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冷沉淀被pool博士發(fā)現(xiàn),1964年首先應用凍融沉淀法從血漿中提取出來白色沉淀物。因富含F(xiàn)Ⅷ、Fg、Fn等凝血因子,而用于HA、Fg缺乏、凝血因子ⅩⅢ缺乏和vWD等出血性疾病治療,是現(xiàn)代成分輸血的一部分。因其純度不高,在生物體內半衰期短,在發(fā)達國家,除非無可先擇或緊急情況,并不考慮應用冷沉淀治療HA、vWD和FⅩⅢ缺乏等疾病。近年來,隨著臨床輸血技術快速發(fā)展,該項技術突破傳統(tǒng),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除用于手術后出血、嚴重外傷及DIC的治療,還有報道應用于深度燒傷、手術創(chuàng)傷、惡性腫瘤激發(fā)的口腔潰瘍等病的替代治療?,F(xiàn)將冷沉淀組成和作用機制,制備方法,規(guī)格與儲存,在臨床中的應用,輸注劑量及注意事項等研究進展綜述如下,以便冷沉淀制品能更好地服務與臨床。
1冷沉淀的組成和作用機制
抗血友病球蛋白(FⅧ)是由FⅧ促凝活性、FⅧ促凝抗原、FⅧ有關抗原和FⅧ有關的瑞斯托霉素輔因子(vWF:Rco)等組成的大分子復合物。可加速FⅩ活化,促進血小板聚集、血小板FⅢ的釋放和形成內源性凝血活酶,促進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激活加快。生物體內半衰期在8~12 h,變化較大。纖維蛋白原(Fg)由肝臟合成的,在凝血過程中,由凝血酶切除血纖蛋白原中的血纖肽A和B而生成的單體蛋白質。其含量增多可使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都加快。還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起到加快止血、改善微循環(huán)、防止出血的作用。纖維結合蛋白(Fn)又稱纖維連接蛋白,1974年國外開始研究發(fā)現(xiàn)的,廣泛存在于動物組織和組織液中,分子量約450 KD,由兩條相似的A鏈和B鏈組成的二聚體高分子糖蛋白。有促進細胞粘著、上皮細胞移行、纖維蛋白交聯(lián),抗感染、抑制細菌促進肉芽組織增生、提高白細胞活性、增強單核-巨噬細胞免疫調控功能,為上皮修復營造環(huán)境條件等多種生物活性。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FSF)即XⅢ因子存在于血小板及血漿中,經(jīng)凝血酶切除部分肽段后被激活為XⅢa。在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作用下,形成不同于軟凝塊的穩(wěn)定纖維蛋白網(wǎng),此網(wǎng)狀結構收縮,傷口邊緣彼此靠近,易于傷口閉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重要的血漿成分,正常人血漿中vWF約為10 mg/L。vWF與因子Ⅷ結合,作為載體起到穩(wěn)定因子Ⅷ作用,還能與血小板膜GPⅠb-Ⅸ復合物及內皮下膠原結合,介導血小板在血管損傷部位黏附,也能結合GPⅡb-Ⅲa,參與血小板聚集、止血過程。
2冷沉淀的制備有兩種方法[1]
2.1改良快速融化離心法 將新鮮FFP置室溫約5 min,待雙聯(lián)袋導管變軟后,置于2℃~6℃水浴箱融化,融化到1/2多時,將未融化的血漿捏散成碎冰塊加速其溶解,但若冰塊過大,會造成冷沉淀容量超標[2]。調控水溫,恒定在4℃繼續(xù)融化。約2 h后,尚存少許碎冰塊時取出配平,離心(3000 g 10 min)溫度0℃。下層(25±5)mL血漿和白色沉淀物即冷沉淀。
2.2水浴虹吸法制備方法 將新鮮FFP置室溫約5 min,待雙聯(lián)袋導管變軟后,置于2℃~6℃恒溫循環(huán)水槽中,空袋懸于水浴箱外且低于血漿袋,兩袋間產(chǎn)生一定高度落差。融化的血漿由于虹吸作用流入空袋中,剩余的20~30 mL即為冷沉淀。水浴虹吸法步驟精簡,人為因素影響小,所需儀器少而便宜。在1 h內虹吸法制備12袋冷沉淀,F(xiàn)Ⅷ回收率均數(shù)為64.17%,明顯高于普通水浴箱[3]。因此虹吸法制備冷沉淀逐步變得越來越流行。
3規(guī)格與效期
國內1 U冷沉淀由400 mL全血制成,約(25±5)mL/袋,主要含有FⅧ≥80 IU[4]、Fg≥150 mg、vWF、Fn、因子ⅩⅢ等。理論上講冷沉淀與FFP相比,F(xiàn)g活性增加了15~20倍,F(xiàn)Ⅷ活性增加了10倍,F(xiàn)ⅩⅢ活性增加了4.5倍。血漿冷沉淀制備好后應盡快置入-50℃血漿速凍箱,1 h速凍成型后,移入-20℃以下冰箱保存,血漿貯存溫度對冷沉淀保持FⅧ活性有很大影響,-80℃以下貯存的血漿,F(xiàn)Ⅷ活性幾乎沒有變化[1]。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30℃冰箱凍存,冷凍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使用之前,有效期從采血之日起為1年。
4輸注劑量及注意事項
4.1輸注冷沉淀可能傳播疾病或產(chǎn)生不良免疫反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使用時必須注意其用法和用量[5]。常用劑量1~1.51 U/10Kg體重,大劑量15 mg/Kg體重。輸注前15 min速度應≤15 mL/min,輸8 U至少需要30 min。因冷沉淀粘度較大,輸注時可加少量生理鹽水稀釋,避免凝集堵塞針頭。輸注冷沉淀后對患者凝血狀態(tài)評估非常重要,可以預測后續(xù)使用劑量。
4.2輸注注意事項
4.21冷沉淀融化時,應<37℃,10 min內完成,融化過程中須不斷輕搖,避免局部溫度過高。因FⅧ不穩(wěn)定易喪失活性,融化后應在4 h內盡快輸用,未及時輸注不可重新凍存。研究表明冷沉淀融化后FⅧ活性在6 h,12 h,24 h的衰減為22%,41%,43%[6],48 h后下降約40%,說明FⅧ的半衰期為12~24 h[7]。而V因子,F(xiàn)g和其他穩(wěn)定凝血因子則不受影響[8]。融化后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輸入,30 min內輸注完畢。冷沉淀溶解后為澄清或略帶乳白,允許有微量細小的蛋白顆粒存在,如有大塊不溶物應停止使用。
4.22冷沉淀以血型相同或相容輸注為佳,不需做交叉配血試驗。輸注副作用較少,少數(shù)可發(fā)生過敏反應。輸注前可口服苯海拉明25 mg或靜脈輸注氫化考的松50 mg。應用血型不同的冷沉淀常發(fā)生溶血反應。大劑量一次性應用冷沉淀應防止肺水腫,心功能不全者尤為注意。
5冷沉淀的臨床應用
5.1先天性或獲得性Fg缺乏癥 臨床表現(xiàn)為PT、APTT顯著延長,TT延長或完全不凝固,但須除外有抗凝物質存在。對創(chuàng)傷、燒傷、白血病和肝功能衰竭等所致Fg缺乏,輸注冷沉淀可明顯改善預后,能夠快速提高外傷早期Fg和vWF濃度,且優(yōu)于普通的Fg濃縮劑。
5.2治療HA(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癥) 血漿冷沉淀中含有豐富的FⅧ、Fg、vWF等,主要用于兒童及輕型成人HA出血的預防和治療,但長期應用可產(chǎn)生FⅧ:C抗體,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有報道臨床上50%的冷沉淀是用于心血管和胸外科手術的,對預防和治療血友病患者的外科手術出血有顯著效果。目前因其存在安全問題而正轉向重組產(chǎn)品,但重組產(chǎn)品價格昂貴在發(fā)展中國家廣泛應用不大可能,可以預見這將是治療大多數(shù)血友病患者的發(fā)展方向[9]。
5.3用于治療血管性血友?。╲WD) vWD時,血漿中vWF缺乏或缺陷,臨床表現(xiàn)為出血和出血時間延長。推薦的冷沉淀使用劑量是1U/10Kg體重[10]。冷沉淀是vWD替代治療最理想制劑,在vWD對DDAVP的治療沒有反應或有出血危險時,冷沉淀就是一個二線選擇,但對有循環(huán)超負荷者要選用FⅧ濃縮劑。
5.4凝血功能障礙并發(fā)DIC 嚴重創(chuàng)傷或大手術等原因造成大出血時,大量血小板和多種凝血因子被消耗。搶救過程中往往會輸入較大劑量代血漿以補充血容量,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進一步稀釋引發(fā)凝血障礙。將冷沉淀、FFP和血小板配合輸注,補充大量血小板的同時提高血循環(huán)中Fg、FⅧ等凝血因子含量,糾正患者凝血功能。有文獻報道,急性大出血的患者輸用冷沉淀聯(lián)合單采血小板后凝血指標顯著改善,24 h有效止血率達82.3%[11]。止血效果更為顯著,充分克服了凝血障礙的弊端,重建凝血機制,防止DIC[12]進一步發(fā)生。
5.5用于惡性腫瘤激發(fā)口腔潰瘍 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口腔潰瘍發(fā)生率為100%,潰瘍面愈合緩慢。且免疫功能低下,可導致創(chuàng)面真菌感染,嚴重影響健康和身存質量。使用血漿冷沉淀制劑涂抹后,在創(chuàng)面形成纖維蛋白膜,對潰瘍創(chuàng)面有機械性牽拉作用,促使創(chuàng)口收縮,對腫瘤患者放療后口腔潰瘍面愈合有明顯作用。同時膜的形成起到隔絕作用,阻止病原菌侵入,減少了感染機會。
6應用進展
近年來,一種用冷沉淀、人凝血酶、牛抑肽酶、氯化鈣和血小板等混合制成的纖維蛋白膠,被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中,被證明是一種良好的生物止血劑,可用于器官移植術減少內臟出血,用于腹腔鏡手術中可以減少腸粘連。在心臟外科手術中自體冷沉淀制備成的止血膠明顯好于傳統(tǒng)的纖維蛋白膠。臨床應用冷沉淀往往需要多人份,大劑量,增大了經(jīng)血傳播疾病和白細胞同種免疫的發(fā)生頻率,因此加強血液檢測,病毒滅活和濾除白細胞就相當重要。目前也有探討研究[15]病毒滅活冷沉淀制備凝血因子的可行性。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一種高純度的、高質量的凝血因子濃縮劑或基因重組產(chǎn)品將逐步代替冷沉淀在臨床中的位置。
參考文獻:
[1]高峰.臨床輸血與檢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9-140.
[2]孫紅霞,陳英.冷沉淀制備的控制環(huán)節(jié)[J].醫(yī)學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2007,4(12):81.
[3]孫森,杜濱,許雷.虹吸法制備冷沉淀的關鍵控制點[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8,3(22):109.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469-2001.
[5]周立紅.冷沉淀的應用現(xiàn)狀[J].臨床血液學雜志,2004,1(1): 43-44.
[6]李福照,探討新鮮冰凍血漿融化后不同放置時間凝血因子的變化[J].臨床醫(yī)學2009,29(8):31-32.
[7]張遠鵬,羅紅林,王麗. 凝血因子Ⅷ在FFP過程中受時間和溫度的影響[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2001,11(1):82.
[8]聶永海,廖健鋒,付涌水,等.不同保存溫度對血漿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9):882.
[9]Farrugia A.Evolving perspectives in product safety for haemophilla [J]. Haemophilla,2002,8(3):236-243.
[10]Gootenberg JE.Factor concentrates for treatment of factorⅩⅢ deficiency [J].Curr Opin Hematol,1998,5(6):372-375.
[11]楊孝順,王桂華,朱妹媛,等.冰凍單采血小板與冷沉淀聯(lián)合輸注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 2007,9(4):343-344.
[12]王雁,王守喜.冷沉淀用于搶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J].臨床薈萃,2001,5(2):231-23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