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焦慮和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隨機將64例乳腺癌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根據(jù)患者的心理反應及心理需求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使用SAS量表對兩組患者焦慮情況及手術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 干預組患者SAS量表評價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患者的術后滿意度例數(shù)多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焦慮情緒,有效地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心理干預;乳腺癌;焦慮;滿意度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fā)于40~60歲絕經(jīng)期女性。在中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1]。乳腺癌根治術是目前國內(nèi)治療乳腺癌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但是手術導致的乳房缺失使患者在術后的康復期面臨諸多問題,如身體缺陷、疾病本身、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等,對患者產(chǎn)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其生活質(zhì)量降低[2,3]。為了提高患者手術效果及生活質(zhì)量,針對患者心理問題進行心理干預在臨床實踐中十分必要,為了進一步了解心理干預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焦慮和滿意度的影響,對我科收治的94例乳腺癌手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12月在我院確診為乳腺癌需要手術治療的94例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組方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其中,干預組47例,年齡平均46.8歲:大專以上9例,高中15例,小學及初中14例,小學以下9例;其中行單側(c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32例,單側(cè)乳腺癌根治術15例。對照組47例,年齡平均47.2歲:大專以上8例,高中16例,小學及初中13例,小學以下10例;其中行單側(c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33例,單側(cè)乳腺癌根治術14例。兩組患者都已婚,在年齡,文化程度,及術式間比較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理,干預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法護理。
1.2.1術前護理 基層醫(yī)院手術室護士工作繁忙,無法保證每個手術都由巡回護士術前1d進行術前訪視。因此,實行專職護士訪視模式[4],先查閱病歷了解患者的病情,手術方案,進病房后首先進行自我介紹,態(tài)度溫和,應用患者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對患者提出的疑慮進行科學合理的解答,可向患者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術中的配合要領,術后身體放置的導管、引流管、附加儀器及注意事項等。將手術醫(yī)師和麻醉師的技術資料推薦給患者,使患者對手術的安全性有所了解。并列舉手術成功的范例,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對手術的信心。取得患者家屬或單位在經(jīng)濟上的支持,尤其重要的是要讓患者丈夫多與患者溝通交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來鼓勵患者,給患者以精神支持。
1.2.2術中護理 患者入手術室時巡回護士熱情、友善地迎接,仔細核對床號、姓名、手術部位,清點由病房帶到手術室的物品,讓患者感到醫(yī)務人員的認真負責;介紹手術間的布局、設備、麻醉方式,以消除患者對手術室的恐懼及神秘感,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注重安全、舒適護理,手術間溫濕度適宜,物品、設備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掩蓋,尊重患患者的隱私,減少不必要的暴露。跟患者交流時語氣要溫柔,囑其放松心情,愉快地面對手術。為患者進行操作前應給予解釋,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在操作時動作要輕揉,安置體位時要注意肢體不要受壓,隨時保持功能位,患側(cè)上肢外展,墊一長方形軟墊,與肩部同高,腋下墊一小軟枕。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要經(jīng)常檢查患側(cè)肢體外展的角度,防止手術醫(yī)生推擠患肢擱手架而導致過度外展造成肌肉和神經(jīng)的損傷。凡承擔手術配合的護士均應掌握所配合患者的病情觀察,做到心中有數(shù)。全程對手術護理風險因素實施預測、預備、預控,避免意外發(fā)生或臨場慌亂[5]。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靜脈輸液通路情況,術中減少手術部位的暴露,做好患者的保暖,患者術中輸液及沖洗均使用37℃的液體等,有利于促進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減少寒戰(zhàn)、躁動的發(fā)生率,縮短患者的清醒的時間[6]。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非全麻患者注意情緒變化,如心情過度緊張時應及時安慰,可握住患者的手或輕拍患者的肩膀,以示鼓勵,使患者感到被關心,而放松緊張心理, 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及良性情緒。手術結(jié)束后,應用溫水擦拭患者身上的消毒液及血漬,把衣服穿整齊,將各種引流管整理通暢,并貼好標示,替患者蓋好被子,在患者復蘇的過程中,巡回護士不離開手術室,以防止患者躁動而墜床或?qū)⒏鞣N管道扯出,患者完全清醒后,告訴患者手術順利完成,整理好患者攜帶的所有用物和手術醫(yī)生及麻醉醫(yī)生將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向責任護士交代手術中的情況及注意事項。
1.2.3術后護理 手術室專職護士或護士長術后次日下午訪視患者,先到護士站查看病歷,并與其責任護士了解患者回病房這段時間的病情,再探視患者。先自我介紹,說明回訪的目的,用贊揚性的語言表揚患者戰(zhàn)勝疾病積極配合手術,向患者說明手術很成功,詢問患者術后情況,針對患者的不適和疑問給予耐心解釋和撫慰,詳細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囑其放松心情,安心養(yǎng)病,并鼓勵患者保持積極心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早日康復。并對手術的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征求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的意見。手術室護士的訪視使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懷,內(nèi)心產(chǎn)生安全感,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情緒,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1.3評價方法 在心理護理干預開始前和手術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 評價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焦慮情緒,術后調(diào)查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
1.4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焦慮程度的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均存在焦慮情況,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后,SAS評價的結(jié)果顯示,干預組患者的焦慮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手術滿意度情況的比較 由表2可見干預組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乳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乳腺癌根治術的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狀態(tài)。分析乳腺癌患者焦慮的原因可能為:①與乳腺癌確診后恐懼、憂傷等不良情緒相關;②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乳腺癌根治手術作為一個重大負性生活事件可引起患者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致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③由于患者對手術缺乏了解,擔心麻醉及手術意外,懷疑手術效果,害怕術中及術后疼痛等原因造成;④擔心術后疾病復發(fā)及遠處轉(zhuǎn)移;⑤擔心術后體力難以恢復,女人的魅力下降或消失,生活質(zhì)量下降,造成夫妻感情不和,擔心手術費用過高得不到家人的精神及經(jīng)濟支持等;針對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研究證實,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的焦慮明顯減輕。還有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心理干預不僅能改善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況,也可使患者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等更加穩(wěn)定[7,8]。手術室護士通過術前訪視與術后回訪,與患者及家屬拉近了距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整個手術過程都陪伴在患者身邊,使患者處在較好的人文環(huán)境中,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和促進康復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的結(jié)果在乳腺癌的手術護理范疇內(nèi)印證了以上的普遍性研究的結(jié)果,也提示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行切實可行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曹偉新.外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84.
[2]何朝霞.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12A):3154-3155.
[3]許彬,郭濤,劉洪.乳腺癌術后輔助治療患者的心理干預教育體會[J].中國誤診雜志,2010,31:7643.
[4]賴英桃,何惠芬,彭玉紅,等.專職護士術前訪視新模式的實施[J].護理學報,2011,18(7A):37-39.
[5]魏革,左丹,胡玲,等.患者術中病情觀察指引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510-512.
[6]陳善桂,李元海.術后加強保暖對麻醉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5,19(8):1457-1458.
[7]馬翠萍.心理干預對圍手術期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98-100.
[8]朱雅飛.主動性個性化心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3,20(1):69-70.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