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評估NT-PROBNP在臨床心衰患者診斷及治療中的作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患者發(fā)病時以及治療10d后NT-PROBNP水平,出院時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指導進行心衰預防措施,采用X線檢查及心臟彩超檢查評價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NT-PROBNP診斷心衰的準確率達到80%,治療后的血漿NT-ROBNP濃度明顯低于治療前水平(P<0.05);經(jīng)過4~7個月隨訪,患者治療總有療效達到91%。結(jié)論 血漿NT-PROBNP濃度水平可為臨床心衰患者的診斷及治療提供較高的參考價值,可根據(jù)NT-PROBNP濃度水平進行危險分級,及早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效果。
關(guān)鍵詞: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治療評估;作用分析
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早期診斷是臨床降低心衰死亡率及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惡化的關(guān)鍵,臨床常用的診斷手段包括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以及心功能(NYHA)等,但評價標準缺乏一定的客觀性,診斷準確率有待提高。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N末端B型鈉尿肽原(NT-PROBNP)可作為評價心功能的神經(jīng)激素良好指標,本文對100例心衰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濃度水平變化,探討其在心衰診斷及治療中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男55例,女45例)心力衰竭患者,年齡31~80歲,平均(61.1±11.5)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現(xiàn)出腹脹、下肢腫脹、胸悶、呼吸困難以及咯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等癥狀。100例患者中有冠心病50例,心肌病25例,高血壓15例,風心病10例。
1.2方法
1.2.1血漿NT-PROBNP采集、測定 患者入院后2d后,取2ml的清晨空腹靜脈血,將采血樣本注入依地酸二鈉抗凝試管中,充分混合搖勻后將試管放置于室溫下2h,隨即進行離心10min(轉(zhuǎn)速在3000 r/min),分離血清提取上層血清立即送實驗室檢測。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患者的NT-ROBNP水平,儀器采用Co-bas6000 E601全自動免疫發(fā)光分析,總體檢測時間控制在18min,檢測范圍在5~35000pg/ml,測定的總體變異系數(shù):2.2%~5.8%,批內(nèi)的變異系數(shù):0.8%~3.0%。
1.2.2治療方法 根據(jù)NT-PROBNP水平評估患者心衰危險分級,適當掌握強心、利尿劑及擴血管的藥物劑量,治療10d后應用用X線片、肺功能檢查以及心臟彩超復查治療療效及NT-PROBNP水平。
1.3 NT-ROBNP水平的危險程度評分 ①可除外心衰:NT-PROBNP水平<300 pg/ml,可判定由其他疾病導致呼吸困難。②疑似心衰:NT-PROBNP水平在300~2000 pg/ml,需借用X線片、肺功能檢查以及心臟彩超等輔助檢查進一步診斷。③確診心衰:NT-PROBNP水平>2000pg/ml,其中NT-PROBNP在<15000pg/ml,說明為輕中度心衰;>15000pg/ml說明重度心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11.0對觀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用治療前后NT-PROBNP的差異比較來檢驗其診斷、治療相關(guān)性,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變化.治療后的血漿NT-PROBNP濃度明顯低于治療前水平(P<0.05);經(jīng)過4~7個月隨訪,根據(jù)NT-PROBNP水平采取積極的糾正治療,患者的總有療效達到91%(見表1)。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危險疾病之一,也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往往病情較危重,病死率及住院率極高,是各種心臟病演變發(fā)展的最終結(jié)果[1]。BNP(B型鈉尿肽)合成主要位于1號染色體的短臂末端,在信號肽消除后可轉(zhuǎn)化為BNP原(proBNP),過去大量研究表明proBNP 可作為診斷心衰患者的重要指標。NT-PROBNP是proBNP分裂后的N端片段的無活性區(qū),在心衰患者的心室容量以及壓[2]力負荷上升時,心臟中NT-PROBNP的合成釋放會急劇增加,因此患者血漿中的NT-PROBNP也會增加。近年來發(fā)現(xiàn)血漿NT-PROBNP的半衰期長于BNP,其與患者的存活密切相關(guān),曾高峰等[3],研究證明NT-PROBNP在重度心衰患者中含量明顯升高,且隨病情加重含量也相應增加。
本文對100例心衰患者治療前后測定NT-PROBNP水平,結(jié)果表明其臨床診斷符合率達到90%,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進行NT-PROBNP危險程度分級,采取及時的糾正治療,患者治療后的NT-PROBNP明顯下降,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1%。說明血漿NT-PROBNP濃度水平可為臨床心衰患者的診斷及治療提供較高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躍進,韋丙奇.血清腦利鈉肽前體可否指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J].心臟病學實踐,2011,43(1):265-266.
[2]周亦秋.心力衰竭治療指南[J].現(xiàn)代醫(yī)學,2011,13(9-8):378.
[3]曾高峰,祁述善,周勝華.N端腦尿肽激素原血漿濃度與慢性心力衰竭嚴重程度的關(guān)系[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1,5(7):881.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