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腺樣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用于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治療效果的分析。方法 將收集到的2012~2013年我科的50例(共60耳)分泌性中耳炎(雙耳16例,單耳34例),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一個對照組,一個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5例,觀察組25例。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鼓膜切開手術方法,而觀察組使用腺樣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進行治療,術后對他們進行隨機訪問1~24個月,進一步探索他們病情的改良情況,對他們進行檢查,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治愈40耳,好轉20耳,其中對照組治愈10耳,好轉20耳,觀察組治愈24耳,沒有一個傳統(tǒng)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治愈率高達80.0%(24/30)。結論 腺樣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對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治療效果確定,安全度高,并發(fā)癥比傳統(tǒng)的方法少等優(yōu)點。
關鍵詞:腺樣體低溫;離子消融術;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因為咽鼓管不通暢或者是因為異物阻塞后,引起鼓室負壓而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癥狀?;颊咄ǔJ浅霈F(xiàn)耳悶、聽力下降等常見的癥狀,冬春季多發(fā),是小兒常見的聽力下降原因之一,同時也是這種疾病難于治愈的原因[1]。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已經(jīng)形成的肥大腺體。本次實驗研究選擇的對象共有50例,都是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兒童患者,其中25例給予采取腺樣體低溫離子消融術進行治療,現(xiàn)將相關資料和數(shù)據(jù)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選取對象50例(共60耳),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年齡范圍為2.5~12歲,平均年齡為(6.2±1.5)歲。病程約為6個月~3.8年。手術前經(jīng)過檢查發(fā)現(xiàn),純音聽閥和聲導抗檢查都可以看出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進一步使用鼻內鏡檢查發(fā)現(xiàn)腺樣體肥大。
本次實驗中按同等比例分布,對照組25例(30耳),患兒年齡2.5~11歲,平均年齡為(5.88±1.08)歲;其中20例患兒為單耳病變,5例為雙耳病變;首次患病21例,反復發(fā)生4例;病程在0.4~3.7年,平均為(1.87±0.57)年;有耳堵塞感、耳鳴共17例,有夜間打鼾12例,膿性流涕2例,4例患兒無明顯的臨床癥狀。
觀察組25例(30)耳,患兒年齡在2.5~12歲,平均年齡為(6.35±1.12)歲;其中20例患兒為單耳病變,5例為雙耳病變;首次患病20例,反復發(fā)生5例;病程在6個月~3.8年,平均為(1.95±0.18)年;有耳堵塞感、耳鳴共16例,有夜間打鼾11例,膿性流涕3例,5例患兒無明顯的臨床癥狀。
兩組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條件完全相同,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具有可比性,無明顯的差異(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的操作方法 使用的是低溫等離子系統(tǒng)和高清的顯像系統(tǒng)。從口部做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并充分保護患兒的口咽部,從雙側前鼻孔插入硅膠導尿管,從口牽出,并使用血管鉗對導管做固定,對軟腭做牽拉,并充分地暴露鼻咽部,對手術的患者使用鼻內鏡對鼻咽部暴露,觀察腺體、后鼻孔等組織。隨后使用低溫等離子系統(tǒng)對其鼻咽部進行手術處理,并利用低溫等離子射頻刀做切割,從腺樣體下部開始,從側部向中逐漸消除腺樣體,從中央想周圍做逐層消融,并盡量對后鼻孔、咽鼓管周圍腺體做消融,并及時將組織吸除,保持手術視野的清晰。有小的出血點要注意給予凝血。鼻孔上部分腺體不要消融過深,防止引起出血。但是手術中,我們要注意保護其他鼻部組織,整個手術順利操作完成的時間是8 min左右。
1.2.2對照組治療方法采用鼓膜切開手術 患兒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并注意保護鼓室內壁黏膜,并在鼓膜切開后對鼓室內液體吸凈。
1.3效果評定 痊愈的指標是:滲出液消失,聽力行為恢復,光錐正常,再者是鼓室圖轉為A型。好轉的指標是:滲出液減少,聽力行為得到好轉,光錐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再者鼓室圖為B或是C。無效的指標是:滲出液仍然很多,臨床現(xiàn)象基本沒有變化,聽力尚未恢復,鼓室圖仍為B型。
同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感染、鼓膜穿孔、鼓膜鈣化及耳漏。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采用的是SPSS13.0,對它們進行t檢驗進行計量檢測,然后再進行計數(shù)統(tǒng)計χ2檢驗,P<0.05,所以此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治愈80%,對照組治愈33.3%,并且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聽力明顯改善,聽力改善后緩解的時間也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另外觀察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只有一個并發(fā)癥,對照組4例,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兒童的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疾病,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與咽鼓管功能障礙、免疫反應和感染等因素有關,是導致兒童聽力損失的主要疾病,且由于發(fā)育期間的聽力損失,會引起患兒心理發(fā)育的障礙等情況發(fā)生,且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對疾病的表達能力較差,所以容易引起誤診和漏診的情況出現(xiàn)[2]。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發(fā)生機械性阻塞、肌肉收縮無力、咽鼓管軟骨彈性差等均可能會引起此疾病的發(fā)生。此外,感染、免疫反應、急性中耳炎使用抗生素不當?shù)纫矔饍和置谛灾卸椎陌l(fā)生[3]。
目前臨床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較多,且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治療規(guī)范,均為綜合治療的方法。由于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較多,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況,導致咽鼓管器質性狹窄等,因此需要給予抗生素及抗組胺藥物等,多使用激素鼻噴等,容易導致各種不良反應[4]。
肥大的腺體直接切除是我們傳統(tǒng)使用的經(jīng)典方法,距離今天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歷史了[5],雖然也取得了比較好的臨床療效,但是它具有一些并發(fā)癥和易于殘留一些難于除去的組織和操作視野不是很清晰的缺點,從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知道腺樣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時通過形成一些等離子的薄層,再將離子加速,能量的傳遞,最后使目標組織分解成小的碎片,最后直到它們的脫落死亡[6]。它的操作溫度很低,所以對人體的傷害較小,易于手術后的恢復[3-5]。
在本次實驗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愈率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中觀察組患者的聽力恢復為70%,4例患者明顯改善,20例患者治愈,癥狀緩解時間平均為12 d,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并發(fā)癥也非常的少,觀察組患者僅發(fā)生1例感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這次試驗中所收集的樣品數(shù)量不是很多,所以不一定能反映總體情況,因此要更加準確的證明它的療效,我建議還需要進一步的收集更多的樣品進行分析。
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還要注意,對腺體的切除要注意把握切除的范圍,對周圍組織損傷要盡量小,并盡量對腺體樣病變組織做切除,將鼻咽部阻塞解除[7-8]。尤其對腺體樣下緣靠近口咽部腺體組織,防止引起創(chuàng)面出血;熟練地掌握手術技巧,了解腺體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血供。
總之,腺樣體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在治療兒童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具有很少的并發(fā)癥,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郭億蓮,孫一帆,張麗娟,等.中耳共振頻率測試在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診斷中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2,33(16):2452-2454.
[2] Cole, L. K..Primary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Cavalier King Charles spaniels. (Special Issue: Otology and otic disease.)[J].The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2,42(6):1137-1142.
[3]張慶豐,佘翠萍,李大偉,等.低溫等離子射頻扁桃體部分切除術治療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3):114-116.
[4]牛廣憲,劉敏,張華,等.腺樣體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療效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4):416-417.
[5]Marko Velepic,Radan Starcevic,Marta Bonifacic et al.The clinical status of the eardrum: An inclusion criter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1,75(5):686-690.
[6]程隨濤,徐皓,秦萍,等.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86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2):240-241.
[7]徐楊斌,李海燕,程道俊,等.低溫等離子消融腺樣體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12):318-319.
[8]王世軍,魏曉麗,李江華,等.鼻內鏡引導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腺樣體肥大46例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12):1333-133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