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老師往往采取的是滿堂灌的方式,這種方式不但教學效率非常的低,還很難真正地將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調動起來,甚至有些學生會因為數(shù)學比較枯燥而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而實行新課改之后,要求老師必須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而體驗式教學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對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有著明顯的幫助。所以,老師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可以將體驗式教學運用進去,采取措施將其積極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關鍵詞:體驗教學 小學數(shù)學 數(shù)學興趣
以往的數(shù)學教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比較的被動,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的記憶、題目的練習,學生的自主體驗比較少,甚至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自主體驗。老師在進行小學教學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親歷經(jīng)驗,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獲取,還能夠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更好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方法以及規(guī)律的掌握。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利用好教材,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真正的經(jīng)歷學習的過程,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對學生的信心增強和學習目標的達到,是有著重要作用的。
一、體驗教學本身的定義以及理論方面的依據(jù)
1.體驗式教學本身的定義
體驗式教學,指的是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規(guī)律來進行實踐活動的設計,而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感官來進行客觀事物的獲取,從而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體驗式教學本身便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而其核心并不在于學生學到了多少老師教給的知識,在考試的時候學生考了多少分數(shù),其核心是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生活體驗以及知識基礎的掌握,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其更好地進行領悟和思考。
2.體驗式教學理論方面的依據(jù)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對學生的思考以及反思非常的重視,強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必須積極地思考,老師應該采取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誘導和啟發(fā),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而在西方,盧梭對知識學習的親身經(jīng)歷非常的重視,而體驗式教學思想的直接來源則是構建主義,認為學習便是在社會的文化背景下,利用其他人的幫助或者是人際間的協(xié)作,來進行意義的構建。
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方法
1.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動手進行操作,獲得親身的體驗
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體驗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分析、比較的習慣,能夠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這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是有著重要幫助的。
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老師也應該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操作和思考,在學生操作和思考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社會時間中來,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獲取。
比如,在學到時間的認識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鐘面的模型,在上課的時候使用,這樣效果會比老師帶一個真正的鐘表去上課好很多,因為學生在進行鐘面制作的時候,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會問家長或者獨立的進行思考,這樣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并且學生的知識掌握也會更加的牢固。
2.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更好地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體驗
在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時候,進行再創(chuàng)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創(chuàng)造或者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進行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而不是將課本上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若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進行自主探究,那么在理解知識或者學習內容的時候會比較的困難,運用的時候也不會靈活。
比如,學到圓的面積的時候,先讓學生做一個圓,并從圓心出發(fā),沿著半徑進行切割,這樣會拼成一個類似長方形的形狀,已經(jīng)知道長方形周長比圓周長要長6厘米,讓學生來求圓的面積。剛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束手無策,但是通過自主探究,學生便能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周長是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的,也就是多出兩條半徑的長度,這樣便能夠得出半徑是3厘米長的,圓的面積計算只需要套入公式便可以。
老師在進行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在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重視學生思維高度的提高,認識到學生的潛能,對于那些難度比較小的題目,老師則應該有選擇的舍棄,在學生思考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干預和暗示也不應該過多,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研究,掌握數(shù)學的知識。
3.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的想象能力更好地激發(fā)出來
在進行體驗式學習的時候,除了要讓學生利用生活實踐和進行動手操作之外,還可以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由于在教學的時候會受到學習條件以及學習資源方面的限制,很多知識都無法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物的操作,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便可以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實現(xiàn)情境和學習內容之間的統(tǒng)一,讓學生在情境中來進行體驗,并且情境本身比較的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這是其他的一些新的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
此外,老師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時候,還可以將多媒體手段運用進去,這樣能夠讓無聲的教材變得更加的鮮活,學生在情境中能夠將口、眼、耳腦等都利用進去,這對學生思維的激活是有重要作用的。
4.進行分組討論,將群體的力量利用起來
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將分組討論的方法運用起來,做好小組的劃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同學的想法,能夠互通有無,對自己的想法和知識進行一定的完善。此外,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合作能力以及動手的能力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結語
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不斷的鍛煉自己的思維,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應該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從而降低對數(shù)學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參與到體驗中去,能夠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轉變思想,采取措施,將體驗式教學更好地運用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姚遙.淺談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課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2,(36).
[2]高瑋瑋.小學數(shù)學課堂體驗式教學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4,(03).
[3]萬永兵.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實施體驗式教學[J].小學科學,2012,(02).
[4]趙武軍.體驗式教學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運用[J].金色年華,2010,(12).
[5]曾萍萍.體驗,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命的靈動[J].教育觀察,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