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和效果及病員滿意度。方法 隨機選擇2010年02月~2013年02月,在我院婦科進行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手術患者8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42例,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42例,采用綜合護理方法進行臨床干預。并統(tǒng)計、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和效果。結果 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觀察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結果差異性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其臨床護理效果明顯,是一種科學有效、理想安全的臨床手術護理干預方法。
關鍵詞:腹腔鏡;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綜合護理;臨床療效
近年來,婦科手術治療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與傳統(tǒng)的開腹子宮全切手術相比,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疼痛低、出血少、恢復快、療效佳、并發(fā)癥少等特點,因而受到臨床上的廣泛認可和應用[1]。本文選擇2010年02月~2013年02月,我院婦科收治的進行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84例,將她們隨機劃分成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進行臨床干預治療,并就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和病員對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統(tǒng)計和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0年02月~2013年02月,在我院婦科接受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的患者84例?;颊吣挲g在45~69歲;分娩類型中,自然生產67例,剖宮產17例。病癥類型中,子宮肌瘤49例,子宮腺肌癥22例,子宮脫垂5例,功能性子宮出血5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3例。將8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各42例,均無嚴重心、腦、腎、肝等器官功能疾病和全身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臨床手術干預。即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性的臨床手術護理。
1.2.2觀察組 采用綜合護理對患者進行臨床手術干預。即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給予其綜合護理干預治療,主要包括有:術前準備,主要包括皮膚準備,臍孔清潔;陰道準備,碘伏擦洗陰道2~3 d,1~2次/d;胃腸道準備,術前1 d口服慶大霉素2支加25%硫酸鎂40 mL,術前晚,術晨6點各灌腸1次;心理護理,對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流程、注意事項以及術中正常反應等,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盡可能的消除和降低緊張、害怕、憂慮等不良情緒,確?;颊咝膽B(tài)的平和、穩(wěn)定、放松;術中護理,主要是環(huán)境護理、舒適護理、心理安慰、藥物護理;術后護理:①環(huán)境護理,即保持室溫適宜,安靜,清潔。②常規(guī)護理,讓患者去枕平臥休息6 h,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麻醉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鼓勵患者多翻身,術后第1d可下床活動,促肛門早排氣,減輕腹脹不適。③傷口護理,即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并認真傾聽患者在術后24~48 h的疼痛主訴情況。④引流管護理,陰道引流管,需觀察引流液顏色、量,引流管是否通暢,尿管是否在位通暢,尿量及性狀。碘伏擦洗外陰2 d,2次/d。術后48 h拔除尿管,鼓勵多飲水,多排尿。⑤并發(fā)癥護理,觀察有無氣腹并發(fā)癥出現(xiàn),如高碳酸血癥,肩部疼痛,惡心嘔吐等。一旦出現(xiàn),可取頭低腳高位,臀部抬高超過胸部,吸氧3~6 h,可自行緩解,嘔吐者頭偏一側,必要時應用止吐藥物。對訴肩部疼痛者,可協(xié)助按摩以緩解。⑥會陰護理,保持外陰清潔干燥,術后2 d可有少許淡紅色出血,但少于月經量。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外陰并擦干。⑦飲食護理,術后6 h可進流質飲食,肌門未排氣前避免吃豆?jié){甜飲和奶制品,排氣后正常普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粗纖維食物,少量多餐,大便不可太用力,必要時開塞露20 mL。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術后7~14 d陰道可有少量粉紅色分泌物,不必緊張。出院后不可久站久蹲,不可提重物干重活,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定期復查,如有盆腔疼痛,陰道出血等應及時就診。⑨其他護理,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24 h,氣壓泵按摩雙下肢3~5 d,1次/d[2]。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4.0軟件對比、統(tǒng)計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手術護理情況和效果。當P<0.05時,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手術護理情況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的差異性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分析 臨床對比統(tǒng)計顯示,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5.71%(36/4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100.0%(42/42),觀察組遠遠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本次試驗研究表明,采用綜合護理的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其在手術治療過中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明顯少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護理滿意度(100.0%)方面則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85.71%),各項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應用綜合護理進行臨床干預,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從而更好的幫助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張朝霞.舒適護理對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08(14):1436-1437.
[2]徐雅琳.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16(10):315-316.
[3]葉楓.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59例護理體會[J].中國臨床護理,2013,09(06):1064-1065.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