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后腹腔鏡術與開放腎部分切除術治療局限性腎腫瘤的療效比較。方法 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選取的局限性腎腫瘤患者共116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8例,予后腹腔鏡術,對照組58例,予開放腎部分切除術,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對患者行6個月隨訪,觀察術后1d、7d與隨訪末期的Cr、Hb等指標的水平。結果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Cr、Hb水平及變化幅度與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后腹腔鏡術與開放腎部份切除術均可取得一定療效,后腹腔鏡術的打擊性更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后腹腔鏡術;開放腎部分切除術;局限性腎腫瘤
腎癌是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相關研究表明引起腎癌的腎細胞腫瘤約占腎惡性腫瘤的80%~90%。近年來,腹腔鏡治療技術不斷發(fā)展成熟,其在腎癌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選取的局限性腎腫瘤患者共116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58例,男女比例31:27,年齡31~65歲,平均(50.28±2.39)歲;對照組58例,男女比例35:23,年齡32~63歲,平均(51.34±1.4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前兩組患者均進行飲食控制,禁止飲水、進食,采用插管式全身麻醉,取健側臥位。研究組予后腹腔鏡術,選腋中線髂嵴向上2cm處做3cm切口,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鈍性分離,撐開腰背筋膜,放置水囊擴張5min后拔出,取12肋下腋后線與肋緣下腋前線作操作孔,分別放入5mm 、10mm的Trocar并置充氣器械建立氣腹(充入CO2直至壓力變?yōu)?5mmHg);對腹膜外的脂肪進行徹底清理,以噸銳結合的方式逐層分離腎蒂血管,采用血管夾阻其動靜脈并記錄阻斷用時,銳性分離或切割病灶組織與周圍的腎實質,撤離器械,縫合止血,關閉穿刺點。對照組予開放腎部分切除術,選側腰部第11肋間隙或第12肋緣作斜切口,手術的步驟同研究組相似。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腎熱缺血時間等手術相關指標;觀察術后1d、7d與6個月后兩組患者血肌酐(Cr)、血紅蛋白(Hb)等指標的水平;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軟件包統(tǒng)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完成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完成檢驗,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手術時間與術中腎熱缺血時間多于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Cr、Hb水平對比 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后Cr水平呈下降趨勢;Hb在術后1w內呈下降趨勢,隨訪末期水平升高;上述指標水平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局限性腎腫瘤即為腎癌,由泌尿小管的上皮組織出現(xiàn)惡性腫瘤引起,目前針對局限性腎癌的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為主,包括腎單位保留手術與根治性腎切除術等。本研究將隨機選取的116例局限性腎腫瘤患者分為兩組,分別予后腹腔鏡術及開放腎部分切除術,兩組均為腎單位保留術。相關研究表明,腎功能損傷對的生存時間的縮短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盡可能保護腎功能是局限性腎腫瘤的主要治療理念[2]。相比于開放腎部分切除術,后腹腔鏡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腎功能,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
觀察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可得研究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與術中腎熱缺血時間多于對照組,但比較差異不明顯。產生上述結果的原因是后腹腔鏡術取側腹壁作切口,并采用戳孔入路,入路方式更加直接,從而避免打開、關閉開放腎部份切除術所做的10~15cm切口,且需要進行分離的組織較少,手術打擊性相對較低,因此術中出血量較少。另外,由于后腹腔鏡術在止血與縫合時技術難度相對較大,因此耗費的時間比開放腎部份切除術長,阻斷腎動脈血供耗時也隨之延長。在局限性腎腫瘤的治療中,盡可能減少患腎熱缺血的時間是降低腎功能損傷的重要保證,相關研究表明熱缺血時間>30min時腎功能可能收到不可逆的損傷[3],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熱缺血時間均超過30min,因此治療具相對安全性。
觀察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內Cr、Hb的水平,可得兩組患者術后Cr水平均呈下降趨勢,Hb先降低,后在隨訪末期回升,兩組的指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該結果說明兩種手術方式所得到的臨床療效相似,Cr水平的降低說明患者術后腎功能開始逐漸恢復。目前,有關后腹腔鏡術的熱缺血時間控制及對術后的腎功能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且該手術對醫(yī)師的操作技巧有一定要求,因此熱缺血安全范圍時間的確定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綜上,后腹腔鏡術與開放腎部份切除術均可取得一定療效,后腹腔鏡術的打擊性更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清波,等.腹腔鏡與開放腎部分切除術對局限性腎腫瘤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09):15-16.
[2]邢增術,等.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腫瘤的臨床效果比較[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12):888-891.
[3]張宇.后腹腔鏡與開放腎部分切除術治療局限性腎癌的療效比較[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7(01):9-12.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