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牙體牙髓病應用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上頜牙體牙髓病患者作為觀察組,給予所有患者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麻醉治療,同期收治的50例上頜牙體牙髓病患者為對照組,給予其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治療,觀察兩組麻醉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麻醉總有效率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82.0%;完全無痛患者占80.0%,顯著高于對照組58.0%,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臨床麻醉效果較好,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guān)鍵詞:阿替卡因;牙體牙髓??;局部麻醉
牙髓組織中分布有較為豐富的神經(jīng)纖維,其對疼痛及其他刺激反應較為敏感[1],在口腔科中患者在進行開髓以及拔髓治療過程中往往由于懼怕疼痛而依從性不高。故在臨床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中使用無痛麻醉技術(shù)是確保治療順利完成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2]。為探討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在那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我院于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頜牙體牙髓病患者中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上頜牙體牙髓病患者作為觀察組,給予所有患者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麻醉治療,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8.8±5.5)歲,共有患牙106顆;同期收治的50例上頜牙體牙髓病患者為對照組,均給予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治療,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19~41歲,平均年齡(29.1±5.4)歲,共有患牙76顆。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84)局部浸潤麻醉,采用專用加壓注射器以及配套的針頭根據(jù)患者具體患牙位置選擇在黏膜下或黏骨膜下進行注射。前牙可以在每個注射點給予0.2~0.5mL的麻醉劑量,后牙給予0.3~0.7mL的麻醉劑量。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常州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734)局部浸潤麻醉,具體操作步驟觀察組,前牙每個注射點給予0.4~2.0mL的麻醉劑量,后牙給予0.5~2.0mL的麻醉劑量。兩組患者均在麻醉注射5min后進行牙髓治療操作。
1.3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3] 麻醉效果完全:患牙感覺完全消失,無痛覺,可以順利完成操作;良好:患牙稍微有感覺,反應較為遲鈍,能順利完成操作;差:患牙感覺較明顯,感知到劇烈疼痛,患者需要加強忍耐或者無法繼續(xù)操作。總有效率為麻醉效果完全率和良好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時疼痛程度評價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完全無痛的有64例,占80.0%,對照組患者完全無痛29例,占58.0%,觀察組完全無痛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31,P<0.05)。
2.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麻醉總有效率為%,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牙齒硬組織疾病統(tǒng)稱為牙體病,牙體病廣義上也包括牙髓病。齲病是一種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是口腔主要常見病。牙髓病是指發(fā)生在牙髓組織中的疾病,主要包括牙髓炎癥、牙髓壞死以及牙髓退變[4]。由于牙髓組織被牙體硬組織所包繞,和外界進行聯(lián)系的途徑主要通過根尖孔以及側(cè)副根管。當牙髓發(fā)生急性炎癥時,血管會出現(xiàn)充血、滲出物積聚的現(xiàn)象,造成髓腔內(nèi)壓力增高,導致神經(jīng)受壓,加以炎性滲出物對其產(chǎn)生的刺激而使得疼痛極為劇烈。因此在對牙體牙髓病進行治療時使用無痛技術(shù)是確保操作順利實施的關(guān)鍵。
鹽酸阿替卡因是一種酰胺類局部注射麻醉劑,其能將沿注射部位神經(jīng)纖維的神經(jīng)傳導有效阻斷,進而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而復方鹽酸阿替卡因中的腎上腺素能收縮局部血管,對麻醉劑進入全身循環(huán)的過程產(chǎn)生延緩作用,使得局部組織濃度得以維持,同時亦能減少出血使手術(shù)視野清晰。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麻醉總有效率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82.0%;且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完全無痛的患者占80.0%,顯著高于對照組58.0%,效果較顯著,和陳敏[5]等人的相關(guān)報道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復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臨床麻醉效果較好,和利多卡因等麻醉藥劑相比有使用劑量小,局部浸潤麻醉起效較快,麻醉效果完全,患者疼痛小,使用安全等特點,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盧驍鵬,毛慶華,呂敏.復方鹽酸阿替卡因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26(15):46-48.
[2]黃玲.復方阿替卡因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麻醉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08(25):121-124.
[3]孫萍.阿替卡因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麻醉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0(28):52-54.
[4]王建.牙周病基礎(chǔ)治療研究進展[D].山東大學.2012,04(20):482-486.
[5]陳敏.不同麻醉藥物對牙體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1,63(33):52-5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