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①探討CT薄層高分辨重建技術與常規(guī)CT對診斷顱底骨折具有優(yōu)越性,為臨床治療和法醫(yī)學鑒定提供直接依據。②CT薄層高分辨重建技術準確的定位為手術提供準確方向,確保術后療效,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作用。方法 93例顱底骨折患者中對86例符合入選標準患者,應用顱底CT 常規(guī)掃描, 再行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采用螺旋掃描方式, 掃描后對顱底薄層圖像數據進行超薄重建,選擇SSD和MPR技術進行顱底骨折的三維重建。采用SPSS18.0for windows統(tǒng)計學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以χ2檢驗進行檢驗。根據結果指導外科臨床治療。結果 顱底 CT 三維重建可直觀地了解顱底骨折實際大小、形態(tài)及周圍結構的解剖關系,明顯提高顱底骨折影像診斷的準確率,對顱底骨折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結論 隨著目前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和設備更新,螺旋CT將成為顱底骨折診治新的標準,同時3DCT成像技術的應用可立體直觀再現骨折情況,不受顱底各骨性凸起的偽影影響[15],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據。
關鍵詞:顱底骨折;三維重建;外科治療
顱腦創(chuàng)傷占全身創(chuàng)傷發(fā)生率第二位,顱底骨折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約占顱腦外傷的5%,傳統(tǒng)X線射片、常規(guī)CT檢查對顱底骨折的確診率不高,目前診斷仍主要以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為依據[1-2]?,F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93例顱底骨折患者,行顱底CT三維重建掃描,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入選標準 選取標準:有明確顱腦外傷史,有顱底骨折臨床癥狀、體征或合并有腦脊液耳漏和(或)鼻漏;排除視神經損傷患者或合并有顱內血腫及其它情況需急診手術的患者。
1.2臨床病例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93例顱底骨折患者中86例患者符合入選標準(其余患者為急診開顱,不納入其內),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齡14~62歲,平均年齡38歲,受傷部位:頂部4例,額部16例,顳部12例,額頂部12例,顳頂部42例。具有直接臨床體征的患者67例,包括:鼻腔、外耳道出血及漏液,顱神經損害,遲發(fā)性淤斑等;間接征象的患者19例,包括:常規(guī)CT掃描示額竇、篩竇積液,蝶竇積液,乳突氣房渾濁積液以及顱內積氣。
1.2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 層掃描機,均先行全部顱底CT 常規(guī)掃描,掃描層厚5~10 mm、螺距5~10 mm。①患者取仰臥位,頭擺正,使頭顱正中矢狀面與身體長軸平行,瞳間線與矢狀面垂直。②掃描側位定位相,以昕眥線(眼外眥至外耳孔)為基線向上掃描至頭頂,層厚8~10 mm,層距8~10 mm。如重點觀察后顱窩、橋小腦角區(qū),則后顱窩底與天幕之間區(qū)域用薄層掃描,層厚3~5 mm,層距3~5 mm。將以上原始軸位圖像、MPR 重建圖像及三維重建圖像相結合來觀察骨折的部位、走行方向及移位情況。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統(tǒng)計學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以χ2檢驗進行檢驗。所有檢驗均以P<0.05判為有差異性,以P<0.01判為有顯著差異性。
2結果
86例顱腦創(chuàng)傷患者中均有顱底骨折的臨床體征,顱底常規(guī)CT掃描顯示僅有26例顯示骨折線;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結果顯示80例明確骨折線,3DCT則有86例,可見CCT對于顱底骨折的直接征象檢出率較低,此外,使用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及3DCT均檢查到多發(fā)性骨折為42例,單發(fā)性骨折為38例;單側為64例,雙側為16例。CCT 掃描顯示前顱窩骨折14例、中顱窩骨折4例及后顱窩骨折8例;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檢查結果為48,24和12例;3DCT檢查結果為48,26和12例,CCT對于前和中窩骨折檢出率較低。此外,CCT與3DCT及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在積液及顱內積氣方面檢測率差別不大,而對于一些不易檢測到的骨折現象,3DCT及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對CCT有顯著性差異。
2.1其中積液為篩竇積液,蝶竇積液以及乳突積液。
2.2不易檢測的骨折癥狀 破裂孔部、視神經管、眶上裂部、蝶骨體中的蝶竇部及顳骨錐體內的腔隙等不易顯示出的骨折;及篩骨板、額骨眶部骨板、額竇骨板、蝶骨小翼等不易顯示出的骨折。
2.3治療及預后情況 入院后均按目前診療規(guī)范先行保守治療,如患側臥位、止血、營養(yǎng)神經、支持治療,有腦脊液漏者加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結合耳鼻漏的具體情況,采取脫水或補液治療等。以此為指導,在臨床進行針對性治療,均獲治愈或明顯好轉,其平均住院日為12 d;6例未行顱底CT三維重建患者,按診療規(guī)范進行治療,其平均住院日19 d;經比較行3DCT的患者住院時間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對外科治療方案的進行有指導意義。
3討論
顱底骨折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約占顱腦外傷的5%。顱底分前、中、后顱窩,階梯狀排列,有大量的血管、神經通過,顱底骨質薄厚不一,骨孔道走行方向不一,相互嵌插拼接,易發(fā)生骨折損傷,常規(guī)CT對顱底骨折的確診率不高,目前診斷仍主要以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為依據[1-2]。同時由于骨折線經常累及副鼻竇或乳突氣房,使顱腔和竇腔相通,導致腦脊液鼻漏、耳漏或顱內積氣,可引起顱內感染。CT檢查是診斷顱底骨折的首選方法[3],不僅可以顯示顱底骨折線,還可以提供間接征象,顱底骨折的間接征象包括額竇、篩竇積液,蝶竇積液,乳突氣房渾濁積液以及顱內積氣等。
在臨床診斷過程中,許多病例是先發(fā)現顱底骨折的間接征象,然后再找到骨折線的。我們知道,顱底骨壁密度高,各結構的密度差別大,其CT 值約+1000 Hu。在使用CCT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時,使用的層厚為5 mm 或10 mm,正是因為層面厚,會導致部分容積效應的影響大,最終會導致圖像偽影多[4]。因此,用CT常規(guī)掃描診斷顱底骨折比較困難,見圖1。
圖1 中a 為CCT影像圖,蝶骨大翼可疑線形透亮影,左側乳突和蝶竇積氣;b與c 中CCT掃描圖像,顱底骨折線模糊不清晰。
本組48例前顱窩骨折中,CCT掃描有14例顯示,顯示率僅為29.2%,而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顯示率為100%,兩者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中顱窩主要由蝶骨體、大翼和巖骨錐體等構成。蝶骨大翼構成中顱窩底的絕大部分,骨質厚薄不均,當外力直接作用后,暴力將傳導至底部會容易導致中顱窩底骨折。中顱窩底部有很多孔及裂隙,故而薄弱,容易引起骨折,而損傷會通過血管、神經,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5-6]。
在本組病例通過3DCT與CCT及薄層CT三維重建組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3DCT與CCT及薄層CT三維重建組掃描臨床直接、間接征象表現比較,見表2,結果表明CCT在靈敏度、檢出率等都較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低。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結果能夠清楚地檢測出患者骨折的情況,如多發(fā)性或是單發(fā)性、單側或是雙側。不僅如此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對于顱底骨折患者的間接征象的檢測也非常精準,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對于中顱窩骨折及前顱窩骨折顯示能力較CCT強,見圖2。
圖2 CCT及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掃描影像學比較
注:圖2中a 為CCT影像圖,蝶骨大翼可疑線形透亮影,左側乳突和蝶竇積氣;b為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影像圖顯示左側蝶骨大翼及蝶竇,左側壁骨折及左側顴弓骨折;c為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影像圖顯示篩竇、蝶竇、乳突積液及顱內積氣。
顱底CT三維重建均可見骨折形態(tài),檢查診斷的陽性率達100%,頭顱CCT掃描僅有26例顯示骨折線,而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結果為80例;可見3DCT較CCT而言對于顱底骨折直接征象的檢查有顯著性差異(P<0.01),使用3DCT對于顱底骨折的全面立體觀察有著重要的作用,3DCT對于顱底的多發(fā)性骨折及單發(fā)性骨折例數同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結果一致。此外,對于前顱窩、中顱窩及后顱窩骨折的檢測結果顯示,3DCT與薄層骨算法重建掃描結果僅在中顱窩骨折有2例差別,其余一致,相較于CCT來說,后顱窩骨折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而對于顱底骨折的間接征象研究顯示,CCT與3DCT及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在積液及顱內積氣方面檢測率差別不大,而對于一些不易檢測到的骨折現象,3DCT及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對CCT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2、圖 3。
圖3 CCT、薄層CT高分辨率技術及重建、三維重建影像圖(同1病例)
注:圖3 a CCT掃描 可見影像圖不清晰,b薄層CT掃描及重建較CCT而言,可清晰見右額眶骨折線,c 3DCT掃描結果顯示可直觀地反應骨折情況。
顱底CT三維重建,可重塑出顱底的清晰圖像,可以直觀、精確地顯示顱底骨折的立體形態(tài),直觀地看到顱底骨折線,使診斷更加明確,對于視神經損傷、眶上裂綜合征、面神經損傷,可以確定視神經管、眶上裂、面神經管有無骨折和骨折碎片卡壓,進而判斷是否有相應神經的手術減壓指征。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據,并對評估預后具有重要意義[9-10]。對于顱底骨折合并腦脊液漏需手術修補者,術前瘺口的精確定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之一,三維圖像是顯示瘺口的理想方法[11]。
顱底骨折診斷中骨折線的顯示為診斷顱底骨折的直接征象和可靠依據。顱底骨折線:多見于鞍背、斜坡、蝶骨翼、巖錐、眼眶壁等處。在前、后顱凹部的骨折線多為縱行, 在中顱凹者多為橫行。鞍背、斜坡、蝶骨翼處骨折多合并有蝶竇積血[12-14]。 本組數據提示高分辨率CT能夠發(fā)現傳統(tǒng)CT所不能發(fā)現的細小骨折,在額竇內壁線形骨折、乳突線形骨折和篩板凹陷性骨折等幾種類型骨折,方面的能力遠優(yōu)于傳統(tǒng)CT。因此能夠更清晰地顯示細微的組織結構及細小的骨折線,對骨折線的走向、范圍、寬度均能夠明確顯示,從而最大限度地減低顱底骨折的漏診率[12],提前進行干預,減輕后期并發(fā)癥。
總之,隨著目前醫(yī)療技術發(fā)展和設備更新,螺旋CT將成為顱底骨折診治新的標準,同時3DCT成像技術的應用可立體直觀再現骨折情況,不受顱底各骨性凸起的偽影影響[15],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據;通過骨折線的走向和形態(tài)[16-21],為顱底骨折臨床治療提供積極的干預措施,如抗感染治療方案的選擇、體位治療、脫水或補液治療、手術方案的選擇等,以達到提高療效及治愈率的目的,并能有效判斷預后,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良輔 現代神經外科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225.
[2]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15.
[3]C hagnaud C, Leluc O, Jaoua S, et al . Im aging of paranasal s inustrauma1[J].J Radiol, 2003, 84( 7/ 8 Pt2) : 923- 940.
[4]upta PK, Mahapatra AK, Lad SD. Posterior fossa extradural hematoma[J].Indian J Pediatr, 2002, 69(6):489-494.
[5] Leong JL, Batra PS, Citardi MJ.CT-MR image fus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kull base lesions[J].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6, 134(5):868-876.,
[6] Schel lhas KP, Deeb M ,Wilkes CH. 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 mography in maxillofacial surgical planning[J].Arch Ot 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8,114:438.
[7]柳澄.多層螺旋CT應用中3個混亂概念的澄清[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2,12(6):467-468.
[8]郭曉東,蔡祖龍,宋學坤,等.螺旋CT三維重建在顱底病變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1998,14(6):417-420.
[9]田志梁,雷子喬,韓萍,等.16層螺旋 CT 掃描及其圖像重組技術在頭面部外傷中的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7,26(2):182-184.
[10]王素梅,陳巨坤,蔡祖龍,等.三維重建對顱底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1998,6(3):169.
[11]靳松,崔世民,張蕾莉,等.螺旋 CT 三維重建在顱底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天津醫(yī)藥,2002,30(5):286-288.
[12]魏萍,李江濤.顱腦損傷患者中C T 掃描的診斷意義[J].中外醫(yī)學,2010,4:23-24.
[13]Zhang J, Levesque ME,Wilson CL, et al .Multimodzlity imaging of brain structures for st ereot actic surgery[J].Radiology, 1990, 175: 435.
[14]Roman Rouzier, Elisabeth Che?reau. Accuracy of diagnosis on CT scan of Surgicel1 Fibrill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blind reading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13, 169:397-401.
[15]Brown CV, Zada G, Salim A, et al. Indications for routine repeat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tratified by severity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Trauma,2007,62:1339-1345.
[16]Max JE.Thephenomeno1ogy of personality change due to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Neurospsychaiatry clin Neurosci, 2001, 13(2):161.
[17]袁尚賢.220例損傷導致精神障礙損傷程度的法醫(yī)學鑒定[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1,16(4):221.
[18]高北陵,劉仁剛,唐卓如,等.顱腦外傷后智力評估中偽裝壞的臨床資料分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1,9(3):148.
[19]蔣爭鳴,曹樂勝,姚力芝,等.后鼻孔鼻腔填塞治療前顱底骨折鼻大出血[J].創(chuàng)傷外科雜3志,2002,4(4):213.
[20]宋澤.顱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20例臨床分析[J].南通醫(yī)學院學報,2009,30:537.
[21]Shiomi N, Hirohata M, Miyagi T,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multiple traumas with severe facial injuary undergoing emergency endovascular treatment: significance of emergency embolization of the external carotidartery[J].No Shinkei Geka, 2005, 33:673.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