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我國總體人才的素質,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都加強了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大學生是國家的重要人才資源,不僅需要重要的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還需要健康的心理素質。大學生處于青年中期,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面臨著周圍環(huán)境、學習、人際關系、戀愛等問題,會產(chǎn)生種種心理困擾和沖突,影響到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教育部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關文件,我國各高校也加強了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且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重新審視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進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效
目前,雖然我國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是重形式,輕實效。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設置普遍偏少,有的學校只在大一或大二開設思想政治課程,一個學期只上三、四節(jié)課。課程內容理論性太強,缺乏實踐操作性,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的程度不夠,實際掌握的知識也較少。
(二)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薄弱,專業(yè)素質不強
1.許多高校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數(shù)都是由學生處或者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來擔任,雖然他們有著豐富的學生管理經(jīng)驗,但是缺乏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和心理咨詢操作技能,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輔導針對性不強[1]。而且,很多老師還擔任了其他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效率。
2.輔導員是和學生溝通交流最多的老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應承擔的重要的責任。輔導員可以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溝通。但是,許多學校在招聘輔導員的時候并不傾向于招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而是本專業(yè)學院的就招本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當輔導員,比如,外語學院就招外語專業(yè)畢業(yè)的老師當輔導員,對是否具備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背景知識并不看重。輔導員如果對心理學專業(yè)知識不了解,可能在與學生溝通、心理輔導方面缺乏技能,也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多立足于已有理論知識,很少做調查研究
由于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很多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都來源于國外,包括心理咨詢,團體輔導技能等都是借鑒國外,這些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可能與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我國關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大多數(shù)重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聯(lián)系較少。許多教材都千篇一律,而且更新較慢,與現(xiàn)在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點脫節(jié)。由于做實際調查研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精力,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都是立足于已有的理論基礎知識,而對于實際的調查工作做得較少,這樣在實施過程中目標與結果可能出現(xiàn)偏差[1]。隨著2008年9月“90后”大學生進入校園,“80后”大學生群體逐漸退出大學舞臺,“90后”大學生已成為學校的主體。2008年10月,武漢大學公布了全國首份“90后”大學新生調查報告。這份報告表明:“90后”大學生呈現(xiàn)一些與以往大學生不同的特點。“90后”與中國迅猛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同時成長,他們的思想行為模式與網(wǎng)絡有著密切聯(lián)系。他們個性獨立,缺乏團隊合作意識,自我中心意識強。他們自信心強,但是抗挫折能力弱,這些特點都會使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如果不做調查研究,不了解現(xiàn)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育過程中還停留在過去的一些理論知識上,找不到問題的關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將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不完善,教師缺乏工作熱情
目前,由于許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數(shù)是由學生處的老師或者思想政治老師兼職,他們還有其他工作,工作職責不清楚。在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沒有相應的崗位資格制度,而且在評職稱時也是走思政系列或教育管理系列,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考核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消減了他們的工作熱情[1]。
二、解決高校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主要對策
(一)建立健全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是關鍵因素。高校應該建立專業(yè)化的教師隊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3]。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高素質的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積極對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各種調查研究、理論培訓活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化水平。
2.對兼職的心理健康教師積極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3.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隨著高校對教師學歷要求的提升,現(xiàn)在高校很多輔導員是剛剛畢業(yè)的“80后”研究生?!?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年齡差距小,容易溝通,應該充分發(fā)揮輔導員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招聘輔導員時,應該側重于考核那些具備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知識和具有專業(yè)心理咨詢技能的教師。在后期的工作中,也要定期給輔導員進行一些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技能培訓。
4.對全體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專業(yè)課教師也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在上專業(yè)課時也自然而然的加強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設置
1.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學時,內容設置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學生的思想發(fā)展教育。由于每個年級的大學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不一樣,每個年級所設置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應該不一樣。大一側重于新生對大學生活適應問題,包括生活上、學習上、參加社團、課外活動等等;大二側重于怎樣處理學習和兼職的關系,人際關系處理問題,戀愛等問題;大三則針對學習、考研,就業(yè)準備等問題做輔導;大四主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幫助學生分析就業(yè)形勢,轉變就業(yè)觀念,積極做好就業(yè)準備工作等等。
2.教學方式可以靈活多樣,采用討論法、游戲法、互動法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除了理論課還可以設置相關的活動課,心理劇表演,組織團體心理輔導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給自己帶來的幫助。
(三)充分利用網(wǎng)絡信息工具,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伴隨網(wǎng)絡服務一起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擁有手機、數(shù)碼相機、MP3、U盤等電子設備,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電腦。即使在課堂上,他們可以通過手機上網(wǎng)。他習慣于通過QQ空間、BBS、博客、微博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而不太愿意與父母或者老師直接傾述[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積極利用各種網(wǎng)絡信息交流渠道進行宣傳教育,建立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頁,通過QQ、電話、電子郵件進行心理咨詢[5,6]。QQ登陸的方便快捷給咨詢過程提供了
便利,只要有可以上網(wǎng)的計算機或者隨身攜帶的能供上網(wǎng)的手機就可以登入QQ。現(xiàn)在的學生也通常是通過手機QQ掛在網(wǎng)上,他們會隨時在上面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宣泄自己的情緒。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QQ空間中的日志、個性簽名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由于QQ、電話、電子郵件心理咨詢具有匿名性的特點,學生可以無所顧忌地敞開自己的心扉,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傾述自己內心的痛苦,這樣可以彌補有些學生不敢去心理咨詢室的缺點,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咨詢機會。教師也可以在BBS、博客、微博中宣傳一些心理輔導技能,這樣比張貼海報更加經(jīng)濟、有效,而且內容形式更加豐富,可以很快地更新信息,符合學生的口味,學生更易于接受。
(四)健全工作運行制度和考核制度,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雖然有的高校設立了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機構,但是許多高校還是從屬于行政部門,許多老師都是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還有其他工作,工作職責不清楚,影響工作效率。要想積極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單獨的機構,配備專門的人員,切實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不同于專業(yè)文化課,不能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就業(yè)率來反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一項較難考核的工作,幾乎所有高校都沒有專門的工作績效評價制度及對專職人員的考核方式。學校應從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施、活動開展和學生評價等方面來建立考核機制,同時,學校要在職稱評定、職級提升、工資待遇、精神和物質激勵等多方面考慮特別的政策,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師工作的工作積極性。
(五)開展調查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實際的調查研究,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了解學生的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師要對全校的學生做思想動態(tài)調查,對學生的整體思想狀況有所了解,針對實際情況開展工作。輔導員平時也要觀察學生的行為和情緒特點,與學生交流談話,并向專門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反映相關情況。只有深入到學生當中去,才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真正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俞雅芳.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研究[J].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2):89-91.
[2] 李冬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世紀橋, 2010, 3, 107-108.
[3] 李群.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1, 11(3):54-56.
[4] 王文冰, 楊浩, 李標.“90后”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學研究,2010,12,72-73.
[5] 王小鳳, 姜巧玲.高校網(wǎng)絡心理咨詢的服務形式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1, 25(6):28-31.
[6] 沈丹, 羅伏生.論高校QQ心理咨詢網(wǎng)絡平臺的構建及功能[J].中國建設教育, 2010, 16(11~1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