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肌病患者采取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接受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的32例患者,針對其臨床護理措施進行回顧性探析。結果 本組32例患者均采取DDD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心肌活檢以及左室與冠狀動脈造影等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后,配合周密的護理干預,全部患者均在14d后病情恢復穩(wěn)定,得到有效控制出院。結論 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操作比較復雜,周密的護理干預是保證手術成功、術后療效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心肌病;多項心導管;介入術護理
心肌病常伴有嚴重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癥狀[1],隨時會出現(xiàn)猝死的危險。臨床治療中多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同時,結合左室與冠狀動脈造影、DDD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心肌活檢等多項診斷,及治療性心導管介入術聯(lián)合治療,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F(xiàn)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接受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的32例患者,進一步總結臨床護理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接受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的32例患者,其中包括14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年齡均在34~62歲,平均年齡(50.63±3.84)歲。查體:體溫(36.4±0.5)攝氏度,脈搏90次/min左右,血壓水平(90±4)/(67.2±3.2)mmHg,未聞、病理性雜音,心音中等。心電圖檢查:顯性預激綜合征、竇性心律。超聲心動圖檢查:室間隔心肌、心尖部變薄,表現(xiàn)瘤樣膨出,并且心功能不全。全部患者均接受抗心律失常、擴血管、利尿以及強心等對癥治療,同時在住院6 d后采取左室與冠狀動脈造影、DDD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心肌活檢等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
1.2方法
1.2.1術前護理 患者送入監(jiān)護病房后,緊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律以及心率等指標動態(tài)變 化[2],若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記錄并匯報臨床醫(yī)師。注意對患者癥狀、神志改變的觀察,積極預防暈厥的產生。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輸液通路,并確保其順暢,以利于搶救藥物可以及時應用。心肌病患者合并嚴重心律失常,或出現(xiàn)暈厥,應安排在監(jiān)護病房。通?;颊邥嬖诮箲]、過度緊張的心理,對實施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具有較大顧慮,特別是年紀較小,且將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認真詳盡的為患者解答疑惑,講述手術配合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闡述醫(yī)院醫(yī)療技術水平、設施,消解患者的內心顧慮,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全力配合手術治療。認真記錄24 h尿量,綜合評估患者術后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加強術前常規(guī)血化驗、藥敏試驗以及備皮等準備工作。禁止進食2~4 h。
1.2.2術中護理 囑咐患者雙臂平放在大腿兩側,讓身體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接通好心電監(jiān)護、多道生理監(jiān)護儀,建立有效的靜脈輸液通路。穿刺右股靜脈以后,協(xié)助醫(yī)生安置臨時起搏電極于右心室處,仔細調試臨時起搏器,以便在術中發(fā)生心臟驟停時備用起搏。術中,增強對患者意識、神志、心律、脈搏以及血壓等情況進行緊密觀察[3]。因為術中恐懼、緊張與手術造成疼痛使交感神經興奮,加之心導管的刺激,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是心臟驟停,所以必須安排專人心電監(jiān)護,緊密監(jiān)測患者病情。積極準備好各種搶救藥物、用品,例如吸痰器、除顫器、阿托品以及利多卡因等。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主動詢問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感受,例如穿刺部位疼痛劇烈,應該提醒醫(yī)生追加麻醉藥物,降低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心理壓力。
1.2.3術后護理 緊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電情況,同時也要注意對患者癥狀、意識以及神志等變化的觀察,時刻警惕介入術治療臨床并發(fā)癥的產生。①心包填塞征象:采取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相比單項操作,對患者血管、心臟的產生的損傷較大,出現(xiàn)心包填塞、心肌穿孔以及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更高。術后30~60 min階段很容易出現(xiàn)心包填塞。若是患者產生氣促、胸痛、面色蒼白以及神經軟弱等癥狀,特別是術后伴有持續(xù)低血壓的患者,應該及時給予床邊超聲檢查,做出明確診斷。在必要情況下,實施心包穿刺抽液。②對血管迷走反射的預防:采取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操作時間較長,患者情緒過于緊張,同時還要耐受手術疼痛,或禁食造成的饑餓,很容易出現(xiàn)血管迷走性反射,具體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心率降低、血壓降低、大汗、嘔吐惡心以及胸悶。積極預防,同時準備好搶救措施,常規(guī)抽好多巴胺、阿托品放在床邊備用。③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出血。穿刺部位出血是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后易產生的并發(fā)癥。注意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發(fā)生出血及疼痛,起搏器植入部位的局部張力、皮膚色澤,是否有滲出,皮下是否有血腫等。同時,注意傷口的清潔,準時換藥,及時給予合理抗生素進行感染的預防。
2結果
本組32例患者均采取DDD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心肌活檢以及左室與冠狀動脈造影等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后,配合周密的護理干預,全部患者均在14 d后病情恢復穩(wěn)定,得到有效控制出院。
3討論
心肌病患者常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等癥狀[4],盡管通過積極的治療,及射頻消融術、植入起搏器治療能夠穩(wěn)定病情,但是并不代表疾病治療的終止,應該囑咐患者必須堅持原發(fā)病的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按時堅持用藥,切勿擅自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不可自行停藥。護理人員還應教育患者正確自我監(jiān)測臨床效果,防止情緒過于激動、飲咖啡、飲酒以及勞累等造成不良后果[5]。飲食應保持低鹽、易消化的食物,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則。保證大便暢通,切勿用力排便。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感冒,避免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為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治療操作時間較長,同時患者神經過于緊張,導致膀胱充盈過度,手術治療后要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患者排尿習慣發(fā)生改變,所以很容易出現(xiàn)排尿困難的現(xiàn)象。護理人員應該在術前強化患者在床上排便的訓練,在必要情況下結合病情、手術需要安置導尿管。對患者實施起搏器知識的教育時,應指導患者自測脈搏的方法,如果脈搏<60次/min,出現(xiàn)乏力、頭暈等臨床癥狀,必須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術后患肢不能過度上舉、外展,防止進入高磁場區(qū),切勿劇烈運動。還要注意對起搏器的保護,避免起搏器植入部位發(fā)生撞擊,按時對起搏器進行功能測試,評價心功能情況。
總之,針對多項心導管介入術操作的復雜性,實施周密的護理干預,能夠保證手術的成功,提高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章潔岑,熊曉云.介入治療心臟病致血管迷走性反射的護理體會[J].實用護理雜志,2011,18(6):14-16.
[2]許慧,溫澄非.心血管病介入治療致2種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7例[J].實用護理雜志,2011,19(4):9-11.
[3]田風華,李秀英,高俊紅,等.冠心病介入診療術前護理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11,18(2):1-2.
[4]曹磊.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介入治療后的護理措施[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3(8):646-647.
[5]汪翼.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常見并發(fā)癥及處理[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2):432-433.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