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暗示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學習能力。本文立足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探討教師如何應用心理暗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心理暗示教師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教學課時緊縮使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nèi)提高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問題凸顯出來。如何發(fā)揮教師的外因作用和學生作為主體的內(nèi)因作用越來越引發(fā)人們的思考。越來越多的研究關(guān)注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最早關(guān)于外語自主學習的探討始于霍爾克(Holec,1981),他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是潛在的在特定環(huán)境中可以實施的一種能力”。自主學習的核心在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扮演著一個指揮者和積極參與者的角色,并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學習目的和進展情況。只要做到這一點,無論他的學習外在形式更多的表現(xiàn)為自學或是跟著他人學,他都是一個自主學習者。事實上,任何一種學習都不可能是完全獨立、自主的。產(chǎn)生學習的心理相互作用總是在一個同社會交流的模式中進行,如師生對話。目前,關(guān)于自主學習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是國內(nèi)外研究都認可,“自主學習”是包括“自主學習”、“學習者自主”、“學習自主性”等關(guān)鍵詞在內(nèi)的廣義概念。
近20年來,隨著、“以人為本”、“以學習者為中心”等教育理念的興起,自主學習已逐漸成為國內(nèi)外語教學的研究熱點與實踐趨勢。相關(guān)研究顯示: 自主學習受個體內(nèi)部諸多因素影響,如自我效能感、歸因、目標設置、認知和元認知策略、意志水平、學習動機、學習風
格、自尊、年齡等,也受家庭、教師、教育技術(shù)、同輩群體、學習環(huán)境、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諸多內(nèi)部和外部因素都和自主學習有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或相關(guān)性,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者普遍認為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有著諸多不同的角色定位,包括主導者、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評估者和監(jiān)督者等。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tài)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們?nèi)粘I钪?,最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它是人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fā)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心理暗示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總的來說,暗示有以下幾種劃分方式:1.直接暗示和間接暗示;2.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3.物的暗示和人的暗示;4.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人們都會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學習能力。
暗示是在非對抗條件下,通過語言符號或行動、表情、服飾等非語言符號,用間接的含蓄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方式去活動。通常所說的,謊話說一百遍自己也信以為真,其實就是較為典型的心理暗示。在管理談判和日常交往等各種人際溝通中,暗示顯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巧用心理暗示也是教學工作中一個重要策略。
柏拉圖曾說過:“醫(y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在于,他們只治療生理上的疾病,卻忽視了精神上的疾病。其實,精神和肉體是一體的,怎么能分開呢?”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只是表面的現(xiàn)象,和學習的方法、習慣、意識、興趣以及性格、愛好等等是密切相連不可分割,學習的條件環(huán)境也與之息息相關(guān)。徐錦芬等( 2004: 68)認為“目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大學新生沒有了父母老師的監(jiān)督和壓力,缺少了每天模擬考試的感覺,有了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卻不知道學什么,也不清楚該如何學。根據(jù)筆者的教學觀察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雖然大部分的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是大學學習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學和大學學習上的最主要差別,但是他們已經(jīng)習慣由老師安排和指揮的被動的學習。在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應對高考壓力的動力就是,“上了大學就輕松自由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理性的說教肯定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研究顯示,當對象覺察到外界是有意識地說服自己時,往往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準備,從而警覺起來,并對引導進行挑剔。在教育學生時,當學生對老師的引導存在心理障礙或情感障礙時,直截了當?shù)呐u則可能引起對抗的心理。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勸說指示命令起作用。
有效的應用心理暗示,首先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從心理上接受學生。接受不僅意味著接受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也要接受他們自身存在的一起缺點、弱點、不足和錯誤,承認每一個人永遠是不完美、有改進余地的。只有這樣的接受,教師才能正視個體之間的差異,真正的尊重學生、贊美學生、賞識學生。莎士比亞曾比喻:“贊美是照耀完美心靈的陽光,沒有它,完美的心靈就無法成長?!敝挥姓嬲\的尊重和贊賞才能教會學生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調(diào)動全身心的各種潛能,朝著既定方向前進。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東西”;馬克·奧略留說“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為的樣子?!?/p>
目前,對心理暗示現(xiàn)已形成一些普遍性的應用研究成果,如通過心理暗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意識;通過鼓勵式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師生情感交流,寓教于樂,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以及賦有積極暗示作用的批判技巧。同時,教學過程中的非語言因素也有極強的暗示作用。這些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中,如果得到充分的應用將有顯著的成效。
參考文獻: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diào)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64-68.
[3]埃米爾庫埃.心理暗示力[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