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肺炎支原體(Mp)感染和肺炎衣原體(Cp)感染對小兒慢性咳嗽的關系,為小兒慢性咳嗽的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兒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組,并將其他60例兒童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兒進行血漿檢驗,檢驗的內容主要是Mp和Cp的特異性以及IgM的抗體,并對兩組患兒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60例小兒慢性咳嗽患兒因Mp感染的有33例,所占比例為55%,因Cp感染的有12例,所占比例為20%,還有5例是同時受到Mp和Cp感染的,所占比例為8.33%。而在對照組中,只有6例Mp感染和2例Cp感染,所占比例僅為10%和3.33%,沒有Mp感染和Cp感染同時發(fā)生的病例出現(xiàn)。對比兩組的感染率,研究組的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慢性咳嗽與Mp感染和Cp感染具有密切關系,在治療時應采取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小兒慢性咳嗽
在兒科的門診治療中,小兒慢性咳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1]。該病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但是肺炎的支原體感染和肺炎的衣原體感染是引發(fā)該病的重要原因,在臨床的診治中應引起注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兒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組,并將其他60例沒有咳嗽癥狀的兒童作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為1.2~14歲,平均年齡為(7.8±3.6)歲;其中1~3歲23例,4~6歲25例,7~14歲12例,本組患者均沒有咳嗽癥狀。研究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為1.5~14歲,平均年齡為(7.3±2.5)歲;其中1~3歲20例,4~6歲26例,7~14歲14例,本組患者病程均超過21d,且都有咳嗽癥狀。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120例患兒在入院時就進行常規(guī)的血樣檢測,對患兒的蛋白反應進行測定,然后安排患兒進行胸部的X線拍片檢驗,對患兒進行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的IgM檢測和PCR檢測[2]。對患兒進行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IgM檢測具體的操作為:在患兒入院大當天抽取2ml的血樣標本,然后使用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IgM抗體的ELISA試劑盒,使用450nm的波長進行酶標儀檢測。對患兒進行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PCR檢測具體的操作為:將標本中的咽拭子留取下來,然后使用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的PCR熒光試劑盒進行檢測,對比陽性和陰性的結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當P<0.05時,則表明每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60例小兒慢性咳嗽患兒因Mp感染的有33例,所占比例為55%,因Cp感染的有12例,所占比例為20%,還有5例是同時受到Mp和Cp感染的,所占比例為8.33%。而在對照組中,只有6例Mp感染和2例Cp感染,所占比例僅為10%和3.33%,沒有Mp感染和Cp感染同時發(fā)生的病例出現(xiàn)。對比兩組的感染率,研究組的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慢性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很多,例如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本身的疾病或者是食物反流等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患兒咳嗽,還有一些患兒也有可能是受到了的外部環(huán)境或者是精神的刺激,出現(xiàn)了一些精神性咳嗽[3]。在大量的門診治療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兒慢性咳嗽的主要致病因還是呼吸道的感染,常見的感染源就是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和結核[4]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炎的支原體感染和衣原體感染。目前,由肺炎的支原體感染和肺炎的衣原體感染導致的小兒慢性咳嗽已經呈現(xiàn)出了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本次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研究組的60例患兒中,4~6歲這一年齡段的患兒有26例,數(shù)量最多,其次就是1~3歲的患兒,有20例,而7~14歲的患兒數(shù)量最少,只有14例。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年齡較小患兒的呼吸系統(tǒng)功能和免疫功能發(fā)育還不成熟所導致的。其中子所以4~6歲的患兒比1~3歲的患兒更多,則是因為該年齡段的患兒和外界接觸的機會更多,再加上呼吸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發(fā)育還不健全,所以更容易受到感染而患病。
同時,在本次研究的結果中,研究組肺炎支原體感染和肺炎的衣原體感染的比例分別為55%和20%,和對照組的10%和3.33%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種結果就表明,小兒慢性咳嗽和肺炎的支原體感染、肺炎的衣原體感染具有很大的關聯(lián),是導致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
根據(jù)已有的研究證明[5],肺炎的支原體會對人體的起到造成損傷,主要的原因如下:①肺炎支原體表面存在P1蛋白,這種蛋白會和氣道的上皮細胞進行結合,從而影響纖毛的運動模式的分泌物堆積。②肺炎支原體會依附在呼吸道的上皮細胞中,從而對黏膜的上皮造成損害。同時它還會利用黏膜上皮細胞中的神經氨酸受體產生一種過氧化氫的有毒物質。③因為肺炎支原體會在氣道粘膜的表面進行繁殖,隨意也會影響細胞的營養(yǎng)吸收,對細胞的新陳代謝產生不利影響。雖然在臨床上,肺炎的支原體感染可能只會出現(xiàn)比較輕微的咳嗽癥狀,但是卻會導致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混亂,最終發(fā)展成為慢性咳嗽。
同時,肺炎衣原體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也很高,而且能夠長期潛伏在呼吸道中,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它能夠在人體釋放一種氧自由基,②肺炎衣原體會依附在支氣管的黏膜上皮細胞中,對纖毛造成損害,會在氣道內引發(fā)比較強烈的高反應。③肺炎衣原體還能夠促使免疫細胞釋放一種炎性因子,尤其是巨噬細胞和Th細胞。④肺炎衣原體還能對干擾素基因的表達進行抑制,從而使呼吸道和血液中的干擾素水平下降,加重炎癥。所以肺炎的衣原體和其支原體一樣,出可能讓起到產生炎癥之外,還會引發(fā)免疫性的炎癥表現(xiàn)。
總而言之,我們在對小兒慢性咳嗽患者進行診斷時,首先應該進行常規(guī)的Mp和Cp抗體檢查,為病情的診斷提供依據(jù),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孫愛玲,劉麗平,戴寶泉.小兒慢性咳嗽與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感染的關系探討[J].醫(yī)學綜述,2009,19:2876+3041.
[2]蔡艷,羅澤民,謝成彬,等.108例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原學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9,11:1675-1677.
[3]于景云,高文麗,孫利群,等.慢性咳嗽患兒與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抗體感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01:62.
[4]農棉外.肺炎支原體感染致小兒慢性咳嗽42例臨床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11,02:30.
[5]姚宇楓.兒童慢性咳嗽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1,24:3748-3749.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