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總結老年口腔癌術后留置人工氣道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口腔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均行口腔癌根治術,對本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患者術后有2例發(fā)生肺部感染,有1例發(fā)生內套管堵塞,經及時處理,均未引發(fā)嚴重后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 對于老年口腔癌患者,術后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留置人工氣道的不適感,以利于術后恢復。
關鍵詞:人工氣道;老年口腔癌;護理
口腔癌患者在術后常需留置人工氣道,以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人工氣道是患者進行正常呼吸的重要通道,若護理不當就可能造成窒息、憋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所以做好老年口腔癌術后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尤為重要[1]。為總結老年口腔癌術后留置人工氣道的護理方法,本研究對78例口腔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口腔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齡62~81歲,平均為(68.3±3.9)歲。其中牙齦癌21例、舌癌28例、頰癌11例、口底癌12例、腭癌3例,唇癌3例,分別行牙齦癌根治術、舌癌擴大切除術、頰癌切除術、口底癌切除及整復術、腭癌切除術、唇癌切除術。本組患者均在術后常規(guī)留置人工氣道,留置時間1~5d,平均(72.3±3.6)h。
1.2方法
1.2.1術前健康教育 為了讓患者在術后能夠更好地配合護理、治療,減輕術后不適感,我科對患者實施了術前健康教育。術前,護理人員通過與醫(yī)生溝通,了解患者的手術方式,對于術后需進行氣管切開、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者,在術前就要向患者講解術后帶管的重要性及相關注意事項。為加深患者理解,我科采用了圖譜形式向患者講解置管方法、位置,讓患者了解到術后躁動容易導致氣管套管、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移位、脫出或扭曲,對氣道造成損傷。通過加強術前教育,以提高患者術后的治療依從性。
1.2.2鼻插管固定 使用縫線將鼻插管固定在患者皮膚上,再使用膠布將導管纏繞2周,最后將膠布交叉粘于鼻部。護士在交接班時,要準確記錄好鼻插管深度,更換膠布后,要再次確認插入深度。
1.2.3人工氣道護理 ①術后給予氣管切開套管處或氣管插管處氧氣吸入(1~2L/min),若患者心肺功能正常,氧飽和度>95%,可間斷性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或者暫停吸氧。在給予吸氧時,不能將流量調節(jié)過高,以免氧氣帶走氣道內過多水分,加快痰液結痂,堵塞氣道。②氣管切開術后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容易導致肺部感染,需每日清潔局部傷口,更換敷,預防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③在對患者進行吸痰時,要注意避開再造舌組織、口腔內切口。吸痰時,可由2人共同完成,1人協(xié)助照明、打開口腔,另1人負責吸痰。在患者出現(xiàn)嗆咳、聞及痰鳴音或氧飽和度降低時,應及時吸痰,吸痰的同時要觀察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壓、血氧及神志。④鼻氣管插管管徑較小、置管長度長、氣道阻力大,痰液難以吸凈、咳出,從而容易進入鼻插管內結痂,堵塞鼻插管。⑤定時對氣囊壓力進行監(jiān)測,確保氣囊壓力隨時維持在14cmH2O~24cmH2O之間,使氣囊保持適度充盈,以防氣囊漏氣。過去認為氣囊需定時放氣、充氣,以免氣囊壓迫,損傷氣管黏膜。但近年來有研究顯示[2],氣囊在放氣1h內,很難恢復對氣管黏膜的壓迫,同時局部血流也難以恢復,而目前所采用的高容低壓氣囊,不會對氣道粘膜造成明顯損害。⑥輔以叩背,叩擊時發(fā)出一種空而深的拍擊音則表示手法正確。
1.2.4口腔護理 術后,每日要對患者做3次口腔護理,口腔護理方法均選用沖洗法,由2名護理人員配合完成。在口腔護理前后,應使用生理鹽水對口腔進行沖洗,由1名護士使用針筒(20ml)將生理鹽水注入口腔,另1名護士則使用吸痰器將沖洗液吸凈。在進行口腔護理時,護理人員動作要輕柔,以免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并注意觀察口腔內部切口的愈合情況,若發(fā)現(xiàn)切口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yī)師進行相應的處理。
2結果
本組患者術后有2例發(fā)生肺部感染,有1例發(fā)生內套管堵塞,經及時處理,均未引發(fā)嚴重后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3討論
口腔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在全球的發(fā)病率位居第六[3]。據(jù)相關研究顯示[4]口腔癌的發(fā)生與年齡有著密切關聯(lián),年齡越大者,發(fā)生口腔癌的風險越高。對于口腔癌根治術后患者,做好氣道護理十分重要,若護理操作稍有不當,拔管延遲,就可能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延遲術后康復。
本組患者經過有效、正確的人工氣道護理,術后僅有3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肺部感染2例、內套管堵塞1例),及時處理后均痊愈出院。由此表明,對于老年口腔癌患者,術前加強健康教育,術后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患者留置人工氣道的不適感,以利于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王秋莉,叢玉清.65例老年口腔癌患者術后留置人工氣道的護理體會[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08(4):228-230.
[2]宋文亞.口腔頜面部腫瘤術后人工氣道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5):70-71.
[3]周建芳,楊志蘭,周蓓等.茶水與康復新液用于人工氣道病人口腔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21):2226-2227.
[4]宋維娜,宋桂芳,倪麗等.建立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干預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90-19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