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我市6家主要用血單位進行調研,了解臨床醫(yī)生用血情況,掌握有哪些血液成分存在不熟悉不會用情況。方法針對這些產品臨床應用要點、注意事項及存在誤區(qū)進行重點解析。結論全面掌握血站成分制備新技術新方法,熟練掌握各血液成分應用要點,保障臨床用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調查用血單位;掌握各成分血會用的比率;應用要點解析
260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210-01
輸血療法是當代臨床救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時輸血療法也是一把雙刃劍。成分輸血就是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將血液中各種有效成分分離出來,分別制成高濃度、高純度的制品,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什么成分就輸給什么成分的輸血方法。血液成分包括血細胞、血漿、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等各種成分,熟練掌握各種成分血液應用要點,才能做到科學合理的選擇,安全有效的應用。
1資料和方法
1.1調查資料2013年12月1-15日對我市6家臨床用血單位進行問卷調查,調研臨床醫(yī)生了解會用的血液成分和不熟悉不會用的血液成分,共發(fā)放調查表100份,收回75份,有效率達到75%。臨床醫(yī)生不太熟悉的成分血液依次為冷沉淀凝血因子、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單采血小板、洗滌紅細胞、病毒滅活血漿等。對紅細胞懸液了解會用的比率超過90%。
1.2方法在臨床上幾乎內、外、婦、兒等四大科室都與輸血關系密切,這四大科室輸血原則雖然不同但是共同之處就是要熟練掌握上述血液成分產生的功效、輸注適應癥和輸注中注意事項,才能安全有效發(fā)揮輸血療法在臨床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下面就本次調查中了解會用比例未超過80%的血液成分在輸注中關鍵點、注意事項及存在的誤區(qū)進行重點解析:
1.2.1冷沉淀凝血因子首先明確掌握該制品5種有效生物學成分分別為Ⅷ因子、vWF因子、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纖維蛋白結合因子。進而明確其輸注適應癥甲型血友病及Ⅷ因子缺乏癥;血管性血友??;先天性及獲得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局部使用促進創(chuàng)口、潰瘍修復等。
根據其生物學成分特點Ⅷ因子最不穩(wěn)定,極易失活,要求融化后不僅盡快輸注,盡可能在4小時內輸注,而且要用標準輸血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程度。輸注前無需交叉配血實驗,原則上選擇ABO同型輸注,緊急情況下遵循ABO血型相容性輸注原則,AB型冷沉淀可輸給任何受血者。
1.2.2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掌握該成分制備特點是在密閉條件將紅細胞添加一定濃度甘油作為保護劑并于深低溫保存,使用之前須解凍血液并將甘油去除,添加一定量生理鹽水懸浮紅細胞。根據制備耗時長特點要求提前預約,不適合應急輸用其制品,要求制備后6小時內輸注,未能及時輸用4℃條件保存24小時。另外注意由于該制品需要反復脫洗甘油成分損失紅細胞較多,如果輸注紅細胞懸液2單位提升Hb10g/L,輸注該血液制品則需要3單位方能達到此功效。其輸注適用于稀有血型用血或自身血長期保存回輸。如治療時間和獻血者條件允許可提前預約未冰凍RH(-)紅細胞。
1.2.3單采血小板單采血小板來自一個獻血者,應用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和濃縮血小板比較最大優(yōu)點HLA同種免疫反應和輸血傳染病的風險幾率大大降低,每個治療量含有血小板數量≥2.5×1011,該制品混入紅細胞數量很少,臨床不要求交叉配血,原則上ABO同型輸注,在輸注時多忽略Rh血型問題。
根據血小板生理特點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較快速度輸入,其保存特點22±2℃水平震蕩特殊專用袋保存5天。臨床適用治療性輸用和預防性輸用,由于保存時間短,從獻血者招募、血液檢測、采集成功血小板過程長,需要臨床提前預約,如有特殊情況急救應用血小板可采用血站提供的冰凍血小板制品。
1.2.4洗滌紅細胞洗滌紅細胞是生理鹽水進行洗滌去除血漿后的紅細胞制品,其適應癥主要就是對血漿蛋白過敏的及自身免疫性溶血貧血者。洗滌過程同樣損失部分紅細胞,輸注劑量和注意事項同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
洗滌紅細胞交叉配血只需做主側實驗。主側配血不合是由于患者體內含有針對獻血者紅細胞抗原的抗體引起的,通過洗滌獻血者紅細胞的方法是不能將紅細胞上的這種抗原洗掉的。所以臨床用血中出現主側配血不成功,改用洗滌紅細胞是錯誤做法,只有篩選相應抗原陰性的血液才是正確的。
1.2.5血漿類血漿類產品在臨床應用了解會用比率較高,但是也存在誤區(qū):①Rh陰性血漿被血站進行了免疫抗體篩選,證明血漿中不含有RhD免疫抗體,發(fā)放到臨床拒絕在RH陽性患者中應用。認為RH陰性患者不能輸用RH陽性血漿。②血漿輸注要求ABO同型輸注,在特殊情況下可ABO血型相容輸注的用血原則,臨床醫(yī)生拒絕落實。
2結論
為提高臨床輸血安全有效性,我站提供的血液制劑均采用去白細胞技術,白細胞去除可達99.9%以上,去白細胞血液制品可以有效預防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大大降低HLA同種免疫反應,降低輸血病毒傳播的幾率,預防輸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fā)生。我們血站提供冰凍血漿制品采用亞甲藍光化學法進行病毒滅活,破壞病毒核酸及包膜,大大降低血播疾病“窗口期”風險,降低未檢測但被證實能經血傳播病毒的風險。
白細胞去除技術和病毒滅活技術的安全保障做前提,臨床用血科室醫(yī)護人員熟練掌握血站提供血液成分輸注要點,方能確保用血者輸血的安全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席惠君,葉萍.臨床輸血學.(第2版)[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8-40.
[2]蔣錄華,王永霞,張永珍.重視輸血適應癥及注意事項[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09(36):4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