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血管性癡呆的原因及其臨床特征。方法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根據患者病情分為血管性癡呆(VD)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進行CT檢查和MRI檢查,對比分析檢查結果。結果 VD組患者額葉、顳葉、頂葉皮層下等部位梗死率明顯較高,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D組腦梗死平均面積和白質病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腦梗死比例、腦梗死面積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MMSE)評分呈正相關性。結論 腦梗死、梗死面積與腦白質病變與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可以此作為臨床診療的重要指導。
關鍵詞:老年血管性癡呆;CT檢查;腦梗死;臨床特征
老年血管性癡呆(VD)的臨床診療難度較高,有報道顯示,VD的發(fā)生與進展和腦血管病之間有密切關系,深入研究老年血管性癡呆發(fā)生原因,有助于提升患者預后,采取針對性防治策略,提升患者生存幾率和生存質量。為分析老年血管性癡呆的原因及其臨床特征,本次研究選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納入研究患者均經過臨床確診符合CCMD-Ⅲ所規(guī)定的臨床診斷標準,病癥主要以房產、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為主。VD診斷標準:臨床病史問詢、神經系統(tǒng)檢查、腦CT檢查結果顯示支持腦血管病變的診斷;患者腦血管病變3月后出現反應遲鈍、智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等癡呆癥狀;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評分根據患者接受教育程度采用≤17分、≤20分、≤24分三個標準進行篩選;排除精神障礙、智力障礙、多臟器衰竭、顱腦損傷或其他占位性病變等[1]。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臨床分型,其中血管性癡呆(VD)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50例,分別定為VD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60~78歲,平均(63.2±4.1)歲;VD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0~78歲,平均(63.5±3.9)歲;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CT檢查和MRI檢查。CI儀器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新雙排螺旋CT SPIRIT掃描機,分別實施平掃和強化掃描,MRI儀器選用德國西門子Magnetom symphony M 1.5T超導全身磁共振機,造影劑使用歐乃派克,劑量視具體造影要而定,采用人工智能觸發(fā)掃描。根據掃描圖像質量選定重建,重建模式包括VR、MIP、MPR等,顯示患者病變情況,對懷疑病變部位進行多時相觀察。圖像評價:要求所有圖像均能夠清晰顯示。由放射科經驗豐富的醫(yī)師對圖像進行分析和篩選,評價圖像質量。根據檢查結果記錄患者腦梗死情況、病變位置情況等,分析老年血管性癡呆原因。
1.3統(tǒng)計分析 臨床數據分析處理均應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7.0,均數標準差以(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F檢驗,以P<0.01為檢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MRI檢查梗死率對比情況見表1。對比結果顯示VD組患者額葉、顳葉、頂葉皮層下等部位梗死率明顯較高,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部位梗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CT診斷結果見表2。對比結果顯示,VD組腦梗死平均面積和白質病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腦梗死比例、腦梗死面積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MMSE)評分呈正相關性(r=0.947,P<0.05;r=0.462,P<0.05)。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認為其與多種機制相關,腦部缺血缺氧癥狀會導致腦組織壞死或小血管硬化等惡性病癥,導致患者出現VD臨床癥狀和體征,干擾認知功能[2]。應用CT和MRI檢查,能夠為VD的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提供依據,本次研究結果證實VD組患者額葉、顳葉、頂葉皮層下等部位梗死率明顯較高,說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這些部位的梗死有密切關系。VD患者的嚴重程度與腦部病灶容積關系密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VD組腦梗死平均面積和白質病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腦梗死比例、腦梗死面積與患者精神狀態(tài)評分呈正相關性,說明這些因素與VD發(fā)生關系密切,可作為臨床指導診療的重要依據[3]。
綜上所述,腦梗死、梗死面積與腦白質病變與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可以此作為臨床診療的重要指導。
參考文獻:
[1]毛善平,葉心國,毛小平,等.從卒中到VD的動態(tài)CT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23(3):234-235.
[2]耿德章,方圻,陳可冀,等.中國老年醫(yī)學(上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893-894.
[3]盛樹力.老年性癡呆及相關疾病[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109-110.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