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診斷方法及治療措施,觀察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患者采用內科禁食、抑酸、止血、補液等治療。結果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可通過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及內鏡或鋇餐等輔助檢查手段獲得確診;除內科常規(guī)治療外結合鏡下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方式可以明顯提高治愈率。結論 重視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積極有效的治療,應與多個科室的密切協(xié)作,注重治療的時效性。
關鍵詞: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科治療;臨床分析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r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 inal 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靜脈曲張性病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膽管的出血和胃空腸吻合術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發(fā)病率0.15%,病死率為6%~10%[1]。本文對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經急診內科綜合診治的84例ANVUGIB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84例,其中男62例,女22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56.5±4.5)歲。均經上消化道鋇餐及上消化道內窺鏡鑒別排除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排除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變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藥物(如鐵劑、鉍劑等)和食物(如動物血等)引起糞便發(fā)黑,均為首次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2臨床表現(xiàn) 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嘔血、黑便癥狀及頭暈、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降低等周圍循環(huán)衰竭征象,出血量小于500ml者30例,出血量500ml~1000ml者45例,大于1000ml者9例,在出血24h之內接受急診內鏡檢查者80例,4例在出血48內接受急診內鏡檢查。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監(jiān)測出血體征,緊急評估危險系數(shù),鑒別出血病因,所有患者均采取內科禁食、抑酸、止血、補液等對癥支持治療,常規(guī)內鏡檢查和治療,有必要行選擇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療。胃鏡檢查及治療方法:84例中行胃鏡檢查明確者76例,拒絕內鏡檢查或有禁忌證者行上消化道鋇餐檢查5例;3例外科手術后確診。
1.4診斷標準[1] ①患者出現(xiàn)嘔血、黑便癥狀及頭昏、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降低等周圍循環(huán)衰竭征象,可診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②內鏡檢查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但在上消化道發(fā)現(xiàn)有出血病灶,ANVUGIB診斷可確立;③部分患者出血量較大,腸蠕動過快也可出現(xiàn)血便,癥狀不嚴重,此類患者不應漏診。
1.5實驗室檢查資料 包括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血小板計數(shù)(PLT)及最高血尿素氮(BUN)值、內鏡下表現(xiàn)及內鏡下的治療情況及伴隨的其他系統(tǒng)疾病,活動性出血或重度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患者應檢測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監(jiān)護,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jié)炎、慢性阻塞性肺?。–OPD) 等。并詳細記錄其治療、轉歸情況及住院時間等。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分析采用t檢驗。
2結果
2.1疾病狀態(tài)判斷方法 本組84例ANVUGIB患者中,疾病狀態(tài)低危狀態(tài)75例,占89.3%,高危狀態(tài)9例,占10.7%,疾病狀態(tài)判斷方法見表1。
2.2治療效果 本組84例ANVUGIB患者中,顯效56例(66.7%),有效20例(23.8%),無效8例(9.5%),總有效率90.5%,無死亡病例。
2.3病因分析 84例患者中急慢性胃黏膜病變40例,占47.6%,其中與服用NISID相關者20例;消化性潰瘍病24例,占28.5%;上消化道惡性腫瘤15例,占17.8%,上消化道良性腫瘤2例;應激性潰瘍3例。
3討論
ANVUGIB最常見的病因為消化性潰瘍、應急性胃黏膜病變、腫瘤等。隨著內鏡技術、影像技術及介入技術的逐步提高,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達到了新的水平[2]。但獲取準確全面的臨床資料仍是臨床診斷的起點,準確全面的采集病史、規(guī)范體檢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是提高診斷水平的前提。
內鏡檢查是病因診斷中的關鍵檢查,內鏡檢查可及時準確地判斷出血位置。①內鏡檢查的時間宜在出血后24~48h內進行,并備好所有的止血藥物、器械及急救設備。②內鏡檢查時應仔細檢查賁門、胃底部、胃體垂直部、胃角小彎、十二指腸球后這些部位是易遺漏病變的區(qū)域。③發(fā)現(xiàn)有2處以上病變者,需判斷哪個是出血性病灶。④胃鏡操作者需操作輕柔,避免患者劇烈的惡心、嘔吐誘發(fā)再次出血。
總之,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急癥,及時有效的診治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其診斷、治療涉及臨床多個學科,需要經驗豐富的急診科、消化內科、外科、放射介入科醫(yī)師的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張澍田,王擁軍.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思路[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8,28:(3):161-164.
[2]黃永輝,林三仁.內鏡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5,24(8):569-570.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