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和研究計劃生育手術對象焦慮程度的評估方法和護理對策。方法 對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站收治的74例育齡婦女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將其分成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觀察組術前和術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而對照組未采取任何護理措施。結果 經過本院嚴謹認真的數據統(tǒng)計,手術前,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平均分為25.7,對照組為24.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手術后,觀察組的焦慮程度平均分為11.5,對照組為19.8,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較之對照組,術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偏低,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壓力。結論 對手術對象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減輕手術對象緊張、焦慮的情緒,保證手術對象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計劃生育;焦慮;護理
對計劃生育手術對象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對策,可以大大提高手術的整體質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本文對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站收治的74例育齡婦女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站共收治74例育齡婦女,年齡分布在20~41歲,平均30.5歲;孕期為36~72d,平均孕周為54d;所有孕婦均無其他病史,將其分成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觀察組手術前、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而對照組未采取任何護理措施。兩組手術對象在性別、年齡、經濟條件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對于術前和術后精神焦慮患者未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而觀察組在術前和術后對患者的給予了相關的護理,主要表現為:術前和術后,護理人員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并耐心地向患者介紹手術相關的問題,增強手術對象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應和手術對象家屬達成一致,對手術對象進行安慰,時刻關注手術對象心理的變化情況,關心、體貼她們,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1.3 觀察內容 使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對兩組手術對象的術前和術后4d后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并分析他們焦慮的原因。觀察內容主要是:手術對象對術后性功能的擔心程度;是否擔心正常的性生活;對身體有無傷害性;是否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是否會引發(fā)其他疾?。皇中g是否安全;是否可以再次妊娠等諸多問題。護理人員需要將這些問題詳細地記錄下來,并進行統(tǒng)計。
1.4 評估方法 使用漢密頓焦慮量表對手術對象在術前和術后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焦慮程度可分成以下5種評定標準:①0分:沒有任何焦慮現象;②1分:有輕微焦慮現象;③2分:有中等焦慮現象;④3分:有較重的焦慮現象;⑤4分:有嚴重性的焦慮現象。評估內容可從軀體和精神兩大方面進行,其中軀體焦慮表現為肌肉、感覺、心血管、呼吸、胃腸道、生殖沁尿系統(tǒng)、植物神經系統(tǒng)癥狀,精神焦慮表現為焦慮、緊張情緒、害怕、失眠、抑郁、交談行為表現[2]。按照以上評定標準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分。當總分高于29分時,為嚴重性焦慮;當總分高于21分時,為明顯性焦慮;當總分高于14分時,有焦慮癥狀;當總分高于7分時,可能有焦慮癥狀;當總分低于7分時,無焦慮癥狀[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P<0.05象征著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引起焦慮的內容 在74例患者中,進行宮內節(jié)育器放置手術的患者有45例,進行稽留流產手術的患者的有29例。2組手術對象的焦慮原因大體相同,其中擔心影響性生活者36例,擔心身體健康者24例,擔心影響正常生活者35例,擔心術后美觀者51例,擔心手術質量者26例,擔心誘發(fā)其他疾病者19例。
2.2 手術前后2組患者的焦慮程度比較 經過本院嚴謹認真的數據統(tǒng)計,手術前,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平均分為25.7,對照組為24.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手術后觀察組的焦慮程度平均分為11.5,對照組為19.8,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較之對照組,術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偏低,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壓力。
3 討論
因為計劃生育的這項手術具有特殊性,它所產生的后遺癥可能會延續(xù)很長時間,從而影響到手術對象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她們的生活質量[4]。由此可見,一定要高度重視計劃生育手術的質量,但是,對于計劃生育的手術對象而言,由于缺少正確的醫(yī)學認識,會產生較長時間的焦慮反應,因此對她們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勢在必行。
當手術對象入院時,護理人員就要對她們進行細致認真的交流與溝通,取得手術對象的信任,并且耐心地對她們進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講解,告知手術的整個過程、手術方法和手術時間等方面,減輕她們的精神壓力和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對于進行稽留流產手術的對象,護理人員要高度重視,給予合理的健康指導,指導手術對象進行準確的產前篩查,第二次妊娠時盡早地來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保證胎兒和孕婦的健康[5]。
綜上所述,對計劃生育手術對象進行焦慮程度的評估,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減輕緊張、焦慮的情緒,保證手術對象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譚建益.心理護理對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焦慮程度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18(7):152-153.
[2]朱淑君.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焦慮程度評估及護理方法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05-807.
[3]尤彩瓊.計劃生育手術對象焦慮程度評估與護理對策[J].當代醫(yī)學,2012,18(9):128-129.
[4]王瑜玲,王健平.心理干預對計劃生育患者的心理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2,31(12):12-12.
[5]邱鳳芳.心理干預在計劃生育門診焦慮對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28):63-64.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