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受到廣泛的關注。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以自主學習理論為基礎,探討了自主學習的內涵,結合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對于如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培養(yǎng)策略
一、 自主學習理論基礎
自主學習是人們對認知領域的不斷探索的成果,是一種綜合多種理論而形成的現(xiàn)代化學習理論。20世紀80年代,Henri Holec 首先將其引入英語學習中,在此后的20年里,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詮釋。Holec認為自主學習即是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負責學習”。Benson認為,自主學習包括學習者完全依靠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行使責任,確立自主學習目標的權利等。Little認為,自主學習是個人的性格特征,是學習者學習過程和內容的親密結合。Dickinson則指出,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又是一種獨立學習的能力”。
二、 自主學習的定義
盡管國內外很多學者們對自主學習的定義和側重點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達成了共識:自主學習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者掌控自己的能力,也是自我控制的一種能力。學生根據自身特點,確立學習目標和計劃,采用合理的學習策略,有能力選擇評估標準,測評自己的學習狀況。因此,自主學習的內涵應該包括以下的5個方面:有學習責任心;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使用學習策略;評估學習過程。
三、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針對以上的自主學習的內涵,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樹立自我意識,激發(fā)學習動機
自主學習是主導學生學習的內在機制,是自我掌控的一種能力。為此,強調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樹立強烈的自我意識尤為重要。產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旺盛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動力,是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根本。
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教師要善于引導,重視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個人學習計劃和目標。對完成目標的學生應該給予贊賞和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而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自我決策,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和舞臺,使學習者能真正意識到大學英語學習不僅局限于知識的本身,更在于對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不僅需要來自外界的技術支持,還需要一個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因此,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消除疑慮,打消緊張羞澀等消極心理影響,幫助其樹立自主意識,建立信心。
2.優(yōu)化學習策略
策略的本質是學習者的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它是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習是一種有計劃,有策略的活動。學習者若要做到成功自主學習,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并有效的利用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著意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選擇、掌握、調整學習策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策略的重要性的同時,可以自如歸納學習策略的特征。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是指人們把認識方式直接運用于學習任務中,包闊聽力,閱讀,寫作技巧等。元認知策略則包括自我計劃,策略選擇,自我控制等。通過對學生的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其掌握如何更好的學習英語的技巧。通過對元認知的策略的培養(yǎng),學生則會具備自我掌控能力。因此,如何選取恰當?shù)淖灾鲗W策略成為自主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3.1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師應不斷的變換教學模式,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多鼓勵,多啟發(fā),消除緊張感和焦慮因素。激發(fā)學生積極運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和交往的愿望,從心理層面增加其信心。教師則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轉換為指導者、引導者、研究者和評價者。在教學中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有利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3.2 創(chuàng)設全方位,立體化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
多媒體技術和數(shù)字化背景下的學習環(huán)境具有信息量大,圖文聲并茂、資源豐富等特點,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保持學習新鮮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全方位的調動身體各個感官,更好的促進自主學習。
3.3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課堂學習的有效延伸。例如,各種英語技能大賽,聽、說、讀、寫、譯等比賽,英文歌曲賽,演講賽,配音戲劇等大賽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語感。主動創(chuàng)造真實的、全英文語境,通過課內外的語言實踐活動的檢驗,不斷總結形成自主的學習策略,從而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4.積極倡導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模式倡導學生自我負責,盡量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如此才能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學習策略。它通過合作方式使學生們之間共同協(xié)作,設計自我提問,分組討論積極發(fā)言,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分享觀點,可以幫助學生們形成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相對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大減小了學生的情感焦慮。
5.加強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
自我監(jiān)控與評價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主要體現(xiàn),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自我評價使學習者能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從中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到成績差距,適時調整學習計劃,從而增強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質量。常見的自我評價形式有: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學習計劃反思與總結;小組內部互評。教師評價應注重個體差異,不能一概而論,應重視個性的發(fā)展。評價內容應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心理素質,實踐能力等全方位立體化考查。應該從以往的終結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轉型。
在評價過程中,可采用自我評價、學習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元化方式進行。使同學們懂得,教師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來自于教師,同學,小組成員的評價同樣重要。學生不再單一依靠教師傳授知識,而是自我反省,自我進步,協(xié)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從而促進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教學的首要目標之一。在英語學習中, 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確立學習目標,采用正確的學習策略,并積極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監(jiān)控和評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此種能力的提高必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鄒媛.建構主義理論與高職英語自主性學習 [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
[2]馮林杰.基于構建主義的高職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J].科技信息,2013,(5).
[3]自主學習理論的研究與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6).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研究會立項課題“基于英語外報外刊模式提升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GZYLX 12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