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事證據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刑事證據得以合法、正確地審查對于認定犯罪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刑事證據地審查進行淺析,以期司法辦案人員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做到合法有效地審查刑事證據。
關鍵詞:刑事證據;審查
刑事證據的審查是指司法辦案人員對于收集的證據進行分析、研究和鑒別,找出它們與案件事實之間的客觀聯系,分析證據材料的證據能力和證明力,從而對案件事實作出正確認定的一種活動。刑事證據的審查在證明過程中十分關鍵,是證據制度的基礎和核心。只有通過刑事證據的審查,我們才能鑒別證據的真?zhèn)危未嬲?,以保證采用的證據具有客觀真實性;才能確定證據的相關性以及其證明力的大小,排除無關的證據,發(fā)揮與案情有關的證據的證明作用;才能為后續(xù)正確適用法律定罪量刑奠定基礎,從而順利地完成刑事訴訟的目標與任務。
一、刑事證據收集程序的審查
證據收集程序是否合法是刑事證據的審查過程中首先應當進行的,因為如果證據收集的程序只要不合法,就失去了作為證據的資格而應當予以排除,也就無須進行其他方面的審查。審查證據的收集程序是否合法,一般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收集而來的刑事證據是否存在司法辦案人員的主觀因素或其他客觀因素,導致其有失公正與真實;第二,在刑事證據的收集過程中是否存在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第三,收集刑事證據的司法辦案人員是否存在因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情形。
二、刑事證據內容的審查
審查刑事證據的內容是刑事證據審查過程中的第二步,也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一步。因為,即使刑事證據收集的程序是合法有效的,也不意味著其一定能成為本案的證據。故而,還須對刑事證據的內容加以審查,即審查刑事證據所反應的事實與待證的案件之間是否存在內在聯系、證據內容本身是否合理等。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刑事證據的內容進行審查:第一、證據材料原物還是復制品,如果是復制品的話,復制品是否為兩人及兩人以上制作并證明;第二、辦案人員是否出于他方原因提供了虛假的刑事證據或者對真實的刑事證據進行了造假;第三、相關人員是否由于主觀認知上、情感上、表達上存在問題而作出了不真實或者不確實的證人證言;第四、刑事證據內容上是否存在臆測、推斷等因素;第五、刑事證據內容本身是否合法;第六、刑事證據是否與案件事實具有相關性,是否能夠證明案情的內容。
三、證據是否已收集齊全且達到提起公訴的標準
審查刑事證據是否已收集齊全并達到提起公訴的標準是刑事證據審查過程中的最后一步。案件是一個整體,單僅僅靠某單個證據來認定案件事實是不夠的。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必須具有充分性,即在數量上要做到充分與全面。若刑事證據經過此審查步驟并無任何問題,則證據鏈條這一塊的工作就會告一段落,后續(xù)則只需根據證據鏈條合法合理地適用法律條文,并最終作出有罪亦或是無罪的判決。司法辦案人員在審查刑事證據是否已收集齊全時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證據是否已收集全面齊全,是否已具有相當的數量,案件的所有事實是否都有相應的證據證明,每個證據所證明的事實是否都有旁證,是否完全可以排除孤證定案的嫌疑;第二、要把涉案的不同種類的證據都要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審查,審查證據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相互之間是否協調一致,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唯一性,如果結論是唯一的,也就是說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都已得到合理排除,案件主要事實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存在,而只有現有結論;第三、完全依靠間接證據定案的案件,其所需的證明體系是否完整并已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某些案件可能會出現只有間接證據而沒有直接證據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仔細審查證據是否已收集齊全,證明體系是否完整,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否是唯一的。
四、刑事證據審查的具體方法
要想正確的審查證據,就必須采用正確且合適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確合適,刑事證據審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刑事司法實踐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第一、個別審查。個別審查主要是指,對于收集而來的諸多證據,逐一地進行單個審查和鑒別。要求依據客觀事物發(fā)生、變化的規(guī)律和常識去甄別證據的真?zhèn)?,辨別其是否具有證明力。個別審查是刑事證據審查最通用也是最先使用的方法,其能達到對證據進行初次篩選的效果。
第二、偵查實驗。偵查實驗是指為了查明案件現象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及其他情況下是否能夠發(fā)生,而采用一系列措施將該現象加以重演或再現的方法。偵查實驗可以有效的分辨證據是否真實可靠、案件發(fā)生現場是否是偽造的。
第三、辨認。辨認是指對某一事物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組織曾與該事物接觸過的有關人員加以指認與確定的活動。這種方法在刑事偵查中運用得最為經常。辨認可以分為公開辨認和秘密辨認,它是審查刑事證據的一種有效方法。
第四、對質。對質是指司法辦案人員按照法定程序組織了解案件事實的兩人或兩人以上,就特定的案件事實或證據進行相互辯論的方法。質證是直接言詞原則和辯論原則的具體體現。由于質證難以把握,故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很少運用,只有在除了進行對質外別無他法時,在經相關負責人批準的前提下,方可采用對質的方法。
第五、綜合審查。綜合審查是指綜合運用各種審查判斷方法審查整個案件事實及證據材料。綜合審查的方法主要依靠形式邏輯,綜合審查各個證據所證明的案件事實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矛盾。
五、結語
刑事證據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司法辦案人員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必須根據新《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正確審查刑事證據,對于有違程序法及實體法規(guī)定收集而來的證據,我們在進行證據審查時必須堅決予以排除,以維護我國司法制度的公平公正。
參考文獻:
[1]陳立.《刑事證據法專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樊崇義.《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簡介:
王崧年(1987~),性別:男,民族:漢,重慶人,法學法律碩士,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2013級法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經濟法。
李小杰(1990~),性別:女,民族:漢,河南駐馬店人,法學法律碩士,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2013級法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