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huán)境問題治理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要源頭控制。越治理越差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家處在初級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完善;另一方面則是現在的官員任用體系中責任不清,封建官僚思想嚴重等弊端有關。只要我們加強監(jiān)督,走群眾路線,讓官員產生敬畏心,我想一定能夠杜絕這種現象發(fā)生。
北京人肯定不能忘記前幾年的那場沙塵暴,北京市區(qū)降土量達到了30萬噸,人們在刮著6、7級大風而且挾裹沙塵的天氣中行走的滋味一定記憶深刻。為此我們對沙塵暴的治理就成了重中之重。造成這樣的罪魁禍首又怎么樣了呢?
一、怪象
風沙源頭內蒙古從1980年年末開始的持續(xù)了近15年的草原開墾高潮。在其招商引資為主要政績的時代,他們不但在“牧民不吃虧心糧”,的號召下讓本地牧民退牧為耕;甚至引進浙江、福建等地的外資,借雞下蛋,成千上萬畝草場被開肯成農田,牧民被迫成為農場工人。他們不僅把土壤肥沃、土質較厚的很多優(yōu)質牧場開墾成農田,同時也把固定沙漠的綠洲、湖泊盆洼地、沙丘間低地全部開墾殆盡。然而結果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僅在在鄂爾多斯草原,就有有9萬多畝沙化,被迫撂荒,占總開墾面積的近70%。然而,當地的各級政府官員卻由于招商引資成績突出,不同程度的得到提拔,到2000年后國家每年拿出近千億資金來治理沙塵暴發(fā)源地的時候,這些已經是省市乃至中央的“功臣”官員卻又成了治理環(huán)境的功臣,手里不但有了用不完的資金,讓荒地披上了綠裝,還因中央政府重視,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不同程度的提拔重用。真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官場之道運用的得心應手。同樣的劇情還在三江源頭植被破壞,污染地區(qū)的治理等等地方上演著。
二、聯(lián)想
這不僅讓我想起了宋代莊季裕《雞肋編》:“建炎后俚語,有見當時之事者:如……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是宋朝的一句名言,形象的描述了官員與匪類的一種特殊關系,如張作霖,如張宗昌,都是類似的典型。
比之殺人放火、貪污受賄,這些環(huán)境破壞行為在官員看來實在是了了小事,可以通過官官相護和御用文人為自己辯解,再不濟也可以用“交學費”或找“臨時工”當替罪羊。然而在當代,官員出現這種現象則危害多多。不但敗壞了社會風氣,喪失了為官準則,使得社會道德喪盡,還使得民眾喪失家園,土地喪失功能,生物滅絕,水土流失,給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不是殺一個人,而是涂炭千千萬萬生靈,讓治下百姓喪失生活來源,俗活說: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可能直接導致在國將不國,黨將不在的后果。
三、原因
1、利益至上,貪念作怪
或者為了政績觀考量,或者為了面子工程,或者為了gdp增高。林林總總,總的說來一切為了升官發(fā)財,不顧當地段環(huán)境老百姓的死活,這是發(fā)生這種現象的主要根源。官員的利益至上觀念,危害的何止是環(huán)境問題?
2、拍腦袋決策
作為統(tǒng)領一方的地方政府部門,在招商引資、投資建設之前,只顧自身利益,單靠想象,不進行必要的論證,不顧政策是否允許及資金風險、環(huán)保隱患幾何以及是否具備合理性、可行性等等,直接建設。
3、監(jiān)督不嚴,無事后追溯
因為在我國現行體制下,監(jiān)管也在當地能拍腦袋的官員的管理之下。不要說事前監(jiān)督,就是事后既成事實,上級領導有官場規(guī)則的顧及部門面子或內部復雜關系,往往怕麻煩而最終還是批示到到當地解決,你再有本事能跳出如來佛的掌心嗎?大不了當你破壞“維穩(wěn)”當精神病關起來。這種其他官員不以身作則,發(fā)現問題礙于情面,乃至官官相護的結果就是官員越來越大膽,腦袋拍的越來越大,越來越不計后果。多大的事都能習慣成自然的變成小事,而小事則了了了。
四、措施
1、完善追溯機制,產生敬畏心,防止拍腦袋工程
干部考核應大幅度提高環(huán)境質量和生態(tài)效益在考核分值中的權重,加大了環(huán)境考核指標,防止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爛賬的現象。建立事后追溯機制,不管走到哪里,官階有多高,都要向刑事犯一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樣可能也會對官員產生一定的敬畏心態(tài),這類現象也就少了。
2、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臨終前話。也說明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干部更應當處處留意自身行動,因為行動能變成習慣,形成習慣就成自然成為性格了,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
3、務以惡小而為之
領導干部應事事小心,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范,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就像貪污受賄一元也是犯罪,不能十萬百萬才追究,盜竊他人100元就追究小偷的責任,而竊取國家100元的貪污犯為什么就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呢?如果監(jiān)督機構也象權力機關對待小偷一樣監(jiān)督官員的話,我想就少有有貪污億萬的大貪官了,產生這樣的敬畏心的官員也不敢有隨意的制造政績工程,也就少了很多的環(huán)境問題。
4、官家一張口為好
從古到今,官字憑著兩張口,能把黑的說成白的,能把沒有說成有,能把死的說活……。象諸如“雖然……,但是我們黨一貫是治病救人,我們……”。
難道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該怎么做?現在雖然是上級決定下級官員的升遷,在網絡、電視等媒體極大豐富的社會,愚民政策市場逐漸減小,壓制民意的后果會不堪設想。所以還是官家一張口好。
總之,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只是動蕩年代的現象,之所以出現在現在,一方面是國家處在初級階段,各項制度還不完善;另一方面則是現在的官員任用體系中責任不清,封建官僚思想嚴重的后果。只要我們發(fā)揮正能量,踐行中國夢,切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這種現在一定會消失。
參考文獻:
[1]http://www.gzbdl.cn/view.asp?id=3967
[2]l http://iea.cass.cn/ygtd/html/mzs_2009061714070459423.
htm 郭繼城,沙塵暴的防御和治理[M].吉林農業(yè)科技,第32卷第4期2003.8
[3]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Mar/118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