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管理是一個老調常談的話題,但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的學生管理難免會呈現出新的問題。目前的大學生管理主要面臨的管理難題主要體現在教育管理、生活管理及思想管理三方面,本文將從這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學生管理的現狀及主要成因,并簡要敘述放養(yǎng)弄管理理念在其中的應用。
關鍵詞:學生管理放養(yǎng)型管理高等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辦學的多元化發(fā)展,現有的高校大學生的管理模型陸續(xù)顯現出其弊端。2013年7月,最后一批80后高校大學生陸續(xù)畢業(y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活躍著90~97年的新一代學生群體。由于生活教育水平的普及與提高,這一代的大學生普通表現出較高的活躍性與鮮明個性,在增加高校生活多樣性的同時,其管理方面的問題也陸續(xù)呈現。本論文將分析高校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其成因,并提出放養(yǎng)型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過程中的嘗試與應用策略。
一、高校學生管理的現狀及成因
1. 信息化發(fā)展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傳統(tǒng)教育模式受排斥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教育、遠程學習等高端學習形態(tài)的出現,許多學生已習慣于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信息與知識。信息科學技術的普及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思想、行為、生活習慣及學生思維。
學生們習慣于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在學生的意識中,網絡無所不能。于是就出現了學生對于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排斥甚至質疑心理,隨之出現的逃課、早退等現象頻繁發(fā)生。這就給高校的學生學習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近年來,許多高校履出奇招,湖南某高校的指紋簽到制度及華中農大的刷卡簽到制度,以及高校的逃課罰款制度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扼制了學生的逃課的現象,但卻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學習管理是現下大學生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2.學生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管理難度加大
90后的高校大學生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許多大學生生活自主性較差,此前媒體報道的關于大學生定期寄臟衣服回家的事件也引發(fā)了討論。
大學生生活管理的問題還表現在大學生外宿現象的普遍,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幾乎每所高校的周邊都住著擅自搬離校園宿舍出租民房外宿的學生,這種屢禁不止的行為挑戰(zhàn)影響了學校學生生活管理的制度,給學校的生活管理增加了難度。
3.學生的思想獨立、叛反意識較強,學生思想教育管理滯后
近幾年常有高校大學生自殺跳樓等極端情況發(fā)生,90后大學生普遍表現出較強烈的個性,及獨立的思維方式,部分高校大學生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不是盲目地接受現有的思維模式與管理模式,而是選擇性地接受,以自我為主心。這樣的思維模式導致大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也建議,如遇到不滿的事件,如停水停電時,就會以極端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這種現象容易產生蝴蝶效應,加大管理難度。
其次,在高職學校中的學生來自的家庭類型較多,學生的思想差異較大,這就很容易形成分幫結派的現象,個別同學會因為不合群而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
二、放養(yǎng)型管理理念的提出
所謂放養(yǎng)型管理理念,即管理處于相對開放狀態(tài),學生有足夠的參與與投入,自然加大認可度,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學校的管理與培養(yǎng),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成長最終順利社會化。
“放養(yǎng)型”管理以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自主發(fā)展為目標。最終為培養(yǎng)有獨立人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代服務,所以是建立在發(fā)展與尊重學生的個性前提之上的。所以不是站在老師的角度,而是從學生的角度,以他們的訴求為基點,俯下身子,縮小老師與學生的代溝,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主線,這是放養(yǎng)型管理的追求。將放養(yǎng)型管理理念運用到高校的學生管理中,不是不管理,絕對自由主義。而是希望能在相對自由的情況下加大學生的自主性及自覺性,從而讓學生在領悟中成長。
放養(yǎng)型學生管理有以下三個理念:
1.提倡目標引導,只求結果不計較過程,加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2.運用激勵型機制,加強學生間的自我監(jiān)督與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3.可放可收的管理模式,適當引導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
三、放養(yǎng)型管理在現實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1.學習放養(yǎng),適度引導
對于學生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排斥的問題,學校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更嚴格的制度帶來的往往是更嚴重的逆反。學生不喜歡課堂學習,則可由老師在日常中進行網絡教學,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主動對其進行監(jiān)督與引導。這不僅能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更能進一步改善師生關系,改變學生對于學校教育的偏見。
同時,在學習成績及學分的制度上,學校也可以增加不同的考核方式。并不一定要以到堂課時為主要評判依據,而是以學生原創(chuàng)性的課堂作品為主,進行學生作品展示,學生作品比賽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也能起到良好的成效。
2.生活放養(yǎng),觀念教育
生活管理是每個學校管理中較難把握的一塊,高校不像初高中,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學生插翅難飛,高校是全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學生的日常生活全憑自覺,學校無法做到全程監(jiān)控。于是與其用制度壓制學生的行為,不如給學生相對的自由,實行放養(yǎng)。
當然所謂的放養(yǎng)并不是完全不管,這時候學生主任、輔導員不僅要給予在生活中存在問題的同學以關懷,鼓勵他們加強獨立自主性的同時,更需要用一些方法來引導他們,使他們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如組織學生到貧困地區(qū)進行生活體驗。讓他們在比較中領悟,在學習中成長。
對于私自外宿的學生學校不應以制度壓制,老師可先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對學生的生活進行實時跟蹤,告知集體生活對人際關系、對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再通過適當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重返校園。
3.思想放養(yǎng),尊重個人思想獨立。
由于現下大學生都有著獨立的個性和思想,所以學校在學生思想管理上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學校應以人為本,給學生足夠的思想空間,同時定時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思想管理,與學生進行思想,為學生答疑解惑。這種思想管理方式僅對于部分思想過于獨立或偏激的學生群體,即思想放養(yǎng),進度跟蹤,適時引導,對癥下藥。
總體而言,學校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獨立,生活獨立及思想獨立。但尊重并不等于放縱,有收有放,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放養(yǎng)型管理理念在現今的高校教育體制下還較難得到有效實施,但可作為一種管理的參考方式。由于放養(yǎng)型管理模式需要依賴靈活的把控及學校教育理念的轉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就對學校教育模式的轉型提出了要求。加強教師的教學技巧及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等,都需要我國高校的教育進行進一步的嘗試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蘊華.論大學生管理的法制化[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編輯部,河南漯河:462002.
[2]胡為紅.論高校管理中的法律問題[J],文章編號:1002-5227(2001)01-0100-04.
[3]束漫漫.淺談高校管理法制化實現之路[D].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廣東佛山52800.
[4]中國隊裕哥.“放養(yǎng)型”班級管理的思考[EB/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