦糖尿病患者存在蛋白尿等癥狀,病情則會往惡化方面發(fā)展,沒有逆轉的可能,逐漸演變成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死亡。所以,采取措施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控制,使腎功能衰竭得到延緩,是目前我國臨床醫(yī)學者面臨較大的難題。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治療的意愿,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最小年齡55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70.3±2.1)歲?;颊叩牟〕淘?-12年之間,平均病程(7.5±1.1)年。對照組中男20例,女20例,最小年齡50歲,最大年齡82歲,平均年齡(69.2±1.9)歲。患者的病程在3-13年之間,平均病程(8.2±1.5)年。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別(P>0.05),具有比較性。
1.2排除標準以及診斷標準①本組研究對象與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1997年制定關于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互相符合,患者每分鐘排泄尿微量蛋白的概率為30-300Lg;常規(guī)檢測患者UAER指標,以陰性呈現(xiàn);腎小球濾過率提高超過20%左右;②將腎衰竭、服用腎炎片史、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等患者全面排除。
1.3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通過控制血脂、血壓、血糖,合理休息,戒煙戒酒等進行綜合治療,飲食以低蛋白、低膽固醇、低脂、低鹽、低糖等位置,及時給予水電解質糾正與酸堿失衡處理。每次給予20mg雷公藤多甙口服,每天3次;每次給予10mg貝那普利片進行治療,每天1次。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每次給予3粒腎炎片,每天3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1個療程為3個月。
1.4臨床觀察指標對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體征改變、臨床癥狀等進行觀察,通過全自動生化儀對C反應蛋白(CRP)、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脂、2hPG、FBG等指標進行檢測。
1.5臨床效果判定標準本組研究對象治療效果均參照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1997年制定關于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具體體現(xiàn)如下:①全部緩解:患者通過治療后腎實質性高血壓、水腫等臨床體征、癥狀全部消失,尿紅細胞、尿蛋白以陰性呈現(xiàn),患者每天的尿蛋白少于0.2g;Ccr指標通過治療后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或者比基礎值相比有降低的情況。②基本緩解:患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全面消失,尿蛋白降低情況超過50%,有著正常的鳥紅細胞,Ccr指標與正常值對比以升高或者沒有變化呈現(xiàn)。③有效效果:患者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得到輕微改變,尿紅細胞以及尿蛋白降低情況超過25%,Ccr指標與基礎值對比,升高情況低于100%。④無效效果:患者的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xiàn)等沒有得到改變。
1.6統(tǒng)計學分析本組患者的研究數(shù)據(jù)均通過SPSS16.0統(tǒng)計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工作,通過(χ±s)表示計數(shù)資料,通過t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本組研究對象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顯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7.5%;對照組患者顯效15例,有效12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67.5%,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C反應蛋白(CRP)、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脂、2hPG、FBG等指標在治療后與治療前對比,均有所改變,觀察組患者UAER指標改變情況較為明顯,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干咳,1例胃部不適,1例胃部隱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2例干咳,1例胃部隱痛,1例胃部不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區(qū)別(P>0.05)。
3討論
糖尿病腎病有著復雜的發(fā)病機制,較差的預后。通過分析相關研究資料得知,糖尿病腎病之所以發(fā)病與細胞因子、血流動力學、脂質與糖質代謝紊亂、遺傳因素等長時間作用有著較大的關系。目前,早期糖尿病腎病主要是通過腎炎片進行臨床治療,腎炎片主要是在白茅根、葫蘆殼、車前草、馬鞭草、一枝黃花等中藥中提取成分制成的。一枝黃花有著涼、苦、辛等性味,能夠啟到疲勞消除、加快循環(huán)等效果。最近幾年,相關研究資料表明,藥物中還能夠提起對蛋白質合成酶活性、DNA聚合酶啟到抑制作用的物質,能夠起到解毒消腫、疏風清熱等效果,主要是在風濕性、尿結石、膀胱炎、慢性腎炎等疾病中應用,對糖尿病疾病啟著輔助治療、促進循環(huán)、利尿、抗疲勞等效果。同時還有著自由基消除、抗氧化等能力?;颊咧猿霈F(xiàn)疾病與產生自由基以及活性氧有著較大的關系。腎炎片中含有的黃酮類藥物能夠使細胞過氧化的情況得到減輕,對過氧化低密度脂質有所抑制,對多種疾病起到治療以及預防的作用。藥物中車前草能夠起到情感名目、利水通淋、利尿、清熱解毒的效果,對熱毒腫痛、痰多咳嗽有著明顯的治療功效。藥物中含有的白茅根成分啟到的利尿作用較為明顯,用于慢性腎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明顯,對腎小球血管痙攣的情況能夠有所緩解,可以顯著增加腎濾過率以及腎血流量,使腎缺血情況得到改善,將產生腎素的情況明顯減少。通過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UAER指標改變情況較為明顯,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沒有明顯區(qū)別(P>0.05)。代表著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治療的前提下,采用腎炎片輔助治療,能夠在較快的時間能夠使患者糖尿病腎病的臨床體征得到改善,使脂肪代謝的情況得到糾正,對糖尿病腎病高粘滯血癥有著明顯的改善,減少患者蛋白尿,獲得治療效果較為明顯。
研究表明,腎炎片起到降低血液粘度、血脂粘度、抗血小板聚集、微循環(huán)改善等效果,對組織的再生、修復起著調節(jié)的作用,對于腎組織高代謝的狀態(tài)有著抑制的作用,使患者蛋白質、脂肪、糖代謝異常等情況得到糾正,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鄧利娟.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檢測指標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4(12):266-267.
[2]劉俊伏,趙勇軍,李軍偉,張剛.早期糖尿病腎病預防及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0,7(02):172-173.
[3]張海生,薛京花.糖腎方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0,10(04):6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